8* 中华少年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1.让学生了解诗句中的所有描写都与祖国息息相关,进一步使他们懂得我们也是和祖国紧紧相连在一起的。
2.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1. 多媒体课件欣赏:祖国风光及近几年祖国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图片。
2.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师引导):让我们一起自豪的说我们是:(读课题)中华少年。
让学生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2.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
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1.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
引导学生指出“高原──雪莲——藏族”、“宝岛──乳燕——高山族”、“草原──雏鹰——内蒙古”、“黄土坡──山丹丹——汉族”。
自由说说:
(1)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
(2)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
(3)指导学生读前两句。
2.第2自然段:共同的家园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
3.第3.4自然段:千年文化、中华精神
(1)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
(2)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用典。
(3)指导学生读好第3小结的第二句。(通过指名读,齐读来加深印象)
4.第5自然段: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
出示:
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
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
引导提问: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5.第6.7.8自然段: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
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感受作者对我们少年的殷切希望。
1.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最喜欢的一小节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每个小组展示,教师作点评,肯定和鼓励为主。
2.由学生推荐班级当中朗读最好的4位同学,分别担任“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表演朗读。
3.四位学生表演朗读,并为朗读配上背景音乐。
收集朗诵诗,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
雪莲——藏族”、“乳燕——高山族”、“雏鹰——内蒙古”、“山丹丹——汉族”。
1.根据这一小节诗歌的内容作答。
(1)诗中提到的两部古典名著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2)由“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我分别想到了张继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娲、大禹是我国古代__________中的人物。
(4)冬子指的是电影《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__________,他和雷锋在诗歌中是_________的代表。
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朗诵时应充满________之情。
☆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这两句写出了____________。朗诵时语调要____________。
☆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四个排比句表达出了______________,朗诵时语调要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