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2*湖心亭看雪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12*湖心亭看雪

  • 格式:  DOC
  • 大小:  55K    5页
  • 时间:  2020-09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教学设计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12 湖心亭看雪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过程方法: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法学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观赏西湖雪景图片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本文内容大意。
2、反复诵读,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
3、了解白描手法的使用。
三、作者简介
张岱: 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
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课文介绍:
本文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是一篇追忆西湖雪夜景色的游记 ,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全文抒发了作者深挚的湖山隐逸之思。
四、检查预习
注音
dài chóngzhēn ná gēng cuì sōnghàngdàng jiè zhān
岱 崇 祯 拏 更定 毳衣 雾 凇 沆 砀 一芥 铺毡
五、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生字;
2、注意断句;
3、读准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解释加点字
1、余住西湖 (我)
2、湖中人鸟声俱绝 (全都)(消失)
3、是日更定 (完了、结束)
4、余拏一小船 (撑船)
5、拥毳衣炉火 (鸟兽的细毛)
6、雾凇沆砀 (水气凝成的冰花 白气弥漫的样子)
7、惟长堤一痕 (只)
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哪里)(能够)(还)
9、强饮三大白而别 (这里指酒杯)
翻译课文
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下了三天大雪,湖上人影、鸟迹全无,寂静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这一天,更声已起,我划一条小船, 穿着粗毛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往湖心亭看雪。沿途只见大雪覆盖湖山,冰花累挂,雾气迷濛,天空与白云,与山峦和湖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望着湖上的物影,只留下白堤一线,湖心亭一点,此外便是我这条小舟,船上二三个微粒一样的人罢了。
来到湖心亭,竟然看见还有两位游客,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仆正在煮酒 ,炉火正旺,水也正沸。见到我,他们喜出望外,说:“这个时候,在湖上怎么会碰到像你这样的人!”随即拉我共饮。我很高兴,硬喝下三大杯而后告别。打听他们的姓名,他们说是金陵人,现客居这里。
等到下船时,船夫嘟嘟哝哝地说:“别说相公痴,还有像我们这位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第二课时
六、探究课文
1、本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大雪三日”,“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方式?
作者夜晚独往湖心亭看雪。
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2、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请从文中找出。
记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
描写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抒情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如此大雪天竟独往湖心亭看雪,足见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4、 最后一段写湖心亭奇遇,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如何?
惊喜 畅快 伤感 释然
七、写作特色探究
1、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 有什么特色?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的白描手法?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廖廖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白描手法写人范例: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唐弢(tāo)《琐忆》中的鲁迅先生
八、问题研究
1.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待,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九、比较阅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描写方法 《湖》主要使用白描手法,西湖的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
《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表达感情 《湖》表达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江雪》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十、欣赏《西湖诗词》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山 杨万里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事近西湖。
辛弃疾
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
湖上 宋濂
为爱湖光好,一步一长吟。  黄莺见人至,飞起度湖阴。
题西湖钓艇图 唐寅
三十年来一钓竿,几曾叉手揖高官?   茅柴白酒芦花被,明月西湖何处滩?
入武林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渐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十一、作业
1、抄写课文,并翻译全文。
2、 使用白描手法,写一景物,200字左右。
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作者及其有关作品。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痴行:大雪独行 上下一白
痴景(奇景):     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
痴情(雅趣):知己之乐
(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白描:抽象、概括 渲染: 形象,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