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我爱这土地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2.我爱这土地

  • 格式:  DOC
  • 大小:  69K    5页
  • 时间:  2020-09

部编版九上人教版语文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教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课题
我爱这土地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熟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重点
1.品味诗歌,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难点
通过诗歌意象,领会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赞美山水者有之;赞美花草者有之,但赞美土地的诗词却鲜有所闻。但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大地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激情澎湃的灵魂吧!



 用煽情的语言,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当代著名诗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选择性笔记

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


艺术特色
艾青是五四以来新诗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以深沉忧郁的笔调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合着时代的节拍,反映着历史的真实。他的诗作丰富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可以说,自他起步开始就走在了坚实的革命现实主义道路上。无论在丰富的意象,还是巧妙的抒情,亦或是形象化的语言等方面,艾青早期的诗歌在那个时期诗坛中都是别具一格的。


笔记


了解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了解

通过写作背景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作铺垫。

题目解读
一个“爱”字,直白地揭示出了诗人的感情基调,“这土地”是诗人“爱”的对象,标题揭示出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爱恋。因为诗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读懂题目。

在读懂题目的基础上领会全诗的主题。



整体感知
1、听朗读,标出下面诗句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1)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3)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按录音中的朗读节奏和重音,自己试着朗读一遍(或齐读)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深情的?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这种感情的?
点拨: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爱意。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只鸟,通过鸟的“歌唱”和泪水来表达出自己的这份深情。从标题、“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很深沉”这些地方都能看出诗人的情感。


听,读。
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



文本探究
用自己的话阐述这两节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点拨:
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一问一答,诗人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捧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2.如何理解第二节诗?第二节诗与第一节诗有什么联系?
点拨:这一节诗诗人采用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突出了诗人的深情:“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样写的好处是:既能突出诗人的情感,又能卒章显志,揭示诗歌的主题,还能起到直抒胸臆的作用。
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这一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而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这两句诗,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它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
为什么诗人在写到鸟的“歌唱”时要用“嘶哑的喉咙”来形容?你能从中读出诗人的什么心情?
点拨:这是一种声嘶力竭的悲啼!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身上,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感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情结,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从这个词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内心因祖国饱受侵略而产生的痛苦与焦灼的心情。

点拨:鸟儿的歌唱中,用到了“暴风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根据当时抗日战争这一历史现实,我们可以看出,“暴风雨”象征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土地”象征着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则象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温柔的黎明”则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5..如何理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句诗的含义?
点拨: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这是何等深厚的感情呀!
6.本诗的确主题该怎样表述?
诗人以“我爱这土地”为题,表达了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诗抒发了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对重点词语的品味。
体会诗歌的象征意义。

对重点句子的品味理解。
把握结尾句(段)的作用。
把握诗歌主题思想。


写法探究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写于抗日救亡最艰难的岁月。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于祖国最为深沉的爱,但他没有直接渲泄自己的感情,而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让抒情主人公化作一只小鸟,由鸟儿生前的歌唱,写到它死后的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此外,分别赋予“暴风雨”“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具体说来,暴风雨可以看作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的无比温暖的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这样,通过具体、真切的形象,抒发了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

选择性笔记。

了解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课堂小结
 《我爱这土地》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这一现实的痛苦心理及深沉的爱国心声。
听。
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上步理解诗歌主题。

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艾青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体会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
课后搜读这首诗。
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