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只有一个地球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导入介绍:
师:孩子们,有这样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来看看。(屏幕阅读散文诗)
师:她就是——地球。(学生说,再出示)
师:是的,她就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球。
2.板书:地球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关于地球的课文。
师:那课文会向我们介绍地球的哪些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拿起课文纸,自己来读读课文吧。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出示要求
读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与地球有关的信息?
师:请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些与地球有关的信息?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2.交流问题,梳理,随即读段
(学生说出信息点,教师随机点红)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评:能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概括,这是个很好的习惯。那请你读读这一段。
学生交流,随机梳理:(点红)
地球是美丽壮观的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地球的资源不可再生
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如果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第1段:
预设:我知道了地球的样子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师:那就请你来读读这一段?(学生读)
师:也就是想告诉我们,地球是——美丽壮观的。
第2段:
学生说找到的信息
预设:我知道地球的半径。
师: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个信息的?(第二自然段)
看来,作者列举的这个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这一段最主要的是在介绍什么?
引出:渺小
师:是呀,和宇宙相比,它是渺小的。你还从哪里看到了这一点?(一叶扁舟)
师:作者把地球比作一叶扁舟,让我们更形象、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谁来读读这一段?
(指名读,齐读)
3-6段:交流即可
师:你还读到了哪些信息?(点红句子)
3.小结
师:同学们,抓住关键词句我们就把课文读懂了。这些就是作者向我们介绍的关于地球的内容。现在,谁能把这些内容连起来说清楚? (学生说)请你也学着他这样,自己说一说。
1.理清课文重点
(1)补齐课题:只有一个
师:同学们,通过初读,我们已经知道,课文的题目是——只有一个地球(补充课题,红色),那你认为,在课文所讲的这些内容中,哪些部分强调了这一点?(三角形着重)
(学生指名说)
(2)小结:是啊,这一部分,也就是课文的3-9自然段向我们介绍的这四个内容,是让我们最能都感受到只有一个地球的。(指板书)
2.小组合作学习3-9自然段
师:在这这四点中,你最关注的,感受最深刻的是哪一点呢?请四人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交流讨论,达成小组观点,完成学习单的填写,并进行四人小组汇报。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他又是怎样具体展开说明的?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选择3-9自然段中你们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交流、讨论,找出作者在这部分中所阐述的观点,指派一位同学完成填写,一位同学进行汇报。
(2)四人小组讨论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补充资料
预设:
观点一:自然资源有限,不珍惜资源就会枯竭
学生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
预设:那矿物资源来说,它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而人类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将它消耗殆尽。
师:还有其他小组有补充的吗?
教师评价
师:是的,作者在这里给我们举了一个地球矿物资源的例子,告诉我们,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正在面临枯竭。
感受资源形成的漫长
师:资源形成的时间是何等漫长。作者是怎么说的?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点红:不是……而是……甚至……)
师:如果枯竭了,那等它们再形成,得多少年啊!(再读)
师:是啊,多么来之不易的自然资源!
慷慨和不加节制形成对比
师:地球是那么的慷慨,把这么漫长形成的资源无私地提供给人类,而人类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播放PPT)
师:还有生物资源、大气资源,也在因为人类的不加节制,面临枯竭。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最新报告显示,若人类以目前速度消耗资源,地球资源将于2075年枯竭!
读第三自然段
师:相信现在,你们对自然资源的枯竭问题一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谁再来读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学生观点小结
师:所以你们的观点是——(小组继续汇报)
其他小组补充。
观点二:随意破坏,资源无法再生,就会造成一系列灾难
学生汇报
评价:看来你们小组深刻地理解了资源不可再生带来的后果。
(2)体会人为因素造成的严重后果
师:你们说到,作者在这里用了对比的方法说明了这一点。是什么和什么对比?
(学生说,教师圈划:本来 不断再生 现在 不能再生)
师:请你再自己读读这一段话,你又有什么感受?
(点红:随意毁坏 不顾后果)
师:是啊,正是因为人类的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才会让原本可以再生的资源不能再生。
(3)教师补充生态破坏数据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出示数据)
师:看着这一个个鲜红的数字,你在想些什么?
评价:是啊,这一个个数字,都是地球对人类这些行为的痛斥。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齐读
师:谁再来读?(指名读、齐读)
(5)说观点
师:所以,你们的观点是?(学生继续汇报)其他组有补充吗?
观点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星球
学生汇报
评价:作者列举了科学家的证明,通过这个数字,让我们认识到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星球。
教师补充媒体资料,强调这一观点
过渡:有人会问,宇宙不是很大吗?我们难道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那就让我们来看一组材料。
师:看了这些材料,你想说些什么?
师:就像课文里说的(点红),一起读。(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4.写四字词语概括
师:同学们,现在,你能不能用四字词语来写写你刚才所看到的地球?请四人小组合作填写,贴到黑板上来。
师: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地球。
1.第一自然段
师:再请你回过头来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也请你们用四字词语概括若干年前宇航员有幸看到的地球。(指名板贴)
2.思考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的地球是那么——(学生读词),而现在的地球却是——(学生读词)。
师:同学们,面对这些,你在思考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美丽,但又是那样脆弱。如果地球上的资源枯竭,我们也将别无去处。珍惜我们生活的家园,因为——指课题,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