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第23课梅兰芳蓄须教案教学设计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3* 梅兰芳蓄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蓄、纠、缠”等12个生字,注意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梅兰芳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生:梅兰芳)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近梅兰芳,去认识这位京剧大师,聆听他身上的故事。
二、资料简介
梅兰芳(1894-1961),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为“京剧四大名旦”。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感知内容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的?
明确: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登台表演京剧。
(1)梅兰芳离开上海到香港避居,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2)梅兰芳蓄须,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3)梅兰芳卖房,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4)梅兰芳自伤身体,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四、品味探究
1.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悟深刻的地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反馈,自主思考。
(1)为什么梅兰芳不登台演出,而是关紧门窗,拉上窗帘,在寓所细声吟唱?
(2)为什么梅兰芳要蓄须?
(3)为什么梅兰芳宁可卖房度日,也不接受戏园子老板开出的优厚的条件?
(4)梅兰芳的民族气节体现在哪里?
3.研读重点,深入感悟。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1)指名学生朗读2-7自然段。
(2)找出文中体现梅兰芳民族气节的句子。
(3)多媒体展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句子一: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体现了艺术对梅兰芳的重要性,在民族气节和自己的生活和生命面前,梅兰芳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民族气节。)
句子二: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用尽了可见梅兰芳是一而再,再而三地。)
句子三: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宁可……也不……表现了梅兰芳拒绝登台演出的决心。)
教师总结梅兰芳“民族气节”的具体体现:①避港拒演;②蓄须拒演;③卖房拒演;④自伤身体拒演。
五、体验与反思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说说各自心中的梅兰芳。
2.补充阅读链接,加深对梅兰芳的认识。
(1)读爱国名言,理解其包含的深意。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来源。——周恩来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梅兰芳的民族气节,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