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教学设计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崛”“晰”等10个生字,会写“肃”“胸”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崛起、惩处、抱负、胸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有一位伟人,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周恩来简介。(课件展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后生字表里的字。
  (二)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三)初读课文:指名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
  (四)梳理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
   2、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

 三、比较中体会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目的的不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
  (一)其他同学为什么而读书?
  (二)比较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体会周恩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并分角色合作读。
当堂检测。
看拼音写词语。
严sù( ) xiōng( )怀 jué( )起 zàn( )叹
xiào( )果 zū( )界 疑huò( ) 训chì( )
辨字组词。
崛( )晰( )振( )怀( )赞( )疑( )
掘( )淅( )震( )坏( )攒( )凝(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本文的主要内容,解读标题的含义
二、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受深刻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二)交流反馈,自主质疑。
     预设: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却没有得到惩处?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一通?
     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慰那个不幸的女人”?
  (三)研读重点,深入感悟。
   1.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抓住“惩处”一词辐射重点段,理解“中华不振”。
     
(1)理解词语:读词语,解词义,明方法。
(2)思考讨论:
       ①惩处谁?为什么要惩处洋人?
       ②中国巡警为什么不惩处洋人?
2.出示视频资料,丰富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3.感情朗读。
    (1)引读:
    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 , ,谁知 ,反而 。围观的中国人都 ,但 , ?大家只能______。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同学们,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却没得到惩处?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女人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慰那个不幸的女人?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三、写话或说话训练。
  (一)看到租界发生的事情后,周恩来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或说一说。
  (二)学生交流写话或说话内容。
  (三)深化对课题的认识,齐读课题,再读课题。
四、回顾全文,畅谈感受。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感悟:交流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五、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