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第一单元
1.《 草原》知识点
1《 草原》一课作者(老舍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 )顺序,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描写了(草原风光)、( 喜迎远客 )、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草原的景色特点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
3理解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我从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些场景体会到“蒙汉情深”。
2.《丁香结》知识点
1.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丁香结”是指人生解不开的愁怨。“结”乃常态,要学会坦然面对。“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我们在学习中会享受收获,同时也会遭遇挫折,我们应该笑对学习中遇到的“丁香结”。
阅读链接
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春天刚来不久,芭蕉叶还未完全展开,丁香花也未绽放,打着丁香结儿。在春风中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忧愁。
2.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如果谁能够发现并且解开丁香心中的那个结,他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自己才能飘香万里。
3.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经过霜的树木全都只剩下谢落的枝条,最让人伤心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丁香结。
4.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一、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年)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二、译文
移舟泊烟渚,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
日暮客愁新
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野旷天低树,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
江清月近人。
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三、主题思想: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写出了诗人羁旅之思。
《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自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诗、词、书法、画等都有杰出成就。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他曾两度做杭州的地方官,疏通西湖,建筑苏堤,造福于杭州百姓。
二、译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
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
白雨跳珠乱入船。
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
卷地风来忽吹散,
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望湖楼下水如天。
只见湖面上天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
三、主题思想: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一、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译文
明月别枝惊鹊,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清风半夜鸣蝉。
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远处的蝉叫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一阵阵浓浓的稻花香扑鼻而来似乎在告诉(行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听取蛙声一片。
这时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欢叫声。
七八个星天外,
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两三点雨山前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路转溪桥忽见。
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三、主题思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
课后问答题: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答:《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是写月夜。但却不一样。例如《宿建德江》中的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表达了思乡之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则是借景抒情表达了孤寂、愁闷。《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出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表达了陶醉、喜悦的感情。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行诗句都是一幅画,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答:我看到了:1.从“黑云翻墨未遮山”诗句 看到:黑云汇聚图;2.从“白雨跳珠乱入船。”诗句 看到:西湖骤雨图;3从“卷地风来忽吹散”诗句 看到:狂风散云图;3“望湖楼下水如天。”诗句 看到:雨后西湖图。
语文园地一
词句段运用:(13-14页)
读一读,体会排比句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使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1.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2.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有形象生动之效。
3.运用排比,细致入微地写出了野花的多、亮、绚烂的特点。
分号的用法(14页)
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句可以属于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除此之外,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语,或是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
日积月累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饭,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á):倾斜。因古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
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对译: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
邀我至田家。
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绿树村边合,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
青山郭外斜。
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开轩面场圃,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
把酒话桑麻。
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待到重阳日,。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
还来就菊花
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习作例文:
我是一盏路灯
我是一盏路灯,每天晚上我都会睁着我的眼睛,让夜晚回家的人们能安全地到家。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我都会坚守我的岗位。
一天,有四个人开着一辆大货车,停在我们面前,说什么该换新灯了,听见这句话,我的心“咯噔”一下,灯光马上暗了下来,但又一想,不是要换新灯吗?我立刻改了改面貌:精神焕发。但等那些人来到我面前的时候,我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劫,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把我从水泥地里撬了出来。我被他们放到了车子的后面,哪里还有许多兄弟,也和我一样,哭的“稀里哗啦”。
“真的要把我们扔了吗?”我用一种还抱有希望的语气,问了一句。“这可不一定,”“坐”在前排的一个兄弟说道:“我听他们说了,我们只是要去刷漆。”
“真的要把我们扔了吗?”我用一种还抱有希望的语气,问了一句。
“这可不一定,”“坐”在前排的一个兄弟说道:“我听他们说了,我们只是要去刷漆。”
“真的!”我们有掩盖不住的喜悦 。“ 滴滴滴”,到站了,门口有一块大牌子——路灯刷漆修理站,我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经过那里边工作人员的细心修理,我们又回到了从前的家。
现在的我们比以前更容光焕发了,我们还是照样为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只不过是灯光更亮了。我为我是一盏路灯而骄傲,能为人类做出这么多的贡献。
地球自述
我是被污染的地球。我曾是多么的美丽啊!
大片大片的青草铺在我身上,清清的河流是我的项链。当然,我也有许多朋友——动物们,那时候,是多么快乐啊! 但是,自从人类开始不断砍伐树木,绿地变高楼,我身上变得伤痕累累,我的心很难受,恨不得也毁了他们的家!
他们把垃圾重重地砸在我身上,使我疼痛难忍。他们把工厂里的废水倒到河流里,把我弄得脏兮兮的,他们把我的“绿衣裳”——小草砍光,我背上变得光秃秃的。人类又用什么混合物质给我涂上黑乎乎的“颜料”,然后又用那个叫“汽车”的东西在我身上滑来滑去,弄得我老痒痒的。
那些马路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然后我就把马路弄了个缝,没想到,一开缝,他们就到处乱跑,到处乱叫,我才意识到,我犯了一个大的错误,我赶快把缝收起来。黄河兄弟实看不下去了,他向田野、庄稼奔去,淹没了它们,还毁坏了房子。人类的行为让平时温柔的火山弟弟也恼火了。他再也忍不住,“哧!”“火山爆发啦!”“救命!”“啊——”救命声,叫喊声都淹没在了熊熊烈火中。
从那以后,人类帮我治好了“病”,给我设立了保护基金会,还在世界各地植树造林,给我建立了公园,还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保护地球。
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为了让我重现生机,不让我的朋友们发脾气,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吧!
我变成了一滴水珠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我和爸爸在公园的荷花池边散步。那荷叶上晶莹的水珠吸引了我,我盯着它们看哪看。忽然,它们变得和我一样大,离我那样近,怎么回事?原来我也变成了荷叶上的一滴水珠啦!①
此时,我感觉自己正在一片比学校操场还大好几倍的荷叶上。它绿得真耀眼,表面软软的、滑滑的,摸上去舒服极了。②周围弥漫着清香的气味。远处有四五颗胖嘟嘟、圆滚滚的水珠同伴,它们正往这边滚过来。我想迎上去,却发现自己没有脚。于是,我学着它们的样子滚动,可是它们是在“下坡”,我是要“上坡”。几次尝试失败后,我只好傻傻地等着它们过来。谁知,一阵调皮的清风吹过荷花池,大荷叶摇摆起了伟岸的身躯。这下我和伙伴们可倒霉了,我们被晃得头晕目眩,一下子撞在了一起。我们抱在一起,我感觉自己的身体瞬间变大了,不由自主地沿着荷叶的纹路滚了下去。③
“啪”的一声,我们摔在了另一片荷叶上,又都分开了。我晃晃头,看看周围的伙伴,嘿!不但一个没少,还多出了好几个可爱的水珠娃娃。我们沐浴着清晨温暖柔和的阳光,高兴地随着荷叶的抖动舞蹈,一会儿聚集,一会儿分开……
不知不觉照在身上的阳光有些火辣了,我感觉身体似乎在慢慢地缩小。伙伴们惊慌地喊道:“快躲到荷叶的影子下面!”我听了,拼命地往荷叶的阴影下挪动。可是我没有脚,不借助风的力量我根本走不动。就这样,我的身体越变越小,我感觉自己慢慢飘向了天空,离白云越来越近……“闺女,你发什么呆呢?”爸爸的喊声把我吓了一跳。④啊,我这不是还站在荷花池边嘛!
这场似梦非梦的变形之旅可真有趣呀!我想即使如水珠这样柔弱易消散的小东西,也会有精彩的生活。⑤
行文写法赏析
总评:1.习作开篇交代“我”变成了水珠,主体部分对“我”变成水珠后的所见及经历进行了详细描写,结尾写明了获得的感悟,全文结构合理,思路非常清晰。
习作在写水珠的经历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比如没有风,荷叶不动,水珠也无法移动等细节就很真实。这样的写法令变形后的故事情节更加真实,能引发读者的联想。
我是一片雪
我是一片雪,
在空中飞舞着,
落到任何我想去的地方。
落到山崖,
看美丽的风景。
落到河里,
滋润世间万物。
落到河里,
与小鱼儿嬉戏。
落到妈妈的脸上,
轻轻的亲吻融。
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
夜静悄悄的,大路旁显得异常安静。我变成了一瓶纯净水,在地上跳来跳去。突然,我听到了“哎哟,哎哟”的呻吟声。是什么在哭呢?
我好奇地蹦了过去,仔细一打量,原来是一棵大树。我很同情地问:“大树啊,你哪里难受?”
大树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说:“哎!我浑身难受,感觉到身上一点儿力气也没有……特别是我的肚子很不舒服……”
“肚子不舒服,莫非你吃了什么?”我很着急地追问。
大树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说:“也许是!瞧,我旁边的小河黑不溜秋的,臭味更是不堪入鼻呀……”
开始我有些不相信,当我蹦跳到河边时,才一睹小河的真正面貌:河面上堆满了垃圾物,不时还飘来阵阵难闻的死动物的气味……
“哎哟,我的头很晕!”大树又禁不住地叫喊起来。我很关切地摸了摸大树,顿觉树皮失去了原来的光滑,有的竟然一大块一大块地剥落。
大树又长长地叹了口气说:“这里的空气也受到了极大的污染,那是因为在小河旁边有一座化工厂,将有毒的气体不断排放到空中。我是离它最近的,所以吸收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是最多的,怎能不头晕呢?”
“唉!这可恶的人类怎能这样做呢?”我叹了口气,接着说,“对,你的问题我可以帮助你!”说完,我将纯净水倒进了大树的根部,大树津津有味地吮吸着,夸赞道:“这真是好水,有史以来喝到的最好的水!”
我笑了笑说:“其实,这水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保护叶片,让叶子抵抗有毒气体的侵入!”
“哦!还有这作用,如果真的那样,我就可以延长寿命了!”大树笑眯眯地说道。
“你一定可以延长寿命的!自从我的出现,很多科学家和环保学者都投身于保护环境的伟大事业中,我相信这一定会成功的!”那一刻,我无比激动!
从这以后,我蹦到哪里,哪里的环境都变好了
我是一支神笔
我是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能够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让世界多姿多彩。
我为山区的小朋友画了很多很多的课外书,让他们也能跟奥特曼交朋友;我为山区的小朋友画一台台电脑,让他们也能上网查阅资料;我为山村的小朋友画一座花园似的学校,让那里的小朋友像我们一样在校园里快乐地学习、生活。
我是一支马良的神笔,我画了许许多多的小草,让山村的奶牛吃得胖胖的,能挤出更多的牛奶,山村的小朋友尽情地喝着牛奶;我给山区缺水的地方画清清的山泉,那儿的小朋友不再为喝不到水而发愁。
总之,我会变,我变出无穷无尽、举不胜举的美好事物,让人世间,多彩彩多姿,让山村的小朋友们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学习。
我是一滴水
我是一滴水,
我要跑到云彩里,
吃遍天下最美丽的云彩糖
我是一滴水,
我要流去滋润万物,
让植物们健康成长
我是一滴水,
我要落到海底里,
去寻找未知的生物。
我是一滴水,
我要探索人类的身体,
知晓生命的源泉。
我是一滴水,
我会轻轻地落在花瓣上,
化成晶莹的露珠。
哦,
一滴水
无价之宝,
万物需要它
生命离不开它。
飘在天上的日子
我躲在草地上,我静静地望着天空。啊!这一朵朵白云,多么可爱呀!这一只只小鸟多么开心呀!我一不小心,睡着了。
一张开眼睛,我发现我飘在了天上,我飘到白云上。啊!多么舒服呀!云朵软软绵绵的,我在上面躺着,享受着比地面上的床舒服一百倍的“床”。
我又飘到了小鸟的身边,和它们一起有说有笑自由自在地飞翔。
“隆――隆――”。我转头一看,原来是乌云呀,我飘到了乌云的身旁与它放开自我大喊,让自己忘记所有的烦恼。下雨了,乌云的烦恼被她化成了“泪水”向地面的人们泼去。
过了一会,乌云散开,蓝天、白云又出来了,小鸟们又成群结队地飞翔,在这片一望无际的天空中。
我又来到太阳这里,它的家被它发出来的阳光照得暖洋洋的,可舒服了。
眨眼间,月亮出来了,它的家和太阳的家相反,凉凉的,时不时还有几个星星跑进月亮的家里玩。
“呜……呜……”我以为乌云又要出来和我一起玩!原来是飞机呀!它的翅膀上有着五颜六色的灯,还有一些小鸟在它的身后跟着它,它“肚子”里的旅客都睡着了……在月光的照射下,它们每个都显得异常可爱。
我又一次睁开了眼睛,我发现自己在床上躺着,哦!原来是个梦呀!梦游天空的感觉真棒!
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长着修长苗条的身姿,却在一片漆黑的泥土中工作着。我们可以轻松自在地在泥土中穿梭。我很喜欢自己这份工作呢!
我什么都吃,吃奇臭无比的垃圾和污物,吃腐烂的食物,有时我还吃几百年都降解不了的塑料呢!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些人说我又臭又脏,什么都吃,是最下等的乞丐。还是农民叔叔们淳朴,经常夸奖我,说我是他们的好助手,是功臣!
我还记得有一次,一个淘气的孩子拿一块石头把我细小的身躯砸成两截;我痛得浑身发颤,不断地挣扎着。有个孩子将我砸成两截后,用圆溜溜的眼睛一直盯着我。我的伤口处已经麻木了,感觉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我放弃了挣扎。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又感觉我的伤口又长好了,我一回头,发现被砸断的那一段变成了另一只同伴,我立刻扭动着身子逃跑了。
我们在地下给大地松土,我们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我们还可以把地表的树叶拖到地下,一点点腐烂,变成肥料。只要有我们,再贫瘠的地方也能变成肥沃的土地。我们还是珍贵的中药材,中药名叫地龙,帮助人们解除病痛。
我们是勤劳的“地下工作者”——蚯蚓。我愿意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
我是一条来自深土的湿虫黑暗的土潮湿的土发霉的土永远屈于人脚下的土丑陋的虫黏脏的虫恶臭的虫永远只能仰望人的虫
蚓族的祖祖宗宗、世世代代却早已习惯这苟活从亿万年前的落荒而逃开始就心安理得地享受并爱上这鬼魅的恐怖食于土眠于土思于土劳于土……于是我有了土的肤土的骨土的神深黄或黝黑的细粒子吸汲着也浸噬着我的思想折射着也粘贴着我的忧喜……在这深土之上的——光明的有声的天堂——不闻不问不想不敢闻不敢问不敢想怕崩断心底隐忍多年的弦……
我在这暗无天日的地狱里杳无声息地拼命游动捱熬……捱熬……用光阴把丑陋的阴暗的孤独的卑微的沉默的忧伤的我铸造成不死的神……可是我还是期待着一缕光……就在今天这个世纪里平凡的今天我拼命向上用尽所有力气冲破层层的钢铁般的厚土去寻找光与希望……倦怠的时候一秒成一百年……拼尽最后一口气冲破最后一层土露出我的滑溜溜的脑袋亿万的光芒涌来甜软的香气涌来活泼的音乐涌来汲汲的微风涌来……
我怯怯地睁开太幸福的眸子看见一条老黄狗慵懒地趴着对着自己微笑……此刻,我长上了翅膀拖着自己渐渐高大的身影飞向清远的蓝天此刻,山川田野也为我感动震撼此刻,我一脸幸福的泪……我是一条来自深土的观望人间的——蚯蚓
描写诗人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包含“月”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