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尤其是“万隆精神”;了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进程及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收复;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历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人物的事迹体会英雄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轻松解决教材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论从史出”的道理;通过历史事件让学生得出启示,达到学史明智的目的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瓦解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历史的必然;体会殖民主义体系虽然已经崩溃,但是其消极影响尚未肃清,在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影响,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隆会议、“非洲年”。
教学难点: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
【新课导入】
拉丁美洲曾产生过辉煌的玛雅文明,但近代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拉美地区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发展。巴拿马运河将拉丁美洲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南美洲,北部包括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巴拿马运河虽在巴拿马境内,却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美国控制,那巴拿马人民是如何将运河区收回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相关内容。
【讲授新课】
一、万隆会议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小组找出万隆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与会成员、会议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获得独立,获得独立的国家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国际关系,以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
时间:1955年4月。
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参加国家: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
会议内容: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8“相关史事”栏目,多媒体出示材料: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是我们仍有共同的基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提出问题:面对一些国家的攻击,周恩来总理是如何应对的?
提示: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提出问题:什么是“万隆精神”?万隆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万隆精神”是指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要求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
会议召开的意义: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召开的讨论自己的前途命运问题的会议,本身就反映了亚非国家发生的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开创了亚非国家友好合作、共同奋斗的局面,增进了各国的了解,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非洲年”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相关史事回答:纳赛尔对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提示:1952年领导埃及获得真正的独立,1956年将苏伊士运河主权收归国有。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非洲独立进程图》,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年份
情况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80年代
1990年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提炼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贯彻“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课标主导思想。
提示:
年份
情况
20世纪50年代
首先在北非展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高潮阶段,1960年“非洲年”
20世纪80年代
深入发展
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教师讲述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情况:
(1)古巴长期处于美国控制之下。
(2)1956年12月,卡斯特罗等81名革命青年乘坐“格拉玛”号游艇由墨西哥回到古巴,在古巴科罗拉多海滩登陆,展开了反对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革命斗争,受挫后卡斯特罗等人潜入山区,与农民运动结合,进行游击战争。1959年1月,游击队进入古巴首都哈瓦那,打败了巴蒂斯塔反动武装,建立了独立、民主的新古巴。
(3)古巴革命政权建立后实行国有化改革和土地改革,1961年宣布为社会主义国家。古巴的独立沉重打击了美国对拉美的控制,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教师提问:继古巴独立后,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
教师讲述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情况:
(1)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巴拿马地峡上,1914年建成通航,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国际航运水道。它的通航,使两大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麦哲伦海峡缩短5000~14000千米,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2)历史上,美国通过与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取了修建和经营巴拿马运河的永久性权利。运河通航后美国一直把持着经营和管理权,后来又将运河周围1400多平方千米的地带划为运河区,形成“国中之国”。
(3)近百年来,巴拿马人民为收复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尊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1977年9月7日,巴美双方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规定在1999年12月31日前美国从巴拿马撤出全部驻军并将运河归还给巴拿马。
(4)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政府正式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结束了美国对这条黄金水道长达85年的殖民统治,使运河成为名副其实的“巴拿马的运河”。
【课堂小结】
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亚非拉国家纷纷获得独立。在亚洲和非洲,一批新兴国家为寻求平等的国际关系召开了万隆会议,开创了亚非国家友好合作、共同奋斗的局面。在非洲,从20世纪50年代利比亚独立起至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最终摧毁了殖民体系。在拉美,古巴摆脱美国霸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经过不懈努力也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主权。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