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一)章节题目: 第 5 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课程目标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通过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学习爱迪生、诺贝尔等科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源领域的巨变和电器的发明。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
Ⅰ.导入新课
每当同学们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热食物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用电。那么,电这个奇妙的东西是谁发现的呢?它的发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什么时代?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又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Ⅱ.学生自主学习与反馈
根据教师展出的自学提纲阅读教材内容,梳理本课知识点。完成本课《历史助学》“知识梳理”。遇到障碍作好标记。教师提出基础问题检查反馈。
Ⅲ. 小组合作学习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Ⅳ.教师导学(有微课的可渗透微课助学)
【探究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19世纪五六十年代)
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本:殖民掠夺、商品输出和垄断的出现。
技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步。
市场:国内市场的统一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原料:亚非拉国家沦为原料产地。
【探究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最显著的成就。
【探究三】内燃机发明。
1.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明。
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煤气、汽油、柴油)。
②内燃机:交通领域的革新
A.汽车: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和卡尔·本茨,第一辆汽油内燃机,三轮汽车。
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第一辆四轮汽车。
B.飞机: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
③内燃机: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学工业 。
2.内燃机发明的意义: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动力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陆续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探究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拓展:(1)对世界的影响:①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步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②促进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进一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激化了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电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Ⅴ.训练检测
1.有位导演正在拍摄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视剧,下列道具和情景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发电厂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用上了电灯 B.爱迪生正在打电话
C.本茨正在使用电脑设计汽车 D.莱特兄弟家中放着飞机模型
2.下列重大发明与发明者的关联,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爱迪生——耐用白炽灯泡 B.斯蒂芬森——飞机
C.本茨——汽车 D.海厄特——赛璐珞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