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案教学设计下载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2 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会认“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4.理解部分文言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重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诵读方式,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部分文言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囊萤夜读》
一、谈话导入
1.读课题,板书。
2.指导“囊”。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和注释。
2.学生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盛”等多音字。
3.交流读懂文言文的方法(结合注释)。
4.借助注释,尝试翻译。
5.总结“扩词法”。
6.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胤”。
三、运用方法,自主翻译其他语句
1.师生共写,积累“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2.读句子。
3.对比阅读。
四、分析人物形象
1.为什么要夜以继日?
2.补充背景资料。
3.带着感情读全文。
4.教师范读、个别读、齐读。
五、出示口诀、拓展运用方法
(1.看注释;2.扩词语;3.反复朗读)
1.齐读口诀。
2.理解《凿壁借光》。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铁杵成针》
一、温故引新
1.李白诗歌,比赛诵读。
同学们,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家背了不少吧,你最喜欢哪一首,背给大家听一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李白有关的小古文,请看课题。
2.揭示课题,理解铁杵。
(1)读一读
指名读,读后评议。
(2)猜一猜
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么意思?那么“铁杵”呢?
/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3.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4.教师引领,慢慢诵读。
5.标出停顿,自由朗读。
6.同位互读,互帮互辅。
三、检查自读
1.读读词语,重点正音。
(1)出示词语,指名朗读下面词语:
铁杵chǔ成针 老媪ǎo 卒zú业
(2)教师领读,读出节奏,读得连贯。
(3)学生齐读,读得整齐,读得响亮。
2.看看部首,猜猜字义。
老媪
3.学生齐诵,诵得整齐。
五、细读感悟
1.观察字形,说说“曰”字。
(1)找一找,“曰”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读一读带有“曰”字的语句。
(2)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字形,说说“曰”的意思。
(3)读一读带有“曰”的语句。
2.人物称呼,不断变幻。
(1)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的?找一找。
(2)辩一辩:为什么不都称呼李太白?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
(3)读一读带有上面人称的语句。
3.联系语句,说说“其”字。
(1)出示句子:
太白感其意。
(2)读一读带有“其”字的语句。
4.听听故事,组组词语。
(1)教师讲述。
在眉州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小溪,小溪叫磨针溪。磨针溪这外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世间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
听出来了吗?这里的“世”就是?对,世间、世上;“传”呢?对,传说。你们发现了吧,古文中的一个字,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词。你们来看看,“过是溪”的“过”,组个词,“路过”可以,“经过”也很好,“跃过”,也可以,“趟过”,这个词最好了;古时一个字,现在一个词,所以说古文语言简洁、凝练。
5.调调顺序,感受句式。
(1)看,下面这三句话,读一读,说一说,意思相同吗?表达的顺序有什么变化?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
(2)读一读书中的语句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6.猜猜“之”字,一字一句。
(1)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
7.抑扬顿挫 ,像说评书。
8.总结归纳,提炼方法。
一篇小古文,可以慢读,可以打着节拍读,可以讲述,可以说评书,还可以唱上一曲,手舞足蹈,形式多样,读得开心,读得陶醉!
七、尝试背诵
1.看着填空,尝试背诵。
(1)出示内容。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白:“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自由背诵。
2.乐于展示,我来背诵。
3.眉飞色舞,齐声背诵。
八、拓展延伸
1.出示谚语,大家诵读。
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两句谚语,看: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指名朗读。
3.齐声诵读。
九、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小古文,初步学会了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字词,如何开开心心地诵读,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愿大家多多诵读小古文,喜欢上小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