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用AI助手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 21、杨氏之子

  • 格式:  DOCX
  • 大小:  51K    4页
  • 时间:  2020-03

五年级下册部编版(统编)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教案教学设计下载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1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写“梁、诣、禽”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惠、诣、乃、示”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3.情感与价值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教学重点】
读懂全文,感受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聪慧。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背景资料,课件。
学生:查找、收集有关《世说新语》及刘义庆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读题,解题
1.导入揭题,解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积累的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齐读课题。
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2.介绍《世说新语》。
今天我们认识的“杨氏之子”的故事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
师:你们了解这本书吗?(自由读读: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逸事的小说。分上、中、下三卷,共36篇。《杨氏之子》是第二篇里的一个小故事。)(板书:刘义庆《世说新语》)


二、检查学生生字的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字。“诣”读yì。
2.形近字的比较:梁——粱,日——曰。


三、初读课文,感悟添趣
1.文言文中每个字或词也许包含丰富的意思,在朗读上和白话文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先听老师怎么读出古文的韵味,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顿,请你用停顿线在文中做上记号。


  2.校对。你的停顿记号做对了吗?校对、修整好了就赶紧学着老师的样子把字音读正确,注意停顿,把课文读出味道来。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检查,开火车读——正音——请同学帮助读。
评价:注意了停顿,如果能用气息把词语连起来会更有古文的味道。
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为 应(多音字,读第四声)
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家禽(平时的家禽指的是?这里“家禽”的意思是?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因此要停顿。齐读句子。)
连起来读,齐读。
3.那杨氏子何许人也?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的?出示句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读句理解意思。
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理解文章意思是学习古文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板书:注释)
4.剩下的四句话,请同学们一边读句子一边借助注释来理解文章意思。


四、学习课文,理解句子,并能用自己的话把大意说一说,做到基本通顺
1.学生看注释,同学讨论,逐句理解意思。把自己不能解答的句子做上记号。
2.反馈,讨论,集体理解。“为设果”“家禽”的意思,随课解答。
3.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4.根据理解,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直接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二、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
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
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相机板书:看注释、查工具书)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杨氏之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交流。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反馈。
(一)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句意: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
师:你读懂了杨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的年龄还要小,对吗?(板书:聪惠)。“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板书:智慧)
生:“惠”是通假字,同“慧”。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注释)(课件)师讲述什么是通假字。
2.师:你说的“非常”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我们班这位女同学非常可爱,可以说是——甚可爱;她朗读的声音非常动听——甚好听;这位男同学长得非常非常非常帅——甚帅。
3.指名读。
师评: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评:你不仅读出了杨氏子的聪明,还读出了内心对他的喜爱。(板书:杨氏子)
(二)研读: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1.师: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是谁?(板书: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谁吗?
(师插入孔君平的资料齐读,丰富课堂内容。)是当时的庭尉,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孔君平来干什么呀?(生:孔君平来拜访杨氏子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他的儿子叫出来。)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哪个字的意思是“就”? “乃。”(就,于是。)那“诣”字的意思是?(拜访。)
3.师:你来读读,你读明白了什么?(可追问:两家关系怎么样?)(孔君平经常来杨家,彼此比较熟悉。)从哪儿看出来的?为什么?
师评:你不仅读懂了字面的意思,还读出了句子的内涵。
小结: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出来接待客人,足见这个孩子也真了不起啊。齐读。
(三)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
1.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出示课件齐读。
(生: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师:这里并没有写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师:这是待客之道。你真会读书!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我们现代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叫承前省略。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补充。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经常在用,叫联系上下文。(板书:联系上下文)
2.师:从这句话中,你还可以读出什么?(生: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嗯,客人来了,赶紧端出水果。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种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评:说得太好了。杨氏子真是热情好客的孩子,端出了好多的水果。
读一读。
评:从你的神情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


四、品读: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过渡: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不由得让孔君平心生喜爱之情。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生——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齐读。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氏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师评:说得真好。能具体说说那些字的意思吗?
理解:“曰” “此”“应声”“未闻”“夫子”。
谁还会说?


五、体会巧妙
1.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可追问: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他水果呢?)
生: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评:你真会听话。
生: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
(板书:杨梅   杨家果)
2.师:你真聪明,一下就听明白了。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师: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生:还治其人之身)。


六、熟读成诵,课外延趣
1.课文只有短短5句话,仅仅55个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这么有趣的故事,能把它背下来吗?指名一学生背——你怎么背出来的?(多读,抓住关键词,理解了背)指两名学生背——齐背。
2.《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在这部书中,像这样生动睿智的故事还有很多,例如:《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3.希望课后同学们多读些古文,搜集一些精妙的语言,如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广告词、对联、歇后语等,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也可以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我们一起来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刘义庆《世说新语》
看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
聪惠  智慧
杨氏子   孔君平
杨梅   杨家果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重点放在读通文章、理解句意上,我先范读,让学生感知读古文的语感,画出停顿,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杨氏子九岁,甚聪慧”这句话,让学生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慧。引导学生去文中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杨氏之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难道杨梅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我想,学生在领会文章的妙处时,也一定能激发他们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不足之处] 在语言的感悟上,仍然有所欠缺。对古文的理解及拓展方面,学生语言的评价,我的反馈还不够全面到位及时,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其实,这也是教师个人文学修养的欠缺所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优点我会继续发扬,对于不足,我会积极地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