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少年闰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1、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1、师: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
1、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师:同学们,这是课文的插图,我们猜一猜哪个人是闰土?请翻开课本76页,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来说说你的理由。
教学预设:①学生找出有关外貌的句子,抓住闰土的外貌特征,如戴银项圈。②说理由。引导学生说清楚外貌的出处,如哪一段哪一行;③请其他同学在课本中划出来,④把两处外貌描写的句子合并起来让学生再读一读。(相机引导学生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征)
师小结:我们描写一个人的外貌要抓住外貌的主要特征,才能使别人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识这个人来。
4、师:我们认识一个人,不仅要写出人物的外貌,还要从具体的事例中写出他给人留下的具体印像。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细地品味6~16自然段,边读边想闰土向我讲述了几件事?从这些事描述中,闰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5、师生交流,适时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1、闰土讲了四件事,你对哪一件最感兴趣呢?快速地读一读你感兴趣的事件所在的段落。再想一想,从这个件事描述中闰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同桌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谈谈闰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师:不少同学对看瓜刺猹这个事最感兴趣。老师已经把看瓜刺猹的对话都已经打在大屏幕上,你们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边读边想,从这件事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生画,师指导,提醒边读边画边思考。)
4、交流、引导留下的印象。
(预设:①勇敢。师:在我的想像中,猹是一件怎样的东西?(状如小狗而很凶猛。)闰土怕了吗?(没有),可见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勇敢)
②机智。A、 出示刺猹的语句,让学生画出闰土刺猹的动作。(听,捏,走,看,刺。)
B、师生一起回顾画面。月亮地下,闰土听到(生:啦啦地响了)马上做出判断(生接:猹在咬瓜了。)闰土便(生接: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为什么要轻轻地走去?(怕吓跑猹)。走到了,看到猹,闰土便——(生接:刺),现在闰土还是个怎么的孩子呢?(机智)这件事情哪里让你觉得有意思吗?
5、师:同学们我们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你们看哪,看见了什么?(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一个英勇机敏的少年,正拿着一柄钢叉正劲力向猹刺去)
6、这么美的月夜,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一个少年正在刺猹,猹来了,他怎么办?(他尽力刺下去)他尽力刺下去以后,猹呢?(猹很伶俐,反从跨下逃走)
7、是呀,刚才同学们看到了这些情景是多么的有意思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起来体会一下。老师读红色部分,你们接读黑色部分。
师:月亮底下,你听——
生: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指导,“啦听地响”声音大不大?“猹在咬瓜了”机智的闰土迅速地做出判断了,语速应该怎样?生再读)
师:你便——
生: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师:小点声,别把猹吓跑了,再读)
师:走到了——
生:看见猹,你便刺。(师:快点刺,猹都快跑了,再读)
师:这畜生——
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油一般的滑……
8、 (出示闰土和朋友照片)这么有意思的事情,闰土又是怎么说的呢?我又是怎么听的呢?(闰土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说,我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指导看图,师:有动作有表情,你们就这样练一练看瓜刺猹,好像让我们看到那深蓝的天空,一轮金黄的圆月。好,同桌开始练吧。
9、 师:多么迷人的月夜,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呀早已飞到了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让我们边动作边读描写看瓜刺猹的段落。
10、令我难忘的何止是看瓜刺猹这件事啊,雪地捕鸟,跳鱼儿,海边拾贝,还有太多太多,这真叫,用书上的词是(无穷无尽)
11、师:闰土的心中有——生: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12、师:那我们还等什么,一起去享受闰土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吧。我们先去捕鸟,我们沙地上,读——(生读捕鸟)师:我们再到海边贝壳,我们日里,读——(生读)师:我们再在潮汛来的时候,看跳鱼儿,我们沙地里,读——(生读)
13、孩子们,从这些事里你又看见了一个什么样的闰土呢?
15、多么精彩传神的对话啊,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形象再现在我们眼前,我听了闰土这些话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十六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些什么?
①生默读后交流。(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对对闰土充满了羡慕)
②引导理解四脚的天空。
A、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联系上文,读懂这个句子:(课件出示)“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读一读这个句子,什么地方读懂了,什么地方读不懂。
B、“我”为什么素不知道这些新鲜事?(因为“我”没有到过海边,“我”整天在家里,没有出去过;“我”是少爷,“我”父亲只让“我”读四书五经,不让出去玩;“我”很少接触大自然。)
C、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脚朝天的天空,当闰土再干那些稀奇事的时候,我又在干什么呢?
D、如果我走出这四角的天空,我能够看到什么?
E、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F、谈谈你对“四角的天空”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18、文中的我确实是饱读诗书,而且深深感受诗之精华,而生活中是单调的,狭窄的,没有闰土的丰富,面对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面对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面对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生接读)啊,闰土的心里……
19、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我”和闰土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