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海燕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主备人
wd
科目
语文
年级、册号
九年级下册
课题
4、海燕
时间
高尔基
辅备人
教材和学情分析
《海燕》:强调朗读,注重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这也是顺应新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的要求。
九年级的多数学生阅读作品只是停留在直观的感受上,缺少自己的情感体验,加上时代与环境的变化,学生理解作者写海燕的目的较难,理解其象征意义是本课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作品及课文的写作背景,培养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把握海燕的形象,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共同合作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把握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整体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了解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及作用。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朗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
教案、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指导
课件设计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出示幻灯片:(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时的图片为背景)
提问:“在这样一个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你会呆在哪儿呢?”
生回答:略
师:有这样一种海鸟,是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搏击风浪,当别的海鸟都在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海燕》这篇充满激情的时代乐章,去感受高尔基的生命最强音。
新课的讲授:
(一)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多音字注音
呻吟(shēn yí)胆怯(qiè)翡翠(fěi)掠起(lüè)蜿蜒(wān yán)
号叫háo 口号(hào ) 一晃(huǎng ) 晃动(huàng )
吓唬(xià ) 恐吓(hè )
作者作品:
高尔基(1868-1936),俄国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他出生于木工家庭,四岁丧父,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备尝了人间的苦难,亲眼目睹了俄国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代表作:长篇小说《 母亲 》,自传体三部曲《 童年 》《 在人间 》、《我的大学 》。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范读。
要求:学生不要看书,看屏幕,仔细聆听,发挥想象,去感受你听到了什么。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你听到了哪些内容?
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a、朗读要求: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文笔粗犷,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快,随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读出韵味。
b画出文中描写海燕的句子,并用“这是一只 的海燕”句式来概括海燕的精神内涵。
3、自主、合作、探究。
①、刚才我们已经在文中画出了描写海燕的句子,下面请同学们从这些句子中找出能够突出海燕精神的关键词。回答这是一只 的海燕。
提示:高傲、勇敢.........
(需向学生强调重点揣摩“高傲”一词。讨论明确“高傲”写出了海燕的藐视一切、意气风发,无所畏惧的特点。作者要反复地强化海燕这一高傲、勇敢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扎下深根,所以不惜反复出现4次。)
②课文还描写了其他的动物,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其他动物的句子,找出表现其精神的关键词语。
明确:海鸥、海鸭、企鹅;呻吟、飞窜、恐惧呻吟、吓坏、胆怯、躲藏。
(教师说明: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紧扣朗读与揣摩二法。例:同样是飞和叫。这里却用了“飞窜”和“呻吟”。“窜”是乱逃、乱跳的意思,写出了暴风雨来临前海鸥的惊恐;“呻吟”写出了海鸭的痛苦与无助。同时明确对比的写法,衬托海燕的勇敢无畏。)
师:为什么还要写这三种动物呢?
明确:对比衬托出海燕无比英勇、乐观的形象。
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明确:对海燕的赞美之情。
师:这种“通过对比,突出或者反衬……,表达了……”的解题语言大家要记得使用。
理解象征的意义。
①、通过阅读课文,同学们都发现作者对海燕等形象的感情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还要借助于写作背景。
本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而反动的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其可利用的帮凶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反动势力十分猖獗。在这革命的关键时刻,有一部分人惶恐不安、悲观失望,他们害怕革命损害自己的利益。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勇敢地站在了革命的最前沿,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了革命运动的先驱。《海燕》生动地反映了俄国革命高潮到来之前革命人民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的壮丽图景。为了避开沙皇政府的检查,《海燕》在发表时采用了寓言形式和象征手法。
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尔基塑造了海燕这一形象有何象征意义呢?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什么是象征。请你思考海燕有何象征意义。
象征:它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作用:委婉曲折含蓄, 化“抽象”为“具体” , 形象可感。
③、明确课文中各物的象征:
狂风、乌云、雷声、闪电:象征反革命的黑暗势力
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欢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5、本文两次写到大海与风、云、雷、电展开了殊死搏斗,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日益激化,那最终是谁战胜了谁?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从13段可以看出。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
6、正因为如此海燕发出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叫喊。这放在结尾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革命先驱者向人民群众发出的召唤,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渴望和期待;预示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表现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高瞻远瞩、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富于鼓动性和战斗力,鼓励和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投身革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比喻和象征的比较
两者都是"借此言彼",有几分相似,但适用的程度和表达的范围上明显不同。
(1)象征:一种表现手法。着眼于全文的构思,是文章技法,不是在一个单句中完成的,而是在一篇或一段文字中完成的;比喻:一种修辞方法。 可在一句话中完成。
(2)比喻只是借助喻体形象化地表现本体,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都要从本质特征上考虑。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被象征的本体即概念、思想和感情都是抽象的;它擅长于用单纯的揭示复杂的,用形象的暗示抽象的,是一种托具体形象、寄深远意蕴的艺术手段。而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通常都是具体的。
如课文里的“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就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如青松、红旗、鲜花,说说它们象征了些什么? 红旗象征革命,青松象征坚贞的气节和永垂不朽的精神,鲜花象征许多美好的东西(如美丽、幸福、友谊等)
(3)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喻体在文章中占了主要地位的手法就称为象征手法,这是比喻与象征之间一个重要的区别标志。
(4)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象征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问:诗篇既否定闪电,认为闪电象征着反动势力,那为什么又描写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呢?不是矛盾了吗?
明确:不矛盾。后者主要是以闪电为喻,借闪电的瞬息消逝表现海燕飞翔速度之快,并非是肯定作为象征体的闪电。
小结
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航海者虽然比观望者要冒风险,却有到达彼岸的希望,奋斗吧,做勇敢的海燕!
屏幕展示图片。
屏幕展示字词。
图片资料展示。
播放范读,提出朗读要求。
自主、合作、探究屏幕上的问题。
归纳总结。
屏幕显示象征的定义。
比较比喻和象征的异同。
面对图片做出自己的回答。
读屏幕上的字词。
通过图片了解作者。
带着问题朗读。
对屏幕上的问题认真讨论。
通过课文的具体语句感知对比的表达作用。
明确课文里各个事物的象征义。
理解象征和比喻的异同。
习题设计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的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么做呢?试就这个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