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第4课:海燕教学设计教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海燕 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
3.学习象征、烘托、对比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4.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学习象征手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电闪雷鸣的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在一个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你们喜欢呆在哪里呢?但是有一种鸟却总是很勇敢的在这样的天气里,在浊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飞舞。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呢?
二、检查预习(投影展示)
1、巩固作者信息。
本文作者 ______ ,_______ (国籍)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长篇小说________ 等。本文是他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________ 的结尾部分。本文体裁是: 。
为字词正音。
呻吟 胆怯 翡翠
掠起 蜿蜒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读,请同学们将自己听到的语气旁批到书上。听完后,谈谈你的感受或描述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师配乐范读,生作批注)
师:哪位同学将你听到的感受说一说?
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如:海鸥、海鸭、企鹅面对暴风雨的表现,应读出蔑视、嘲讽的语气;随着暴风雨的逼近,海燕愈战愈勇、英勇无畏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语气和语调都需表现出逐层递进、渐至高潮的变化……)
学生齐读,读好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读出感情。
品读课文,分析形象
1、作者是怎样描写海燕的?刻画了海燕怎样的形象?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海燕形象的段落或句子,选择你喜欢的读一读。
格式:我读__ 段,(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用了____的手法(修辞)或者使用 了___动词,让我们看到了一只_____ _(形象)的海燕。
2、作者为突出海燕的战斗精神,设置了怎样的典型环境? 想一想:课文以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大海为背景,先后描绘了哪几个场面。
明确: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 暴风雨“将来” “逼近”“即临”
追问:为什么要把海燕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写呢?
明确: 描写各种自然景物是为了给海燕的活动创造典型环境,并以此为背景,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却愈来愈高涨,这就突现出海燕这一形象。
3、课文还写了其它海鸟,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其它海鸟的句子,并谈谈对它们的印象。写它们有何作用?
明确:对比,反衬出海燕英勇、乐观的形象。
五、体会象征手法
师:从海燕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勇往直前、顽强无畏的精神,那么高尔基就是在写自然界的海燕吗?海燕的形象有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
补充写作背景:(大屏幕):《海燕》又称《海燕之歌》,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但后来单独发表,成为广为传抄,极受欢迎的著名的散文诗。当时的俄国社会受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高尔基亲自目睹了和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海燕》,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讨论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暴风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沙皇的统治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形色色的政客)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沙皇势力疯狂的镇压革命,高尔基对革命先驱的赞扬不便直接说出。所以,只能借海燕这个形象来委婉的表达,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以,作者表面赞美海燕,实际上是赞美向海燕一样乐观自信勇敢的人,这种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就叫做象征。
六、小结。
《海燕》通过对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展现了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人民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七、拓展延伸
1、思考下列形象可以象征什么?
(荷花、蜡烛、梅花、太阳、落叶、翠竹)
2、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既有和煦的爱的阳光的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么做呢?试就这个话题先谈谈你的想法,再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八、结束语。
时代需要坚忍不拔的刚性精神,社会期盼奋力前行的硬派之风。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当代的少年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像海燕一样勇敢飞翔、搏击长空···
九、布置作业
1、继续诵读课文,为参加本单元散文诗朗诵表演比赛做准备。
2、模仿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写一首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