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 2.乡下人家

  • 格式:  DOC
  • 大小:  192K    16页
  • 时间:  2020-02

第2课:乡下人家教案教学设计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乡下人家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作者紧扣乡村风景的“独特、迷人”,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对故事内容比较感兴趣,而本篇散文“形散神聚”,尤其是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写作手法,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学生不容易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诵读和品味为主。教学中首先抓住题眼,从学生较熟悉的场景入手,激发学生品读的兴趣,然后通过不同的朗读要求,引导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感受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乡村风光的图片或有关乡村生活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查找乡下生活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画面,配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房前爬藤蔓,空地鲜花绽,鸡鸭争觅食,沐夕阳晚餐……
(1)欣赏了这几个画面,你有怎样的感觉?能用一两个词语或者一两句话概括一下吗?
(2)通过画面,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吗?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乡下人家》,齐读课题。[来源:学,科,网]
3.教师导学: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作者陈醉云优美的笔触一起走进乡下人家,一起领略这悠闲惬意的乡间生活。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声图并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直观、生动地感受到乡下美景,为后面想象画面做好铺垫。
二、识记生字,扫除障碍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尤其是带有生字的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画课文中的生字,读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小组合作交流识记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轻声词:时候 尾巴 石头
指生读,思考:有什么发现?
(2)出示带有会认字、会写字的词语:
   “捣衣”和表示花名的词语可借助图片来识记。
第一组:构成 鸡冠花 朴素 率领 倘若 附近 捣衣 绘成 和谐
第二组:装饰 蹲着 凤仙 顺序 照例 觅食 耸着 踏步 寄住 催眠曲
①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正音,注意:“饰”不要读成sì;“例”不要读成liè;“冠”是个多音字,在“鸡冠花”一词中读ɡuān;关注另外一个多音字“率”。
②用不同方法识记生字新词,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3)书写提示:
①指名认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点,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②观看书写动漫,注意起笔和运笔方法。
③重点强调:“蹲”“率”这两个字笔画较多,是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和笔顺。
设计意图:中年级学生要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书写,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提示易写错的生字,给学生课堂练习、书写的时间,加强指导,不仅让学生把字写美观,同时让学生逐渐养成勤书写的良好习惯。
三、再读课文,初谈感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乡下人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导学:在课文中,有一句话是作者陈醉云总结概括的他印象中的“乡下人家”,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用横线把这个句子画出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指名读这句话,思考:读过这个句子,你觉得乡下人家的风景如何?(独特、迷人)
(2)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句话的含义。
(3)教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特别的”。“迷人”是指“使人陶醉;使人迷恋”。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使人陶醉的美。
(4)过渡:真是这样吗?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吧。(齐读这句话,加深对乡下人家特点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句子的含义。
四、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再读课文,想一想:乡下人家有什么独特、迷人的风景呢?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同时也可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课件出示填空提示:乡下人家,(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学生自由交流:乡下人家,(屋前和屋后),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春夏秋三季),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傍晚和夜里的时候),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过渡: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很多表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的词语。让我们来整理一下吧。
(2)课件出示:
①表示空间顺序的词语有:屋前、门前、屋后、房前。
②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春、夏天、秋天。(季节)
傍晚、夜里。(时候)[来源:学科网ZXXK]
4.小结:这篇课文不是采用单一的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而是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进行交叉描写的,展示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难怪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处不禁要这样说:(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
5.了解课文的段落结构:这篇课文是按“分—总”的结构来写的。引导学生了解本课是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的。
设计意图:时间、空间、季节的交叉在同一课时进行教学,会引起学生学习思路的混乱。因此,应抓住本文的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掌握这种写作方法,利于指导学生今后的写作。
五、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1.导学: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是如此自然亲切、优美恬静,其实作者只是描写了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那么,课文都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第1~6自然段,选一个你喜欢的场景,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群觅食图、群鸭戏水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2.过渡:瞧!老师把大家归纳的各个场景汇编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1)课件出示:
长藤绿叶瓜架,春笋翠竹繁花。
鸡群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傍晚风景如画,纺织姑娘轻唱。
最美乡下人家。
(2)齐读课件出现的小诗,引导学生快速了解全文的具体内容。
3.教师小结,整体回顾。
无论在屋前、屋后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生活都是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
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去领略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继续感受作者笔下乡村风景和语言文字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梳理课文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意在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给每个场景起名字,第一,可以促使学生仔细阅读;第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是学生今后必须要掌握的阅读技能。回归最后一个自然段,意在回到课文的整体,回味乡村诗意的美,帮助学生提升认识。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如果要画一幅画,可以用什么笔来画呢?其实,中国的语言文字就是一支很好的画笔。它能画出一幅幅独特的画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就曾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意思是说读着王维的诗,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字里行间藏着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真可谓“文中有画”。这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乡下人家》。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导语的设计,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二是揭示本课学习的方法——通过文字描述想象画面。看似是在和学生聊天,实际上用心良苦。
二、复习回顾
1.课件出示上节课学的字词,指名朗读,检查复习情况。[来源:Z&xx&k.Com]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1)谈话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那么,课文给我们描述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课件出示乡村生活画面及文字: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群觅食图、群鸭戏水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3.导学:乡下人家的瓜藤、鲜花、竹笋、鸡鸭以及乡下人家吃饭、睡觉时的生活场景,都是美丽的图画。难怪作者要这样感叹——(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
4.过渡: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在作者的描述中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通过回忆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使学生成功地想起了上节课的内容,为下面深入分析与理解课文奠定了感情基础。同时,又通过寻找课文的中心句,令学生迅速进入了课文意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读文品味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读文要求。
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认真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出美丽的画面。
2.交流反馈。
(1)指名读画记号的句子,谈感悟。
①过渡:这位同学带我们来到了乡下人家的瓜架下面。课件出示句子和瓜架图片: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②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农家屋子前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子,点缀其中的青、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把农家小屋装点得别致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无人工雕琢之感。)
③为什么说这些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与城市里高楼门前的装饰不同。)
④出示填空练习,引导学生比较三者。
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    )的瓜,像(    )似的挂在房前,衬着(    ),它们不如高楼门前的石狮子那样(    ),也不如大旗杆那样(    ),却是那么(    )。
(2)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感觉?(可爱)
引导学生在对比的朗读中,感受石狮子和大旗杆与乡下人家的不协调,感受“别有风趣的装饰”,从而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是的,跟这样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相比,城市里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狮子和竖着的两根大旗杆会给你什么感觉?(威严、冷漠、人工装饰。)
如果把石狮子或者大旗杆放到乡下人家的门口,会有什么感觉?(突兀,不协调)[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
(3)小结:是的,乡下人家的装饰,颜色是那样丰富,种类繁多,形状还各不相同,真是别有风趣呀!生机勃勃的瓜、藤、叶,与严肃的石狮子和大旗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才是乡下人家独有的风景啊!真是别有风趣的装饰!所以说,(引读,课件出示:乡下人家的屋前装饰,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这份别有风趣来。
(二)自学课文第2~6自然段。
1.过渡:我们已经感受了乡下人家别有风趣的装饰——瓜架。在课文中,还有很多独特、迷人的风景,让我们沿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分组来学习接下来的课文吧!
2.回忆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第一步,读文段;第二步,画语句;第三步,说感受;第四步,有感情地朗读。
3.分组学习课文的第2~6自然段,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小组学习。
4.汇报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①探究“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的意思。追问:“朴素”和“华丽”是一对反义词,用在同一个句子中矛盾吗?为什么说它们是朴素的呢?(不矛盾。这些花没有漂亮的花瓶、花盆的衬托,也没有漂亮的纸来包装,它们点缀了乡下人家的生活,尽管不名贵,很常见,很朴素,但朴素是最自然的,而最自然的往往最能展现美丽的光彩,在它们身上,朴素中见华丽。怪不得作者要说——这是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②课件出示各种鲜花的图片。
 相机告诉学生每种花花开的时间,从而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学生自由说)
③齐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2)课件出示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①几场春雨过后,你看到了什么?(抓住“许多”“成群地”“探”等词语体会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法。)
②“探”出来与“长”出来、“冒”出来有什么不同?
(从“探”字可以体会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现了春季的勃勃生机。)
③小结:这番情景正像谚语所说的那样——“清明雨水多,竹笋满山坡”“春雨下一时,嫩竹长一尺”。(教师展示图片)
④创设情境:假如现在你们就是小春笋,你们那么快从土里钻出来是想看到什么?
⑤导读:作者把小春笋当成人来写,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也形象地写出了小春笋想钻出来的迫切心情。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
(3)汇报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①指名读描写鸡觅食和鸭戏水的段落。思考: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读出了疑惑不解的语气)
②追问读课文的学生:为什么要这么读?
(母鸡带着小鸡觅食)雄鸡呢?这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它在心里想什么呢?
③追问:谁来猜猜这雄鸡心里想的是什么?(斗志昂扬的将军;尽职尽责的丈夫……)
④小结:从“游戏”一词中读出鸭子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乡村是很常见的。
⑤带着丰富的想象再读读这两段文字,女生读第3自然段,男生读第4自然段,体会鸡鸭的可爱和作者对它们由衷的喜爱之情。
⑥导读:正是由于作者对它们的喜爱,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
(4)汇报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①自由读第5、6自然段,谈谈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并体会“天高地阔”一词描绘的场景。
②句式训练:根据原文填空。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③小结:是啊,乡下人家和周围的环境是那样自然、和谐。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天上红霞片片,周围鸟鸣虫叫,四周花红草绿,身边微风习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吃饭、聊天,真是开心极了。(板书:自然、和谐)
④导读:晚饭过后,又是怎样一道风景呢?引读第6自然段。
⑤小组进行交流,指名学生说画面,教师相机播放“月夜睡梦图”,重点理解句子“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⑥导读:夜幕降临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组画面的学习,是本节课的关键之处,需要细细品读,体会乡下人家与身边的景物和谐、自然的氛围。为使学生理解这道风景,特地设计句式训练,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积累了课堂上学到的好词佳句,并加以运用,又丰富了课外积累和感悟。语言文字训练落实了,人文性的熏陶感染自然也不是浮光掠影,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深刻的人文体验。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小结: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屋后,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白天、傍晚,还是夜里,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作者把平凡的景物,普通的场面按照空间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学生自由回答:憧憬、羡慕、向往等。)
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中心句,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拓展表达:冬天的乡下,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吧,说给同桌听一听。课件出示画面进行提示。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拓展画面,学以致用,尝试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进行表达。
五、拓展练笔,丰富表达
1.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一处景致,抄写下来。
2.课件出示: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评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借助课文场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读写结合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篇写景的散文,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品味文字、体会情感,必须引导他们抓住主要线索,抓住关键词句仔细读,慢慢品,并展开想象,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美。由此,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按照看图片——品文字——说风景——细想象——谈感受——课外补充的步骤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案。
一、抓住一条主线,使教学结构清晰。
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风景独特、迷人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二、在“读”中感知、感悟。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品味的指导,通过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的品味朗读,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进行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给了学生广泛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自己坐在瓜架下看到的景色,想象那些花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情景,想象春笋探出头来的景象,想象晚霞中和家人在门前吃晚餐的情景,想象冬日的乡下景色……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发挥,从而也对乡下独特迷人的景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整节课的学习,学生都是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课堂学习中的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课文的每一个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处处讲,处处读,这就要有选择地读和讲。同时,教师还注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认识和掌握散文的特点,为今后的写作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