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少年闰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六年级上册的学生已基本适应高年级阅读教学,已能够初步养成独立或合作学习课文的阅读能力,对人物描写已有初步的了解,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许多陌生的词语,加之一些语句的表达形式与现在的表达习惯不同,写文章的年代也与当代距离较远,因而,学生对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的含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老师提前安排学生查资料。
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学习四件事,揣摩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孩子们,今天听课的老师这么多,你们看看江老师,觉得老师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引导学生抓住老师的动作、神态等来揣摩体会,为本文以及本单元学习人物形象做好铺垫)
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等来深入学习第17课《少年闰土 》,想想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来写少年闰土的?
生交流:(雪中捕鸟 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沙地看鱼)
那从这些事中,你读出了:( )的闰土
温馨提示:1、请同学们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来体会人物特点
2、以自学、对学、群学的方式来完成
预设一: 雪地捕鸟 (第6自然段)
预设二: 海边拾贝(第8自然段)
预设三: 沙地看鱼 第15自然段
预设四: 看瓜刺猹 8-13自然段
(1)雪地捕鸟
引导学生抓住“扫、支、撒、拉”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闰土的 (聪明 能干 经验丰富)
(2)海边拾贝
抓住颜色、形状来体会闰土的(见多识广)
(3)沙地看鱼体会闰土的见多识广
(4)看瓜刺猹
抓住动词:捏 轻轻走 尽力刺 体会闰土的勇敢机智
注意轻轻的,不要吓走猹 引导读
分角色读
读着、听着这对小伙伴的对话,你头脑中留下了怎样的画面?
(生说) 出示第一自然段
读,谈感受,带着感受读;展示读
师:这幅画在鲁迅先生心头魂牵梦绕三十年,三十年后依然是如此的清晰,让我们试着一起背诵这段文字,也让它深深的烙在我们的心中。(背)
(5)仿写片段
这段话是通过“环境+外貌+动作”组段,再现了闰土“月夜刺猹”,让我们体会到了闰土的勇敢机智,那同学们仿照这样的组段方式描写闰土“雪地捕鸟”(出示图片)
(6)对闰土的羡慕、敬佩之情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闰土是一个勇敢聪明机智见多识广的人,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出示14、16自然段)
抓住“素不知 、新鲜事 ”体会“我”很羡慕敬佩闰土
因为我过着以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
(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
(7)难句理解
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 “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
(“我”和往常的朋友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闰土在 ( )时,我正在( ),素不知 ( )
闰土在 ( )时,我正在( ),素不知 ( )
闰土在 ( )时,我正在( ),素不知 ( )
师点拨:
我们知道文中的“我“并不是鲁迅,但是却有鲁迅的影子,所以,文章也表达了鲁迅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对闰土这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让我们带着羡慕、感叹的语气朗读16自然段。
“我”和闰土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孩子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课后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受。
结合板书,思考:这篇文章是如何写出闰土的特点?
(一人多事,多特点 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
那多事写人时要注意什么呢?(详、略得当)
以写“老师”为例,可以抓住那几件事来组段呢?
(深夜批改作业 为学困生补习功课
关心生病的学生 传授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