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怀念母亲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
体会季羡林爷爷怀念母亲、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无论何时,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忘不了母亲那深沉的爱。今天我们就和季羡林大师一起怀念母亲!(生齐读课题)怀着深深地思念之情再读一遍。
2.季羡林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学过有关他的文章是什么呢?(《小苗和大树》《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简单介绍季羡林的生平 :季羡林1911年出生,1935年到德国哥廷根留学,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被称为“国学大师”。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通过预习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作者对着两个母亲有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2.为什么说有两个母亲呢?指谁?带着问题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
3.作者更喜欢哪个母亲呢?你怎么知道?(指导朗读)
三、抓住重点语句,品读
(一)品读怀念“生身母亲”
1.我们先来感受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情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作者对母亲那深沉的爱?并画出来。)(指名学生说)
2.老师也找了一句,出示句子“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意思是什么呢?(指名说)那是什么事使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呢?(失去了母亲……)
3.是啊!最亲最爱的母亲就这样离去了,作者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啊!所以整天以泪洗脸啊!请同学们再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还有什么原因会如此伤心呢?(如:因为作者六岁就离开了母亲,而且平时也很少回家,没有很好地帮助母亲分担家务;作者的愿望没能实现。)
4.你知道作者的愿望是什么吗?(等毕业之后,认真工作,赡养母亲。)
5.是啊!作者的愿望是赡养母亲,可是世事难料啊!当作者即将大学毕业,即将有能力赡养母亲时,母亲却离开了自己,这怎么不让作者感到难过、遗憾呢?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把第二自然段读一遍。
6.母亲是走了,可是作者的眼前仿佛时时刻刻都出现母亲的身影,作者会想到什么呢?(指名说)你的父母为你做了哪些呢?
7.想到这作者经常会泪流满面,数十年如一日啊!是多么的痛苦啊!带着这份失去母亲的痛苦之情再读课文。
8.在季羡林心中,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位母亲,可是生身母亲就这样离他而去了,他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怀念着自己的生母,直到他离开自己的祖国,来到了异乡,来到了德国,来到了那个孤寂的小城。但这么远的距离能割断了他的思念了吗?(没有)默读第三自然段。
9.作者来到异地他乡,能割断他对生身母亲的思念吗?从哪里看出来?动手画一画。 “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经常到梦里来。)谁经常来到作者的梦中呢?单单是生身母亲吗?文中一个“也”字巧妙地将祖国母亲与生身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的心目中两者同样重要。
10.文中写到两个母亲“频来入梦”时用了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作者真的不知道吗?(不)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作者会经常梦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呢?(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那深深的思念)俗话说的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就带着这份思念把这段文字读一遍。(生读第三自然段)
11.是啊!作者一个人来到了异国他乡,心里却想着自己的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作者特地摘抄了几篇日记,请同学们默读下面几篇日记,边读边画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对两位母亲那深深地思念之情。(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生交流)
生:我想和大家交流作者第一篇日记中的语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我从这里知道了黄昏时作者心中充满了凄凉,还有一些甜蜜。
师:“凄凉”和“甜蜜”是不是矛盾?你怎样理解的?
生:不矛盾。
生:“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与母亲、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不免有忧愁,有思念。
师:他为什么又是“甜蜜”的呢?
生:我想是作者在异乡,他想到他的老朋友和故乡,他心底里有一些温暖。
生:他回想起以前的一部分人和美好时光。
生:想到了祖国母亲的壮丽山河。
师:是啊!当他想到祖国、想到祖国的朋友和亲人的时候,他发现,凄凉少了,反而是甜蜜的。(带着这份甜蜜把这句话读一遍)
(生交流)
师:从日记的字里行间我们都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这两位母亲那真切的怀念,这份思念伴随着作者在欧洲度过了十一年啊!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写法,首尾呼应
1.作者为什么对祖国对母亲有如此深的怀念呢?用书上一句话来说。第一自然段。
2.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开头和结尾运用了什么写法?(首尾呼应)
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3.课文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真挚的情感,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于平时的写作之中。.
五、听音乐读诗歌 , 升华情感 , 结束教学 .
1. 在 1984 年的春节联欢会上 , 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 , 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 , 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
2. 朗诵文后诗歌《我的中国心》 .
3. 唱完这首歌 , 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4. 总结:你最想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呢?(交流)
板书设计:
6.怀念母亲
母 生身母亲→同——崇高的敬意
亲 祖国母亲→样——真挚的爱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