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老人与海鸥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本课的八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抑扬顿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对第三学段目标要求,本节课在教学中关注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尊重学生阅读的认知心理,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将解疑和感悟结合起来;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重视读、追求悟,在读中体会升华情感。
课前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可以看出,很多同学养过小动物,对于动物的一些富于灵性的表现应该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在第一课时学生能够理解老人对海鸥的那种近乎亲人般的情感。但对于海鸥在老人去世后甚至会为老人肃立、守灵的异常举动,学生因为生活中不常见而产生怀疑,对于那种震撼人心的情感达到能感同身受,有一定的难度。
处于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对于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边读边想,提出问题;读文章,想画面;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等,大部分学生基本能综合运用。而对于本课的重点训练项目: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训练的力度,保证落实到位。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
难点:揣摩作者是日和把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写具体的。
1.快速读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厚的感情。
3.在回顾第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描写老人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4.通过练笔写话,加深对老人与海鸥深厚情谊的理解。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1.教师谈话:走进人与动物专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相信,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2.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能简要说说课文内容吗?
3.出示词语: 撮嘴呼唤 抑扬顿挫 亲昵说话 啧啧称赞
翻飞盘旋 煽动翅膀 肃立不动 白色旋涡
4.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哪些画面?(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谈论海鸥;海鸥为老人送行、为老人守灵)
5.哪幅画面让你意想不到?老人去世后,当我们把老人的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放到翠湖边时,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一 )自主探究
1.出示学习单:
(1)默读15---17自然段勾画意想不到的事的语句。
(2)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交流。
(3)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2.教师巡视指导
(二)汇报交流,品读感悟
预设一
首先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是: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学生先读找到的句子再讲自己的理解。
预设:我从 “翻飞盘旋”和 “连声鸣叫”这两个词语看出了海鸥发现与它们朝夕相处的老人今天不动、也不给它们喂食意识到老人可能出事了。它们焦急万分,因为它们的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2)追问:“大不一样”什么意思?如果换成“不大一样”或去掉“大”行吗?(这样写更凸显了海鸥的着急的心情。)那你能读出海鸥此时的着急心情吗?
(3)学生互动评价。
(4)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读。
过渡:当海鸥们意识到老人已经去世了,它们又有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预设二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1)学生先读找到的句子再讲自己的理解。
预设:我从海鸥 “急速扇动、轮流、”这些两个词看出海鸥和老人感情很深。他们都想再看老人最后一眼。
我有补充: 我从“瞻仰”这个词看出海鸥很尊敬老人,因为瞻仰的意思是恭敬地看。
我有补充:作者还用比喻的手法把海鸥比作老人的亲属,可见海鸥很爱老人,非常重情义。
预设三
过了一会儿,海鸥们纷纷落地,竟然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学生先读找到的句子再讲自己的理解。
预设:我从 “纷纷落地、站成两行、肃立不动”词语中看出海鸥像人一样,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它们为老人守灵,哀悼老人。
我有补充:我从“肃立不动”这个词知道海鸥此时很悲痛。因为肃立不动的意思是严肃和安静。
我也有补充:作者把它们比作了白翼天使。把它们当作人来写。它们真通人性,太让我感到意外了。
(2)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场景吗?海鸥们的行动一致,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看到这种场景,你想说什么?
预设:(海鸥真通灵性,海鸥爱老人,海鸥重情义……它们真通人性,太让我感到意外了。
(3)老人此时在默默地注视着他的儿女,他的儿女都有谁?
(4)此时你就是老人的亲属,你一定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老人说:
预设: 老人您一路走好,老人我想您,老人我爱您。
(5)今天,我们与这位可敬的老人相遇了,让我们和老人的亲属一起,送他最后一程吧? 齐读
过渡: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
预设四: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1)预设:我从“炸了营、扑过来、白色漩涡”等词语中感受到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
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海鸥乱飞比作白色漩涡,可见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
(2)同学们海鸥朝遗像扑过来,扑能换成什么飞?
(3)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4)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
同读生简单说,先读找到的句子再讲自己的理解
(5)看来海鸥们是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这是多么悲壮的场面呀!请你再读读。
(三)感情升华
1、当我们带着遗像离开的时候,还会发生什么呢?(会追着我们叫,会啄我们,挡住我们的去路……)看来课文的十八自然段的省略号,真是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2、课文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惑想问问大家,海鸥为什么会这样做?
(因为老人十多年来,一到冬天,就每天必来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他们像亲人一样。)
3、引读:
还记得老人跟海鸥相伴,喂海鸥那美丽和谐的画面吗?
男生读: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还记得老人呼唤海鸥的亲昵话语吗?
女生读: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还记得老人谈起海鸥那生动的眼神,听不到他由衷地赞叹吗?
齐读“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
温习了老人关心海鸥的温馨画面,此时你们还觉得海鸥的举动意想不到吗?
4.引读:正因为老人对海鸥的关爱,才有老人与海鸥的和谐之美: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正因为老人对海鸥的关爱,才有海鸥为老人送行的感人画面: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1、有人认为:对于海鸥来说,失去老人的关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灵魂。你们说他们今后的日子会寂寞吗?能让老人放心吗? 快拿出笔把你此时的的想法写一写吧。
2、交流评价,听到这些,老人一定会感到欣慰,因为老人关爱动物的爱心已经在我们中间传递。昆明市民为了纪念这位老人,自发捐款为老人塑像。
3、这篇课文是根据人类学家邓启耀先生写的《寂寞鸥灵》一文改编的。他曾经说过:世界万物都有灵性,遍及天地的爱心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希望。(齐读)
登录邓启耀博客阅读《寂寞鸥灵》,与同学交流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