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少年闰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但由于这篇课文写作的时间在上个世纪初,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内容上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这也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这篇文章学生在读文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课前预习,十分重要。老师在讲述本课时,往往不敢放手,生怕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而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那么,自主、合作、探究、主题阅读就成为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新遵照的准则。
1.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试着给课文加小标题。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试着给课文加小标题。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 交流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的资料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⑴ 了解生字中的特殊部首:
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⑵ 正音。明晃晃 正月 神佛 供品 银圈 空地 无穷无尽 祭祀 值年 允许 五行缺土
我会读,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捏着 扭动 胯下 厨房 套着 刺猬 畜生 逃窜 猹 祭祀 装弶 竹匾 秕谷 鹁鸪 獾猪 伶俐 潮汛 束缚
三、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用小标题的形式,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示:
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
雪天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语。
《少年闰土》前置性作业
一、收集鲁迅的资料
二、品读感悟
小组交流
读课文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
1. 闰土给我讲( )、( )、( )、( )四件事。我最感兴趣的是( )
2.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 )。
我从( )这些词语里体会到闰土是 (
)的少年。
3.描写闰土动作的句子 ( )
我从( )这些词语里体会到闰土是 ( )的少年。
三、 联系上下,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四、总结
闰土是一个( )的少年。
1.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补充阅读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 迅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张飞鸟:即鹡鸰,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袋口成叉角的布袋或麻袋。它们在里面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故乡(节选)
鲁迅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 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 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 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 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 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 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 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 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 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 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 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 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 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 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 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课。
(一) 学习写人的文章,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写人的文章,一般我们要弄清文章写这个人的什么事。
2.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体会人物的特点。
3.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人的,从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这篇课文写了闰土那几件事?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雪天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鱼
过渡;今天我们就抓住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体会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二、品词析句朗读展情
(一)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感悟形象
1.阅读提示自主阅读 小组合作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理昨天的学习内容,标注新的学习体会。注意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
(2).把你的学习体会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重点抓雪天捕鸟、月夜刺猹)
提示学生的汇报用语:请大家跟我看第( )自然段,我从闰土的语言描写中知道了( )事,从( )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闰土是一个( )少年。
预设
外貌描写
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年少 健康 天真活泼
语言描写
1.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体会见识广、能干、聪明。抓扫、支、撒、拉
补充阅读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鲁 迅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张飞鸟:即鹡鸰,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袋口成叉角的布袋或麻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3.“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4.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二)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1.过渡语:少年闰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十年后,当作者想起少年时的闰土时脑海中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体会。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范读
3.试着背诵,同桌互背
深蓝的( )
挂着
一轮 ( )
下面
是海边( )
都种着
一望无际的( )
其间
有一个( )
项戴银圈,手( )
向( )
尽力地( )
那猹
却将( ) ,反从( )
( )走了
(三)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理解下面的句子,同桌交流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复习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时代背景
展开丰富想象
2.同桌互相交流
三、阅读链接
用本课的学习方法,默读《故乡》,三十年后的闰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同桌互相交流。
一、依样画瓢(注意加点的字,照样写词)。
赚钱 (嫌少) (谦虚)
垮台 ( )( )
迅速 ( )( ) 祖国 ( )( )
纽带 ( )( ) 仿佛 ( )( )
二、填空
《少年闰土》节选自__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__》,鲁迅,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浙江__________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作__________,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__________》。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__________”。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家,是中国__________的主将。
三、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一)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将这段话分为三层,并给各层添加小标题。
第一层: __________
第二层: __________
第三层: __________
3.文中作者联想的句子是( )。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从文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
(2)“飞跑”一词,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我”得知闰土到来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5.根据这段文字,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本课的写作方法,完成《我的小伙伴》的习作。
复习理解本课的写作方法,完成《我的小伙伴》的习作。
将本课的写作方法运用到《我的小伙伴》中。
第三课时
一、回顾课文,自然衔接
1.复习指导,范文引路
复习《少年闰土》的写作方法,明确怎样写出人物的特点来:抓住人物的的语言 、行动、神态来表现人物,不仅可以把人物写活,而且能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二、明确作文要求,确定思路
课件出示:
1.习作要求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要引导学生总结一个事例不能全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2.开启思路,确定对象。
我的写作对象是谁?他有怎样的特点?围绕这一个特点,可以用怎样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这几件事情可以怎样安排顺序?
3.题目举例,拓展思维:
《爱国的肥猫》写一个外号叫肥猫的同学的爱国事例。
《馋猫记事》写一个特别嘴馋的朋友。
三、写作文提纲
1.作文题目《我的小伙伴》
2.段落
第一段我的小伙伴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段小伙伴的外貌描写。
第三段用一两件事体现小伙伴的性格特点。
第四段点题。
四、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五、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重点注意是否写出了特点。
3.教师点评。
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誊写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