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作者简介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1、作者简介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3、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比如《琵琶行》、《长恨歌》等。因“茅屋为(被)秋风所破”而“歌”,是一首叙事抒情诗。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4、展示重点词语的读音
三重( ) 挂罥( ) 塘坳( ) 俄顷( ) 昏黑( ) 布衾( ) 丧( )乱 大庇( ) 突兀( ) 风掣( )
chóng
juàn
ào
qǐng
hè
qīn
sāng
bì
wù
chè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
1、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重茅:
挂罥:
长:
沉塘坳:
忍能对面为盗贼:
竹:
几层茅草。
挂着,挂住,缠绕。
高。
沉到池塘水中。
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
竹林。
罥,挂。
三,泛指多。
坳,水边低地。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
1、重点词语的意思
呼不得: 俄顷:
漠漠: 向昏黑:
娇儿恶卧踏里裂:
雨脚如麻:
喝止不住。
一会儿。
阴沉迷蒙的样子。
渐渐黑下来了。
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形容雨点不间断,向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
1、重点词语的意思
丧乱:
何由彻:
安得:
广厦:
庇:
寒士:
突兀:
战乱,指安史之乱。
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
宽敞的大屋。
遮盖、掩护。
贫寒的士人。
高耸的样子。
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
2、疏通诗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原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翻译: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
2、疏通诗句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原文: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在我眼前做出盗贼的事来,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感叹自己的不幸和世态悲凉。
翻译:
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
2、疏通诗句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原文: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
2、疏通诗句
翻译: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胡蹬乱踢,把被子蹬破了。(因为)屋顶漏雨,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
2、疏通诗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原文: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句意思
2、疏通诗句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穷苦人(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高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翻译:
吟咏涵诵,赏析诗句意境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点拨: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吟咏涵诵,赏析诗句意境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点拨: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吟咏涵诵,赏析诗句意境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点拨: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自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
吟咏涵诵,赏析诗句意境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点拨: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
1、“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合作交流,探究重点问题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3、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中诗人所要表达的含义?
合作交流,探究重点问题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从而表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本课学习的这首诗,让我们感受杜甫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希望我们能让古代诗歌进入我们的内心,滋润我们的心田。
课堂小结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