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金色的脚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所以,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空间。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充分地自读自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进而理解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中,一直在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也已经熟悉了抓住细节描写揣摩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情感的方法。但是,对课题“金色的脚印”中“金色的”的深层含义,学生体会应该会有一定困难,需要恰当的方法引导。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 在充分体会狐狸一家浓浓亲情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感情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含义。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提起狐狸,你就会想到哪个词语?通过预习,你对狐狸有没有什么新的看法呢?能不能还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从“狡猾”到“有情有义”,是什么改变了你们对狐狸的印象呢?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金色的脚印》。
2、师生同时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你们在笔记本上写,老师在黑板上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教学意图:】
谈话导入,拉近了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兴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出示导读提示,梳理问题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导读提示我们这样学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下面的课文,说说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它们和正太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除了这两个问题,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
学生质疑:题目为什么是“金色的脚印”?
师:这三个问题哪个最难解决?第三个,那我们就先易后难,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
2、浏览解疑,整体感知
(1)浏览解疑
师:现在就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寻找答案。
学生浏览课文,勾画词语。
预设学生反馈: 抓住“喂奶、做窝、咬木桩”了解老狐狸为搭救小狐狸不顾一切所做的事;会体会出正太郎与狐狸一家关系发生的变化:由“陌生”到“熟悉”再到最后相互的“信任”。
(2)根据这几个重点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回顾学法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此类文章在体会情感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方法,迁移运用到本课。
预设学生能总结出前面学过的课文中体会情感的方法:抓住细节描写(行为、神态等),借助想象,角色体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揣摩动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意图:】
浏览文本,提取重要信息,在此基础上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总结以往学法,迁移运用到本课。
三、精读“重点”,感悟“金色”
师:下面,就用这些方法,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动笔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关注细节描写,多读几遍,用心体会体会,开始吧。
1、学生默读、圈画批注
2、抓语句,谈体会,诵心声
A、感受伟大的亲情
a、只见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嘴里叼着一只哆(duō)哆嗦(suō)嗦的鸡。
b、它用牙齿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
预设学生会抓住“冲着”、“大摇大摆”、“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等词语体会出老狐狸为救孩子,不惧“虎穴”的精神。 引导学生带着体会再读。
c、正太郎发现两只老狐狸跟以前相比,毛色黯淡,可能是由于惦(diàn)记小狐狸,明显地消瘦了。
预设学生会从“黯淡”、“消瘦”体会出狐狸父母对子女的爱。
师:同学们,世间最美是亲情。动物之间的亲情,也是如此。此刻,让我们静静体会这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吧!
d、播放动物亲情图片,学生静心感受。
【教学意图:】
借助动物亲情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动物之间的亲情不仅仅体现在狐狸一家,所有的动物都是如此,进一步延伸认识。
B、体会珍贵的友情
a、“过了一个月,老狐狸和正太郎熟悉了……舔他的手。”
预设学生会体会出狐狸一家与正太郎的亲近与信任。
点拨:把文中“正太郎”换成“我”再来读读,是不是就能轻易地体会出正太郎与狐狸一家的那份亲近与信任。
【教学意图:】
引导学生在“角色互换”中体会文中人物情感;让学生意识到这是很好的读书、体验情感的方法。
b、“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正太郎觉得脸蛋热乎乎的……温暖着他的身子。”
预设学生会谈或说出狐狸的有情有义,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师总结:联系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种和谐之美我们在哪儿还读到过?是啊,和谐就在老人与海鸥之间、和谐就在人和跑进家来的松鼠之间,和谐流淌在人和珍珠鸟创造的那美好的境界,和谐还流淌在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c、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
【教学意图:】
本环节对前面课文的回顾、图片的引入,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之美。
3、创设情境,体味“金色”
a、创设情境:
文章的结尾,正太郎把小狡猾要了回来,放归了山林,能够回到属于自己的家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看看这幸福的一家(出示课件图片),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金色的朝阳下,狐狸一家幸福团聚,很快地消失在了树林深处。雪地上只留下了一串串狐狸的脚印,在朝阳的照耀下,闪着金色的光芒,正太郎久久地望着那金色的脚印。此刻,你仿佛能聆听到正太郎怎样的心语。请用心感受,然后动笔写下来。
b、学生动笔写“心语卡”。
点拨:我们一起来聆听正太郎的心语心愿,你写出了他对狐狸一家的美好祝愿,这位同学写出了对于狐狸一家浓浓亲情的感动还有赞美,你表达了正太郎对老狐狸的感激,还有希望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发自心底的呼唤。这感动,这赞美,这呼唤,多么美好,多么珍贵;作者没有直接表白,而是把它都凝聚到了哪个字眼?
C、感情朗读最后一段。再读课题。
【教学意图:】
本环节引导学生反复地、入情入境地朗读,在学生情感逐渐累积接近 “喷发”程度,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书写“心语”,情感得以抒发、升华,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教师总结:三只狐狸、一个男孩、一颗爱心,构成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从你们的目光中,我感受到大家依然沉浸其中。今天的故事让我们懂得:大自然是人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丽。愿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爱。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小组分享自己搜集的人与动物的真情故事。
2、写一个你与小动物之间真情流露的片段。
板书设计:
24*、金色的脚印
亲情 友情 (文字置于爱心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