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鹿和狼的故事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因为《鹿和狼的故事》这是篇阅读课文,孩子们拥有自主阅读权,教师必须放手。老师用填成语的方法导入新课后,引导学生进入了自学环节。 在整个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过渡衔接较自然,学生们在动情地朗读中,也始终保持着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一遍又一遍感受着森林、鹿群的变化,产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此次教学中布置学生多搜集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以拓展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只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就一定会有所成就,语文课堂也一定能焕发出新的光彩和魅力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一、成语导入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最近在积累有关动物的成语,老师这里有些成语想来考考大家,会的同学请举手,XX同学你说第一个(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号 )xx继续你们几个填的真不错。后面的同学接着填空。出示鹿的成语。(指鹿为马、鹿死谁手、逐鹿中原、群雄逐鹿)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填的都很准确。其实本节课的两位主人公就隐藏在这些成语中,你们猜出来了吗?
(鹿和狼)
师:你们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鹿和狼的故事》(板书课题,画箭头标出“狼”“鹿”齐读课题)
初读感知,解决生词
师:鹿和狼之间究竟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3页,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边读边解决不认识的字词。(生1: 生2:回答)
师:(说的完整;还有谁能回答。说的也很好)
师:看来同学们课文读得这么认真,词语读得这么准确,下面老师检查一下词语的掌握情况。
(宠儿、狩猎、面目全非、罪魁祸首、雇请、啃食、锐减、相悖、糟蹋、 难逃厄运、凶恶残忍、贪婪、灌木丛、苟延残喘、善恶益害、活泼美丽)(个别字带拼音)
师:带拼音的词语比较难度,我们齐读一遍。
师:苟延残喘的延和相悖的悖比较难写,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延”字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下它的笔顺:撇,竖,横,下一笔是什么?(竖折一笔)“悖”字你是怎样记住它?
师:看你们课文读得这么认真,词语读得这么准确,老师奖励大家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松杉葱郁、生机勃勃、茂盛)你们形容的真准确。
师:这些图片就是故事的发生地,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是介绍这一场景的(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有感情的来朗读一下这一段?(读得真不错)
师:这一自然段虽然短,可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按老师这样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要读出森林茂盛,小鹿成群的欢快节奏,后半部分要读出狼的凶残。“,”这里停顿要稍长一些。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
师:谁能试着再读一遍?(生读)读得真不错,谁有信心比他读得还好?(生读)确实不错。
三、深入理解
(一)了解罗斯福措施
师:这么美丽的森林小鹿实在是不多,只有四千只,谁是它们的大敌?为什么狼是鹿的大敌?(板书:狼吃鹿)
师:怎样才能让鹿越来越多呢?(板书:杀狼)对,当时的美国总统也是这样想的。
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人物。(出示罗斯福资料)。大家认识他了么?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朗读第二自然段。 想一想: 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 谁来回答一下都有哪些措施?(你回答得真完整)
(二)感受狼的悲惨
师:罗斯福的保护措施制定后,人们马上行动起来,同学们仔细听听(课件出示狼叫,枪声下一组图片)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补充板书:人杀狼)经过捕杀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请同学们带着凄惨的语气自由读一下第三自然段。
师:谁能试着读一下?(真不错,读出了凄惨的感觉)还有谁能读一下?(你也读出了凄惨的感觉)
(三)感受罗斯福的措施带来的后果
师:经过25年的猎捕,现在茂盛的森林和温柔善良的小鹿变得怎么样了呢?同学们猜一猜。(学生猜)同学们请默读这一部分,读完后,同桌之间说一说,经过25年的猎杀,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看看与你的猜想一致吗?(学生回答)
师:(课件出示4--6自然段重点句子)这几句话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么?(都有数字)
师:这种写法就是说明文中的列数字,它的好处就是说明事物更精确,更有说服力。
师:同学们想不想看一下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到底变成什么样了。(课件出示图片)凯巴伯森林现在怎么样了?(被鹿毁了。现在变得一片狼藉,到处是枯黄一片。)鹿现在是什么样的?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苟延残喘)“苟延残喘”什么意思?(生解释)
师:由于鹿的增多,毁坏了森林其实林毁以后,不光鹿会死,还会引发哪些不良后果?(泥石流、沙尘暴、洪水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也影响着人类生活。)(板书:影响人)
(四)了解罗斯福的错误原因,从中明白道理
师:如今惨不忍睹的森林都是由罗斯福总统一个错误的决定造成的,看自学提示,默读7--9自然段,思考罗斯福错在哪里?
错误1:为了保护鹿而消灭狼,破坏了生态平衡。
错误2:根据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会犯严重错误的。
师: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小组内讨论)(幻灯片出示)
师:其实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就是说明这个道理的。齐读这一部分。
四、拓展
1、师:如今凯巴伯森林一片狼藉,如果你是幸存的鹿和狼,此时此刻,你想对罗斯福说些什么?如果你是罗斯福,此情此景,你又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角色,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师:如何让凯巴伯森林重现生机呢?
(多植树、放狼、老虎、狮子、各种小动物)
师:你们的办法很好,我们来看看美国政府是如何做的?
2、美国政府为了改善当初由于护鹿灭狼而对生态平衡造成的破坏,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的计划。而当时该项计划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的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到实施。当年美国从加拿大运来了首批野狼放生到凯巴伯森林中,从此凯巴伯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3、师:谁愿意把你课前收集到的关于生物间相互制约的例子分享给大家?
4、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生物间相互制约的故事,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蛇与庄稼,大棚)
五、总结
1、谁能说说这节课你明白了什么?
2、大自然中万物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