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20课:梦回繁华》ppt课件(八上语文)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欣赏
梦回繁华
毛宁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在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2.熟读课文,掌握作者条理清晰地介绍画作的说明方法,揣摩作者准确富于概括力的说明语言。
3.品味作者精彩说明语言的运用,增强热爱中华文明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既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真切地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宋徽宗题名《清明上河图》是什么意思?
预习检测
生字难字
汴梁(biàn) 田畴(chóu) 沉檀(tán) 遒劲(qiú jìng)
枋(fāng) 春寒料峭(qiào) 长途跋涉(bá shè)
舳舻(zhú lú) 摩肩接踵(zhǒng) 络绎不绝(luò yì)
多音辨析
báo (薄饼) qiàn (纤夫) guān (奇观)
薄 bó (刻薄 ) 纤 观
bò (薄荷) xiān (纤弱) guàn (道观)
预习检测
形似辨析
纤 (纤维) 涉 (跋涉)
阡 (阡陌 ) 陟(陟罚)
歼 (歼灭) 陡 (陡峭)
词语注释
内忧外患:指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也指内部的纠纷和外部的压力。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
长途跋涉: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
摩肩接踵: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前预习:
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了解张择端及作品
3,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4,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5,找出文中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6,说出文章的说明方法
7,课题《梦回繁华》有什么深意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后预习:
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了解张择端及作品
3,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4,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5,找出文中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6,说出文章的说明方法
7,课题《梦回繁华》有什么深意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初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
课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1自然段)由宋朝城市的发展繁荣,引出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
第二层(第2自然段).介绍张择端生平,并引出画作的背景,呼应题目——梦回繁华。
第三层(3--5自然段).具体介绍说明《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内容、艺术特色和地位。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课文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为什么这样安排?
详写的有画的内容,画的艺术特色及地位。略写了张择端的生平,画的整体特点。介绍画的内容里详写了汴河虹桥,略写了其它内容。
详写画作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内容是画作的核心;详写它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能突出《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历史地位……这样详略得当,疏密有致,使文章中心和重点突出,使读者很容易就学到知识,了解事物。
精读品析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应的例句。
举例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幅。
列数字:纵25.5,横525。
引用: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
摹状貌: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
打比方: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说明顺序的使用
就全文而言,使用了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
第四段重点介绍说明画作内容时既使用了从右至左的画面空间顺序又使用了由次到主,有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课题梦回繁华有哪些深意?
1.清明上河图让我们回忆古代文明的灿烂,希望能继承并弘扬这种繁华。
2.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年繁华太平年代的强烈愿望。
3.梦回繁华既有对宋朝科技文化繁荣的骄傲,又有对近代丢失中华文明先进性的遗憾。
这篇说明性文章,介绍了《清明上河图》上表现的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及生活的想象,包含着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深厚情感。
小结
当堂评价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遒劲(qiú) 绢本(juàn) 春寒料峭(qiào)
B.田畴(chóu) 覆灭(fǔ) 摩肩接踵(zǒng)
C.汴梁(biàn) 舳舻(zhóu) 长途跋涉(sè)
D.纤夫(qiān) 握篙(hāo) 络绎不绝(yì)
A
当堂评价
2.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出心栽 内忧外患
B.俯仰生恣 眼花缭乱
C.一应具全 舳舻相接
D.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D
当堂评价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星期天,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热闹极了。
B.经过半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习家池。
C.那是一个阴冷的漆黑之夜。春寒料峭,风雨凄凄。
D.在展出的各幅画前无不人头攒动,尤其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观看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B
当堂评价
4.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宋汴梁商业 ,除贵族 外,还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 。 ,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地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A.密集 聚集 活跃 由此
B.繁盛 聚集 活跃 由此
C.繁盛 居住 丰富 因此
D.密集 居住 丰富 因此
B
当堂评价
5.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 ( )
(2)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 ( )
(3)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 ( )
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6.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基本”一词语言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
(“十分”表示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写法借鉴:
本文在介绍《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情景时,生动地再现出了当时繁荣的景象。请你仔细研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场面。200字左右。
示例:操场上准备参加跳绳的同学全神贯注地侧着耳朵,等待着枪声响起,周围站满了观众。比赛的枪声响了,参赛的同学们飞快地跳了起来。只见我们班跳绳的同学如穿梭一样快,一个同学跳过去,另一个同学紧跟上。助威的同学数着数,鼓着掌,发出一阵阵喝彩:“好!好!加油!加油!”跳绳的同学如矫健的燕子,如纷飞的彩蝶。评判的王老师一边注视着秒表,一边看着同学们的比赛,脸上挂着微笑。整个操场充满了欢快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