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高中说明文写作技巧《说明文阅读方法讲解》ppt课件4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说明文阅读技巧
中考要求
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直击中考
中考要求
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
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
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
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直击中考
触触电,找感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
一、什么是说明文?
二、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文
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
事理性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
1、《中国的石拱桥》
2、《故宫博物院》
3、《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4、《苏州园林》
5、《向沙漠进军》
辨析说明文类型
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练一练
一。明确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什么是说明对象?
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考察方式:
①指出说明对象是什么。
②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找出中心句。
阅读指导
二。抓住事物特征
把握特征的方法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重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事物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题目;首段;关键词句。中心句、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
找出:中 心 句
中心句指的是一段中表述段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和提示的方式进行表述。一般情况下一段只有一个中心句,且以短句居多。
中心句的位置:大多在段首,有的也在段尾,极少数在段中。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明的中心)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明的中心):
1.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2.概括方法:
1)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2)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
3)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注意:
1、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别说明,或列点说明某一对象的特征,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2、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三。归纳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
举例子:就是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容易理解说服力强。
分类别:对一些比较复杂的事物,可以按事物 的特征,把它 分为若干类,分别进行说明。
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从数量方面来说明事物 的特征,如基 数、百分数、比例、概数等。
作比较: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 加以比较,借以提示事物的异民、优劣、高下,帮助人们认识事物,区别事物。
画图表:通过用图、列表的方法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
下定义;采用言简意明、周密无懈的语言,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特征。这一方法可以使说明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助于对事物特征的理解。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练一练
下面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三.归纳说明方法
考察方式:
考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主要有两个方向:①会判断(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举例)
②会分析其作用(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回答模式:
“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的/具体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
阅读指导
练一练
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茺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千米、宽1500千米、高3千米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左右,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
1.举例子:用美国1934年发生的沙尘暴通俗易懂的说明了沙尘暴的严重危害。
2.列数字:运用数字具体说明美国1934年发生的沙尘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之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不能删掉,“左右”表示估计,删掉后就成了“每立方
公里高达40吨”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练一练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1.作比较:把“勤于用脑的人”和“懒于用脑的人”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 。
2.打比方:把“脑子”比作“机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
五。理清说明顺序
五、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
举例分析: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卢沟桥(1189年) →长虹大桥(1961年)
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3、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
4、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
5、介绍三人:东坡(中) →鲁直(左) →佛印(右)
6、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屋顶上…… ;往……走去、出了、来到、一进去、出了、路过、从……爬上去,走近、从……
(时间顺序)
(一般→ 个别)
(结果→原因;主要—次要)
(概括→ 具体)
(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
《中国的石拱桥》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苏州园林》
《松鼠》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想一想下列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练一练
五.理清说明顺序
方法指路:
1、概括要点。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
阅读指导
五.理清说明顺序
方法指路:
2、做此类题目,心中应该始终有这样的思想:科普说明文大都运用逻辑顺序。
3、在语言表述上,我们尽可能采用“大小结合”式,即:
运用了……的时间顺序、运用了……的空间顺序、运用了……的逻辑顺序。
阅读指导
六。体会说明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
理解分析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严密、简明。 1.准确(最主要的特点):
(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如:可能(表示推测、估计之意。若去掉会使句意肯定化,绝对化,不符合实际情况)、大约、几乎、一般、近、之一等。题型:能否去掉?为什么?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2)同义词的选用: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2.严密:词句照应、搭配等,注意词与短语恰当搭配与排列。 3.简明:注意代词的运用,指代词的意义分析。 4.生动形象(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1)描述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2)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
六、体会说明语言
考察方式:
①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
②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③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为什么?
④某两个或多个词语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阅读指导
典型试题:
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
如:更、大约、估计、常常、估计、大约、也许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时……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分析:“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有。去掉后,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
试 题 讲 析
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恰当的使用表示程度、范围的词,是语言准确的另一种体现。
例如《莺》中说:“莺生性胆小,在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
“常常”表明不是唯一的情况,而是大多数情况下如此,莺鸟在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居然“常常”躲避,足见其生性胆小到了什么程度。
3.“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解题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什么上的限制)+(替换法)解词或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
表态:不能删+解词+带词解句+去词解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词好在哪里?
答: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题目3:某词能否换其它词。请说明理由
方法:
(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的词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之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七。说明文的结构
七.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三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承接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或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相互承接.
3.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的结构,一层一层的剖析事理.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
七、分析说明结构
辨析概念:
顺序和结构是两个概念。
说明顺序:具体是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
文章结构: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方式。
阅读指导
七、分析说明结构
总体结构:
①引出说明对象(引说部分)②阐释说明对象(主体部分)③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
基本模式:
①横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几个方面)②纵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或制作过程)③纵横交错式。
常见形式:
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
阅读指导
七、分析说明结构
补充说明:
开头作用有:
①引出说明对象;
②引出说明的内容;
③提出说明的问题 。
结尾作用有:
①总结全文;
②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预测等。
阅读指导
八。划分段落层次
划分段落层次
1.借助说明顺序和结构及一些语言标志进行。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承接式等。2.要注意通览全文,把握说明的中心和重点。3.说明事理的,结构类似议论文,应从逻辑关系上考虑。
4.介绍建筑物、场地的,类似记游式记叙文,可按先后顺序划分。
5。介绍生物或器物的,可从特点、用途、功能等方面去划分。
6.说明对象不同,划分段落的方法也不同,不能死套一格种式,要灵活掌握。
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比较清楚,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
中间进行详细的说明,
结尾作总结说明.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承接式、递进式.
理解并掌握了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分析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就易于入手了.
先了解文章的结构
九.创新意识,答好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就是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已见,一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二是就阅读材料读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三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他方面.总之,这类试题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
十.开阔视野,关注材料的价值取向..
时代的发展给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有些文章介绍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有些文章介绍了科技领域中一些高新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有关于沙尘暴的(如镇江试题)、纳米知识的(如重庆试题)、人猿分野的新理论(如广州试题)、航天新技术的(如安徽试题)、北极与南极有关知识和趣闻(陕西河南试题)、蛛网(如北京东城区试题)等,.这就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了解相关知识,并且这些文章对于增长学生知识,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十一。其它
(1)指示代词“这”“此”的作用
方法提示:带着问题顺藤摸瓜向前找,直接或概括摘录,务必要替换代词,代入检验。
(“此”指代内容一般在“此”字上文的几层或几句中。)
(2)揣摩词语的语境义及其作用
《地球的不幸》:“偏偏地球又只是茫茫宇宙中人类惟一适合的孤岛!”
问题:结合语境,解释“孤岛”的含义。
答:“孤岛”在此处的含义是宇宙中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2)揣摩词语的语境义及其作用
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3)、归纳题目的作用
(1)把握象征意义;
(2)语带双关;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文章线索;
(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
(7)吸引读者、新颖;
(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试题讲析:
《把玉米穿在身上》:本文以“把玉米穿在身上”为题,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语言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起到了引出对以玉米为原料的新产品的介绍这一内容。
方法提示:
1、分析语言修辞特点
2、说明作用:A、吸引读者引起思考
B、引出全文内容
(4)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
1、格式A:转基因作物是一种…………的作物。。 2、注意点: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如“作物”就是“转基因作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
六、学会阅读说明文
说明文考试的考点
一、对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内容的理解 。
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
说明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内容:就是说明了什么,什么怎么样。
二、说明的角度
即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
回答这方面的问题,往往要与文章的结构层次联系起来。
说明文考试的考点
三、说明内容的详略
往往考查的是为什么详写,为什么略写。
回答这样的问题,始终要围绕其说明内容是否是读者所熟悉和或容易理解的去回答。
四、对说明方法的辨识及其作用的理解
做这种题关键是要熟悉所有的说明方法,千万不可将说明方法与论证方法、修辞手法以及表现手法混为一谈。
另外,还应该注意某篇文章、某段文字以及某个图表从整体分析与从局部研究的不同。
五、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做此类题目,心中应该始终有这样的思想:科普说明文大都运用逻辑顺序。
在语言表述上,我们尽可能采用“大小结合”式,即:运用了……的时间顺序、运用了……的空间顺序、运用了……的逻辑顺序。
六、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心中要有说明文段落结构方式的基本概念。
要始终不忘重点看开头和结尾,对于中间部分也要作必要的浏览。
七、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对文意的概括其实就是对说明内容的概括,概括前要重点看开头和结尾,找中心句和关键句;当然对于非“总分”式的文段,要逐段提取、分析、综合,再作概括。
至于层意和段意的概括,方法与对文意的概括是一样的。
八、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要明确所分析的词语在语句中所起的作用 ,应该考虑该词的表达性质(范围、程度、估计、数量等)。
在分析的过程中,还应该从有无该词的角度进行分析。
九、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这方面内容的考查不仅有对语言准确性的体会,还有对词句含义和作用的揣摩。
对于后一种类型的试题,我们应该从其运用的手法考虑,结合说明的内容,联系作者的情感或思想倾向来分析体会。
十、开放性试题--说明内容的延伸和扩展
这一类型的试题有列举型的,更多的是谈认识和体会。
对于后者,往往要么是结合原文谈,要么是结合实际说,这些要注意审题。其答题的基本套路往往是:观点--联系原文或实际分析--总结。
说明文阅读技巧指导
一.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的对象,区别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二.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三.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和层次.
四.分析说明顺序,找出标明顺序的关键词句.
五.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六.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七.准确把握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八.创新意识,答好开放性试题.
九.开阔视野,关注材料的价值取向..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