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作文>高中作文教学>高中记叙文教案

《高中生作文自主批改指导策略研究》教案教学设计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高中生作文自主批改指导策略研究
王德坤

【摘要】: 现代学习理论是语文新课标的理论基础。语文新课标为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作文批改低效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作文批改的策略研究入手。作文批改策略包括“改”的策略和“批”的策略。“改”的策略:在字、词、句及标点方面,指导学生运用“修改分项卡”的方式记录、整理作文中的错误与缺陷;在篇章结构和立意方面,指导学生运用“自我提问法”、“搁置法”、“案例法”、“出版法”等查找作文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修改。“批”的策略:定量评价方面,指导学生采用“诵读法”评定作文的等级优劣与分数高低;定性评价方面,指导学生运用“循环互批法”对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与不足加以评点,并以编辑文集方式展示交流学生的成果;批语方面,指导学生运用“赏识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商讨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诚挚性原则”等撰写批语。学生自主批改的指导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批改的主人和受益者。

【关键词】:高中作文学生自改学生自批指导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33.3
【目录】:

摘要3-4
Abstract4-6
前言6-13
一、作文批改中存在的问题6-7
二、作文批改研究的几大特点及启示7-12
三、研究的目的和方法12-13
第一章 由现代学习理论看语文教学和作文批改13-22
第一节 现代学习理论与语文教学13-17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语文教学13-14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语文教学14-16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语文教学16-17
第二节 高中作文批改的原则、内容及方式17-22
一、作文批改的原则17-18
二、作文批改的内容18-19
三、作文批改的方式19-22
第二章 高中生作文自主修改指导策略22-29
第一节 培养高中生修改作文的自觉性22-23
一、高中生作文修改现状22-23
二、高中生作文修改自觉性的指导方法23
第二节 教给高中生修改作文的方法23-29
一、字词句等的修改方法指导24-26
二、篇章结构和构思立意等的修改方法指导26-29
第三章 高中生作文自主评价指导策略29-51
第一节 等级与分数——定量评价的指导29-35
一、高中生作文定量评价的尝试——诵读法29-32
二、关于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与分数的使用方法32-35
第二节 批语——定性评价的指导35-51
一、高中生作文定性评价的尝试——循环互批法35-39
二、关于批语的使用、指导和指导原则39-51
结束语51-53
第一,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批改能力的不平衡性问题51
第二,如何持久维护学生的作文批改兴趣51
第三,如何维持好学生在作文批改活动中的纪律51-52
第四,如何保障课外练笔及其批改的时间与质量52-53
参考文献53-55
后记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一直来,作文教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现状。学生习作内容千篇一律,情节平淡无奇,语言干瘪无味,严重制约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僵化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结构。它把学生当容器,忽视了学生人性,忽视了学生求知的内因,使学生成为机械的复制者。必须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程序,立足于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刀手”,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之目的。

一、开放命题范围——自主命题

“大纲”要求:命题要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说。因此,主张学生在习作范围内自主命题,以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根据作文的命题方式,分三种情况:

1 、在命题作文中引导学生自主命题。 有的训练,教材对命题作了明确要求,可引导学生在其写作范围内自主选择符合内在需要的内容。如:写野炊时,先让学生明确习作范围,至于选择哪次野炊,表现什么主题,则由学生自己确定。学生自主地写出感受最深的内容。有的表现了幸福的生活;有的表现了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地为别人服务的品质;还有的表现了野外怡人的风景等。

2 、在半命题作文中引导学生自主命题。 半命题作文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选择余地,引导学生积极补充,选择新颖的素材,增强思维的发散力。如:写××真美!学生可以写景色美,也可以写心灵美等。

3 、在无命题作文中引导学生自主命题。 无命题作文为学生营造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创作,不可限制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主题,让他们自由发挥,选择感受最深、迫切表达的生活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创作热情。

二、优化指导过程,开拓自我创新空间

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共性轻个性”现象,这当然影响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也阻碍了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在指导中应做到“多放少收”,让学生放开胆量去写,事情是怎么样就怎么写,怎么想的就怎么表现,不拘形式,随意发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写出自己独特的习作来,“收”就是按照“章法”予以指导,从立意谋篇到遣词造句。

“先指导,再作文”这是传统习作指导的一般步骤。这种模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教师在习作指导中,过多强调“章法”,所以学生习作“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和新意。

“先写后导”,则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自由地写,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学生“写”的基础上,教师只需花很短的时间提示习作要求。教学中要鼓励求异。一次我让学生写《我的妈妈》,学生大都是写妈妈怎么怎么高尚,怎么怎么伟大的歌颂性文章,唯有一个学生通过两件事写出了妈妈的自私、小气,对这篇作文,我大加赞赏。能认识到妈妈的不足,并写出妈妈的不足之出,这不是更有创意吗?通过这个事例,学生都领悟到同一作文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写。作文教学中,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能改变学生被动听、奉命作文的封闭局面,也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营造空间。当然,学生所作内容可能还很稚气,描述的语言也较为平淡。但它是学生创作的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要精心呵护,切不可因此而包办,更不可简单、粗暴地否定。

三、开放评改途径让学生互评互改

作文的评改以前是教师的专利,这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极为不利。作文评改应向学生开放。开放的作文教学观认为,评改的途径应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评改。但绝不可放任自流,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扶助,体现由扶到放。扶是让学生明确评改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即评是紧扣重点训练项目,指出全文优缺点。改是用约定的符号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放是让学生自主的评改,教师不包办代替,体现了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首先,学习评改。请能力较强的学生介绍评改方法,指名朗读作文,集体评改。能力较弱的学生便从其他学生的评改中学到了具体的方法,为尝试评改作好准备,接着,尝试评改。根据差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评改,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弥补了后进学生不敢发言的缺陷,同时优秀学生也能给后进生及时的帮助,共同形成评改作文的技能。

最后,学生独立修改作文,巩固已形成的技能。学生真正成了评改的主人,作与改形成一个完善的写作过程,改变了过去只学写作,不学修改,培养了学生认真作文和自改作文的好习惯。从自主命题到互评自改,作文教学始终处于开放状态,贯彻了自能作文的理论,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创造能力持续发展。
写,并快乐着——高中生快乐作文教学初探[

王尔军

河北滦平县第一中学 河北 滦平 068250



如果让高中生说说学习中最头疼的内容是什么,笔者想大多数同学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作文。语文学习的对象是母语,我们每天就生活在语文之中。语文是基础学科,高中生在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中花了最多的时间去亲近它。我以我笔写我心,作文写的是学生自己眼中多彩的世界。到头来,作文竟然成了高中生最头疼、最不感兴趣的对象。这怎能不让语文教师伤心感叹,又怎能不让语文教师去反思去创新呢?

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文教学的手段层出不穷。笔者觉得,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快乐作文就应该是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的良药。

1 快乐作文从自主起步

从信息论来看,作文是一个外界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编码、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离开了主体的主动精神,信息既不能输入,也不能加工,更不会有信息的输出了。这里说的主动精神,就是写作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就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与快感。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

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想写什么,不想写什么,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观察事物,不囿于校园和家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用自己的心灵观照现实生活。自主探究和发现要比被动接受快乐。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写作的经验、技巧乃至规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写作的乐趣也就在此,否则它就成了别人嚼过的馍馍,教师“喂”得再津津有味,学生依然饥肠辘辘。

2 快乐作文以激情为动力

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

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有人把教师比做火把,那么学生作文的激情就需要教师去点燃。语文老师对写作要热爱,要率先垂范,经常“下水”作文。鲁迅先生当年曾讽刺过那些专职的“批评家”:“你这么会说,那么你倒来做一篇试试看!”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老师也只是会说而不能写,甚至因为不会写而只能空洞的说。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老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只有这种老师,才能说得出经验和技巧,而且是同学们乐意接受的。师生之间能就写作的具体感受进行交流,达成心灵的撞击、共鸣、磨合与默契。试想,当一个班级乃至一座校园形成了一股热爱写作、交谈写作经验、探讨写作经验的风气,谁能相信写作文在这个班级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3 快乐作文用分享来提升

教育心理学表明,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如果他们认为成功完全不可能,或者胜券在握,动机水准反而下降。所谓“跳一跳,摘桃子”,如果使劲跳了,“桃子”还是遥不可及,那再次跳起的动力就丧失了。作文写出来了,只有少数同学有“摘桃子”的感觉,大多数人换得的是老师的冷冰冰的评语,甚至是讽刺和挖苦,有太多的失败和苦水。在此,笔者奉劝所有一线的语文老师,不要高悬你们的“桃子”,不要拿“思想深刻,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的要求苛刻学生的作文。

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全班自始至终一个尺度无疑是违背教学规律和教育科学的。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教师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在评价机制上,教师不搞一言堂,而是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

此外,搭建展示平台也十分必要。比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精致的小本本,写上自己的得意之作,以供交流;班级可以设“论战台”,既可以评论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年级可以出优秀作文选,让优秀作文变成一个一个的铅字,供人传阅;学校要有文学社、广播站,搞辩论、办演讲、设沙龙,让有写作专长的同学一展风采。总之,机会要多,舞台要大,才可以形成强力磁场,展示才华,调动兴趣。

快乐地作文,又因作文而快乐,这是广大师生的永远追求。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