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教学《中考满分作文的六大标准》教案教学设计26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作文专题之
轻松写出满分作文
满分作文的六大标准 一、切合题意:指文章主题符合命题意图,作者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能准确、全面地理解。
如:《几点感动在心头》一文,全文紧紧围绕题目中的“感动”,写了母亲为了子女,宁可自己受苦,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的举动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浓浓的爱,抒发内心深深的感动,紧扣题目。 二、中心突出 :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突出、鲜明。 三、内容充实:指写进文章里的材料有较高的质量,文章内容丰富、具体。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是必要的、足够的。 四、感情真挚 :指写真实的情感。真切的感受,抒发真挚的感情。 五、结构严谨:指结构要有严密性。文章之中前后照应,布局周密,上下连贯,主次分明。
如:《我们一起走过》一文由“历史的记忆伴我一起走过”“挫折的记忆伴我一起走过”“感动的记忆伴我一起走过”三部分组成,然后逐层展开论述。全文结构严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六、语言流畅:指语言规范、准确、连贯。即用词准确、造句正确、没有语病、句子与句子之间上下衔接、句子顺序合理、语意通畅。
如:《微笑的力量》一文,文章开头,作者连用四个比喻,写出微笑是沙漠里的清泉,黑暗中的航标灯,雨中的伞,心灵的桥梁。比喻恰当、用词准确、语意通畅。
轻松写出满分作文
第一步: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观察、观察、再观察。”这是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的名言。这一名言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并要求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留心观察生活,才能获得丰富的个人体验,才能为习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才不至于内容空洞,让人味同嚼蜡。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仔细观察身边人,细看他们的相貌、体型、穿着、打扮,了解他们的品质、性格、特点,熟悉他们的典型事迹。相信观察后,作文中的人物一定个性鲜明,让人读后如见其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没有观察,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写作。只有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丰富情感,才能将所见所闻所感付诸于笔端,写出富有生活情趣的好作文。
积累素材的方法有两大种:
直接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仔细观察身边人,细看他们的相貌、体型、穿着、打扮,了解他们的品质、性格、特点,熟悉他们的典型事迹。相信观察后,作文中的人物一定个性鲜明,让人读后如见其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没有观察,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写作。只有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丰富情感,才能将所见所闻所感付诸于笔端,写出富有生活情趣的好作文。
如:有位同学就在作文时选取了下面的素材,读起来使人感觉真实,让人感受深刻:父亲是农民,整天光着脚。那天,他光着脚到学校来看我,许多同学都笑话我。于是我对他大发脾气。父亲没有责怪我,笑了一下就转身离开了。夕阳下的父亲背有点驼了,我这时感到特别心酸。
透过视听途径来积累素材。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等方式来积累素材,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二步: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很多同学在写作时总是感觉自己的文章不够生动具体。其实只要同学们在叙述事情时,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明白,文章自然就会详尽具体。
将“经过”分成几步,按照一定的步骤或顺序来写。
精彩示例:
做西红柿炒蛋这道菜,首先,要将鸡蛋打入容器中并将它搅拌均匀;接着,洗净西红柿并把它切成片;然后起锅,待锅烧热后倒油;油烧到六七成热时倒入蛋液摊蛋,蛋液凝结后盛出;接着再到点油,待油热后倒入西红柿片,翻炒几下,加入盐、白糖,等到西红柿六七成熟时再倒入蛋,略微翻炒;最后出锅。
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
写作时,审完题目,我们可以将事情的经过展开叙述、描写、重要情节、场面一定要写清,这样就可以避免主题不鲜明的问题。
精彩示例:
我深深地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点燃了煤气灶,坐上锅,倒入油。突然想起葱还没切,又赶紧去切葱。就在切葱的时候,油已经冒起了烟,而且烟越来越大,我慌忙抓起一把茄子扔进锅里,又把葱、五香粉一股脑儿地倒了进去……
第三步:按照一定的条理来安排写作顺序。
第四步:分清主次,做到详略得当
一篇文章如果笔墨平均,就会中心不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要紧紧围绕文章中心,将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详写,而无关紧要的要略写,甚至不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精彩示例:
有位同学在写《母亲,请原谅我》时,就选取了自己小时候和长大之后的两件事,并把长大后的那件事详细描写,从而深刻地表达了希望母亲原谅自己的情感。(1)小时候无心地惹妈妈生气,妈妈耐心地哄“我”(2)长大后故意惹妈妈生气,妈妈背地里伤心地掉眼泪。
例文赏析:
那一年冬天
那一年冬天,雪很大,风很冷,天气也格外阴沉。(用简洁的语言进行环境描写,渲染了凄冷的氛围,为事情的发展作铺垫。【环境描写】)就是它,留给了我一生的回忆。
“喂。小玲,电话!”听到传达室老伯伯的叫声,我赶忙走出了教室。哇!好冷啊!雪在不停地下,我不由得缩了缩脖子。我拿起听筒,听到一个焦急地声音:“小玲吗?你妈突然得病,进了第一医院。你放学后去医院看看她。”还没等我缓过神来,电话已经挂断了。妈妈病了,怎么办?对了,打电话给爸爸。我急忙抓起听筒,但手却僵在了半空——爸爸出差去了陕西,远在千里之外呢。(“手却僵在了半空”,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我”此时无助的情态。【动作描写】)
接下来的三节课,犹如漫长的三个世纪。老师讲的课我只字未听,无助和焦虑充满了我的内心。
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急忙赶往医院。妈妈憔悴无力地躺在病床上,我鼻子一酸,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小玲,你来了。”妈妈费力地睁开了双眼,随后又无力地合上了。我守在病床前,不知所措。平常依偎在妈妈身边,只知道享受妈妈给我的温暖和安全;而今,妈妈生病了,她的羽翼不能再呵护我了。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以饼干当晚餐,我第一次尝到了巧克力饼干的苦涩滋味。第二天,雪仍很大,风仍很冷。我又一次来到了妈妈的病床前。妈妈睡着了,我没有吵醒她。回到家,想喝口水,可热水瓶中空空如也。对!自己烧。可一拧水龙头,没水,难道水表又冻坏了?
以前,只要水表一坏,爸爸就会拿着扳手去修理,可现在……我茫然不知所措。
对了,下楼去打井水。
外面很冷。借着依稀的月光,我来到了井前,放下吊桶。平时见邻居打水时那么轻松,可今天吊桶在我手中却似有万斤重;握着井绳的手在寒风中似乎有千把刀子在割。(运用夸张,写出了“我打水的艰难,让人读来感同身受。”【夸张修辞】)
咬咬牙,水好不容易提上来了,但还得上楼呢!我费力地提着水桶,挎着台阶,一步,两步……突然脚下一滑,我顺势一蹲,谢天谢地,水没洒出,但我的膝盖却重重地撞到了台阶上。疼痛,从膝盖传遍了全身。委屈的泪在眼眶打转,可我最终还是没让它流出来。我咬紧牙关,终于将水提到了房里。
水烧上了,开了。我第一次这么激动地喝一杯水。当热水从口中流遍全身时,多日来的无助,似乎都被一股股热流冲走了。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可以独立地做一些事情了。
短短的几天里,我似乎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妈妈爱吃些什么?妈妈在医院里还需要些什么?这些问题始终占据着我的头脑。在妈妈住院期间,我虽然做得不够周到,但也尽力地照顾了她。
那一年冬天,我学着独自生活,学着照顾妈妈,虽然手上长满冻疮,裂开了许多口子,但我却为此而骄傲。
名师点评:
选材典型:作者选取了妈妈生病这个特殊的时刻来写,描写了自己打水、烧水及照顾妈妈的过程。运用典型的材料,表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力量。
详略分明:作者详细描写了妈妈病中的状态,以及自己打水,烧水的过程,彰显了自己的成长,而对自己照顾妈妈的过程则一笔带过。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第五步:学会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心理。
要想把人物和事件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综合运用动作、对话、心理描写,而不是单纯地叙述事件过程。
精彩示例:
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他颤颤巍巍地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擦了擦镜片。(动作描写)“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动作描写)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语言、动作描写)
例文赏析:
你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第一年的初中生活,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其中最难以忘怀的是边老师的身影。
打开如水的时光之闸,边老师的身影依然清晰如初……
怀着憧憬、兴奋的心情,我踏入了中学的大门。报到了!我跨进教室,一位瘦削的、凹陷着眼眶和两腮的中年男人微笑着等着我。啊?他就是班主任?他实在是太瘦了,以至上身穿着的那件普通的白的确良衬衫总给人一种空荡荡的感觉。(运用外貌描写,突出老师的“瘦”,相当传神,【外貌描写】)
“小同学,报到的吧?”他抬起头,望着我。
我坐到了桌前,翻开书包:“糟糕!通知书呢?没有通知书怎么报到啊?”我慌乱地到处乱翻,急得脸上沁出一粒粒汗珠。老师始终微笑着:“别急!要不回去找找,我就在这等你!”
等我气喘吁吁地赶回来,所有的人都已经报到完了,教室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个瘦削的身影仍在静静地坐着……
边老师是地理老师,他给我们讲世界各国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经济概况。他有一手绝活,讲到哪一国家,就可以随手画出这一国家的地图,十分逼肖,让我们瞠目结舌。他不仅给我们传授知识,还给我们讲述他下放插队的往事,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潇洒自如的身影,急匆如风的身影,如春风,如细雨,印在我们的心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春风、细雨表现老师的身影。【比喻修辞】)
印象中最难忘的是他有一次带我们踏青。郊外的湖面,水波盈盈,田野中的油菜花金黄灿烂,山间小屋升起缕缕炊烟……边老师招呼我们,半弯着身子给我们摄影,他佝偻的身影略显憔悴。他的两肩一肩背包一肩背水,好像让他陷进去了。可是,他的笑容依然从背包和矿泉水中浮出来,让我们很感动。
现在,他的身影还在奔波着,在考场外,他正殷切地等着我们。然后,他凝望着我们的身影,把自己的身影交给下一个学期,交给滔滔不绝的课堂,交给真心诚挚的家访,交给感人肺腑的班会……(运用排比手法,体现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排比修辞】)
可是,我依然要说,你的身影,我永远不能忘怀。
名师点评:
形象鲜明:作者能够跳出脸谱化,运用外貌描写,重点突出老师的“瘦”。
感情真挚:作者通过几件简单但是流露出浓浓温情的小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负责任、学识渊博、关心学生的人民教师形象。
作文升格:
浓浓碘酒香
我走进了乱成一团的教室,开始和同桌眉飞色舞地神侃。忽然,同桌说嗅到了一股很奇怪的味道。果不其然,我一向迟钝的鼻子也受到了“侵袭”。
我向门口望去。“嘿,是史老师!”眼尖的同桌说,“哎,怎么跛了呢?”只见史老师一瘸一拐走了进来,然后说:“下楼梯太急,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下,不过请大家放心,耽误不了上课。”
“老师,你不要紧吧?”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不懂事的我们已经习惯了用“你”这个称呼。史老师坐了下来,道:“你们不怕碘酒难闻就行了。
她让我们轮流向她提问题。“老师,我的问题是——”看着她脚踝肿得老高,我竟忘了想问什么,“您真的不用休息吗?” “谢谢你,真的不用。” 看着为我们上课的史老师,大家全都站了起来,由班长带头表态:“史老师,您去医院吧,我们一定遵守纪律。”
就在这时,四周的一切似乎都停止了。
第二天学校通知:史老师因为骨折不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都在担心着史老师的病情。忽然,大家鼻子里,好像嗅到了什么味道,是碘酒?是碘酒味!
史老师来了,我们都很感动,于是又开始认真学习。史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从此,我们班的学风变好了,同学们的成绩也一路上升,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那是史老师的功劳。 老师的无私一直感染着我,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永远也忘不了敬爱的史老师,忘不了那记忆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碘酒香…… 教师立场
这篇作文叙事具体、清楚,感情真挚,文字不乏美感。但语言表现力不够,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够鲜明。虽然一篇600字的文章不可能把人物描写的方法用得面面俱到,但关键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是不可少的。几位修改作文的同学就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修改后的文章人物的形象就饱满了。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来描写,会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六步: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在作文中巧用修辞,会使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文采。这也是考场作文中的一大得分点。其中比喻、拟人、排比都是比较常用的修辞手法。
精彩示例: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灯塔,指明了新生的希望。“爱心”与“阳光”都有温暖的特点;“爱心”与“甘霖”都有滋润的特点;“爱心”与“灯塔”都有引领的特点。
例文赏析:
雨中即景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仿佛是调皮的云娃娃惹恼了老天,使他一天到晚阴沉着脸;又仿佛老天把云娃娃打哭了,使她抽抽噎噎,清泪涟涟。(拟人手法的运用,写出了雨天天阴,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特点。【妙用拟人】)
此时,我独自漫步在校园的甬路上,犹如有一首深沉而略带梦幻色彩的歌,悄悄地从心海里涌出,融进了这绵绵细雨之中。雨很小,是毛毛细雨,像绣花针,像牛毛,像细丝,给人带来一丝凉意。小草刚刚拱出地面,米粒般大小的新叶为柳树换上淡绿的服装,叶子将这来自云朵的精灵聚集在一起,凝成一个个圆圆的饱满而又晶莹剔透的水珠。雨星乱蹦乱跳,像调皮的孩子;偎依在人身上却是湿柔的,像母亲的手臂。(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细密、柔和的特点和雨中的美景生动地表现出来。【妙用比喻、排比、拟人】)
小雨淅淅沥沥,像银笛一般神圣,又像知心朋友一般,倾诉着肺腑之言。雨,飞扬着,偶尔有一滴迎面而来,如指肚儿轻轻地飞过脸颊,仅留下一道淡淡的印记。
丁香花在雨的陪伴下,悄然绽放,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使人千里之外都能闻到这种味道。这时,我看见一只湿了翅膀的蝴蝶,飞到我身边的树干上,便伸手去抓,不小心撞到树上,叶子上的水一个劲儿往我身上洒。透过雨,还是雨,只能看到景物在它背后模糊了轮廓,蕴蓄着抒情得旋律。雨,究竟赋予了古今多少诗人创作灵感?从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到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引用诗句来表现雨能给诗人带来灵感【妙用引用】)无数美妙的诗句伴着雨丝诞生。
小雨,像一支缠绵的曲子,轻柔,婉转,好像生怕惊扰一颗宁静的梦幻的心;小雨,像一首飘逸的小诗,永远萦绕在我的身边,我的心中。
我在雨中,快乐地向前走去。
名师点评:
妙用修辞: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力丰富,文章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雨的特点和雨中的美景,生动活泼。
主题鲜明:文章通过写春雨的形状、雨中的景色及春雨带给诗人灵感,表现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第七步: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首要要求是要有真情实感。大多数同学在写作文时,根本谈不上有真情实感,这是由于同学们平时缺少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造成细节描写的缺失,使得写出来的文章干涩,无活力。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脉脉含情”呢?
要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除了我们亲身经历的以外,大家还应该用心去看,去听,去想……搜集更多丰富多彩的材料,平时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一点儿真情体验。
精彩示例:在地震中,一位年轻的老师为身下的孩子挡住了砸下来的大石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情感既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又要高度提炼浓缩
情感表达,应是对生活的提炼,不是生活的简单相加。我们经历过的、体验过的,或许并不丰富,但如能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加工、组合与提炼,也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情感的表达要恪守“三不主义”:不夸张,写作时对情节不夸大或缩小,避免内容变形失真;不失实,内容要经得起推敲,即使细节也应合乎情理,给人真实感;不矫情,感情要自然流露,要合乎生活之情、人之常情,不能牵强附会。
精彩示例:
因为家里穷,母亲禁止我们乱花一分钱。那天,爸爸为了给我买个香喷喷的肉包子,挨了母亲的训斥,我真后悔。
作文升格: 父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一道白光从天空中划过,接着大雨倾泻而出。我望向窗外,不禁皱了皱眉头,这下糟了,忘了听妈妈的话——带雨伞。
“叮铃铃——”放学铃声悠扬地响了起来,同学们一边讨论着大雨,一边三三两两地走出教室。我默默地收拾着书包。哎,真麻烦,这样的天气真被妈妈说中了,居然真下雨了,而且来得这么突然。
我来到一楼大厅,放眼望去,有很多家长正在那里站着,他们披着雨衣,不停地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孩子。“有家长来接可真幸福,可惜我爸妈不在家。”想着这些,我心中不由地有些失落。
我来到大厅,看见一些没人接的学生,将书包顶在头顶,飞快地奔进雨中。为了早点回家,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冲进了大雨中。一到校门口,我就看到许多五颜六色的花伞,这里也有很多家长举着伞在焦急地望着。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线,那个人不正是我的爸爸吗?我仔细看着,是他,是他,是我的爸爸。我来到他的身边,仔细地端详着他,原来爸爸的脸上多了这么多的皱纹,可我却从没有发现。岁月的痕迹清楚地印在了他的脸上,似乎向我讲述着爸爸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爸爸笑着将一把伞递给了我,自己却走在雨里。我随着爸爸来到我家的车旁。我拉开门,顿时一股暖气向我袭来,没想到爸爸提前做了准备。我和爸爸笑了笑,然后钻进了车里。
车外,雨还在不停地下着,车内的暖气充满着父亲对我的关爱,也触动了我的心灵。 教师立场 本文选材并无新颖特别之处。因此,在写法上就需抓住一些细节,注重突出动情点,以达到以情动人的写作效果。 文章需围绕“父爱”这个主旨,对文章结构和细节描写有意识地加以调整和渲染。如前半部分内容和父亲关联不大,修改时进行了删减。为了突出父亲的形象,借助“接书包”、“衣服淋湿”和“提前开暖气”等细节,来刻画父亲慈爱、关怀备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