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写作误区专项指导
审题(1)
[误区指正]
完成命题作文时,把题目真正“读懂”,是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环。审题一旦“失之毫厘”,文章便会“谬以千里”。
所谓审题,就是要认真推敲作文题目的每一个字,明确题目的要求、范围和重点所在。命题作文审题时要力避以下“禁忌”:
一忌不注意题目的人称。如《童年趣事》《我的同桌》等题,都是要用第一人称写作的文题;《他是好样的》《他变了》则要用第三人称写作;《你很重要》《同学,不该这样》两题,须用第二人称写作。还有如《我们这个班》之类的题目,人称代词后加上了“们”字,指的是一个整体。人称的不同决定着作文内容的不同。
二忌不注意题目的时间。有些题目时间概念很强,如《春晨》《放学后》《一次秋游》等,若不弄清它们所指的具体时间,再围绕这一特定时间段来作文,就会导致时间表述上的含混不清,影响文章的表达。
三忌不注意题目的地点。《美丽的校园》《沸腾的操场》《路遇》《焕然一新的街道》等,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景色。写这类作文若不抓住地点这一环,就难以表现出此地或彼地所应有的个性、特色。地点如果转换了,就要有所交代。
四忌不注意题目的范围。如《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你就不能写两件事;写《××二三事》,你就不能只写一件事;写《校运会见闻》,你就不能写校运会之外的人和事。不然,写多了画蛇添足,写少了不合题意。
经过这样一番审题工作,题意清晰了,题旨抓准了,侧重点明确了,作文就会避免“离题万里”的谬误。
[真题回放]
文题1:请以《放学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本题曾是湖南省中考[微博]作文试题)
文题2:请以《难忘那一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少于600字。
【思路解析】
《难忘那一幕》的审题最易让人进入以下误区:①忽略“难忘”这个重要词语的作用,致使选材太平常,无特色。②没有弄清“一幕”就是要写一个场景,一种情境,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写一两件事。③没能考虑“一幕”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等记叙要素,导致叙事不清楚、不具体。
正确的审题思路是:紧扣“难忘”二字立意、选材,精心描写“一幕”生动、具体的情景,充分表现出“为什么难忘”这一文章重点。同时要考虑到人物、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记叙要素在文中的安排和体现。
《放学后》的审题易滑入以下误区:①忽略“放学后”这个特定的时间段,而去构想发生在此时间段之外的事情。②审题时想不到应选择“放学后”可做的、能做的事情作为文章的材料,而是随意写一次经历或一点见闻了事,使作文内容低劣、消极。③没能着重写“放学后”自己的生活经历、见闻,而是用大量文字写自己计划在“放学后”要做的事,因此严重离题。④忽略时间、地点等记叙要素,使文章思路混乱。
正确的审题思路应是:精心选择自己所经历的、发生在“放学后”这一时间段的一件有深刻感触的事去作文。可以是一件新鲜事,一件不平常的事,一件对人对己都有教育和启迪作用的事。描写要生动、具体,力求再现事件的生动情境、具体过程。当然,也可以写自己在放学后的一次特殊见闻。总之,要写出事件对自己的感触和启迪。
[精彩示例]
难忘那一幕
马丽丽
三年前的那一幕,至今仍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一个仲春的周六,老师带我们去桃花源旅游。那天玩得特尽兴,特痛快。返程前,我看见小店里有刚上市的甘蔗,就买了一根,我心想,嚼着清甜的甘蔗,回味着一天愉快的旅途生活,一定别有一番情趣。
我和同学们一起上了汽车,坐下后,我掏出小刀削起甘蔗来。不料,汽车猛地开动,我的手向前一滑,锋利的刀片深深划进了我的手指。顿时,鲜血一个劲儿地往外涌。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严重的“流血事件”,一时间吓呆了。
没等我回过神来,身旁的同学赶忙托起我的手,取出了刀片。同学、老师都朝我围拢过来,司机慌忙停了车,拿起驾驶台前的一盒火柴,撕下一块火药皮,按在我流血的伤口上:“火药皮能止血!”一个同学拿起我的小刀,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衣服上“嚓嚓”划了两刀,撕下一块布条。老师一边替我包上,一边着急地说:“橡皮筋……扎住……止血。”扎辫子的刘丹丹急忙把橡皮筋解下来递给老师……老师刚把我受伤的手指扎好,一块漂亮的小手巾又落到我手上。我回头一看,顿时脸发起烧来。想不到,竟是前两天和我吵过嘴的肖芸。司机麻利地把手巾绑在我的手指上,说:“手指竖着,别动,我把车开慢些。”“不!”我坚决地摇摇头。因为我知道,车晚点了同学们的家长[微博]都会着急。可大家都冲我笑,笑得好真诚。
望着老师和蔼的面容,同学们关切的目光,司机善意的微笑,又看看自己受了伤的手,我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此时我觉得,世界上有一种情感,并不是用语言就能表达出来的。我哭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哭,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并不是手的伤痛引起的。
【阅读手记】
本文审题正确,抓住了题旨,也写得十分精彩。首先,作者依据审题所得,行文中能紧扣“难忘”、“那一幕”两个关键词语,尽情描写发生在汽车上的生动感人的一幕,逼真再现了“那一幕”的感人情景。真诚的关爱,感人的场面,有力地突出了“难忘”二字。特别是结尾一句含蓄蕴藉,漂亮,精彩!
[病文示例]
放学后
历史老师还在讲呀讲的,放学前的这节课特别漫长。我早已按捺不住了,心里盘算着今天放学后我准备做的一切事情。
上午第一节课,语文老师夸奖了我,说我作文中的几个精彩句子写得很有新意;数学老师在第二节课上也夸我那道较难的题目做对了,有进步,我一定要把这些事向爸爸妈妈说一说,让他们更加重视我。
电子游戏《变形金刚》昨天还没有玩完,今天我一定要再玩个把钟头,我身上还有5元钱,又担心钱不够。哦,没关系,可以记账的,电子游戏厅的王老板对我们学生好热情的啊!前天李乐差了他3元钱,昨天才还呢。
也不知道那个套陶瓷玩具的人今天还在不在那里。如果在那里,我也要玩一玩,赌一把。那场面很有趣,那人把许多小陶瓷菩萨摆在地上,要玩的人站在2米外向那些陶瓷菩萨丢小圈,套住了就拿走。哼,我就不信套不住,让那老板也尝尝我的厉害。
噢,对了,我还要买一个钓竿,叔叔说星期天要带我去小河钓鱼。那小河的鱼的确多,我上个星期天看过。那天我站在小河边,看着河里的鱼游来游去,好自在啊,我羡慕极了。
终于下课了,我背起书包冲出了教室。
【阅读手记】
这是一篇因审题失误而失败的作文。文题显示了明确的时间段,也就是要写“放学后”“我”的见闻或经历。可是本文作者却将其误认为要写打算在“放学后”做些什么。从文中所选的三件事来看,作者的课外生活除了钓鱼外,其他两件都不值得肯定或提倡,因此,作文的思想内容也欠积极。
审题(2)
[真题回放]
文题1: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少于600字。
文题2:以《我的另一片天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思路解析】
《这也是课堂》的审题最容易进入以下误区:①仅理解“课堂”就是在教室里所举行的教学活动,未能理解它还泛指在各种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因而文章会缺少思想深度、新颖度。②忽视文题中副词“也”和判断动词“是”的作用:它强调的是传统和常规课堂以外的“课堂”,“也”渗入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和价值取向,是对传统课堂、常规课堂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因而文章写不出一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创新特色的新型“课堂”。③无视“这”的指代作用:可以是一次登山,一次游泳,一次滑雪,一次郊游,一次参观,一次访问;还可以是师长、同学对自己的一次赞扬或批评。④看不出可以把文题看成反问句后,便可得出侧重对某种课堂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评价,对之提出否定的看法和结论的新思路、新写法。
正确的审题思路是:选取一个不同寻常的“教育活动”,注重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重抒发自己的思想感受,谈论受到的教育和启迪。
《我的另一片天地》审题时最容易进入以下误区:①未能理解“我的另一片天地”是指“除了日常学习以外的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其他活动”这一文题内涵。②忽视了文题中“我”的人称规定,而写自己未能参与的活动,把“我”排除在外,仅作为旁观者。③不注重精选“另一片天地”的思想内容,格调低下,思想性不强。④落入“做好事,谈认识”的套路,使文章内容不新,写法俗套。
正确的审题思路可以是:在力求创新的思想指导下,可写上网绘画,可写打球做健美操,可写弹琴对弈,可写唱歌跳舞,可写演讲朗诵,可写集邮剪报等等。在对事情的生动描述中,要表现出“另一片天地”给自己的人生启迪,对自己视野的开拓,谈出“另一片天地”使自己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使文章内容厚实、文意新颖。若想在结构上有所创新,可在文中拟写几个小标题,并加上题记或写上后记。同时,笔下的“另一片天地”要情景逼真,富有教育性、知识性,能吸引人,还要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病文示例]
我的另一片天地
自从去年九月我和父母搬进新房以后,我就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一个小房间。
有了这个小房间后,我就可以在里面看书、写字,不受别人的干扰了。有了这样一个新天地,我心里十分高兴,总想把它打扮得更加漂亮一点。于是从那天起,我想了很多办法,终于把这片天地装饰得非常漂亮了。我把我最喜爱的影视明星像和一些卡通人物画像,整齐地贴在墙面上。我用红色的地毯来装饰地面,房顶上装上一盏荷花大吊灯,窗户上还挂上一个十分漂亮精致的小风铃。我的写字台是浅黄色的,上面放着一个精美的电子发音盒和一个华丽的多功能工作台灯。多功能台灯是由一个台灯、一部电话、一个电子发音盒和一个小闹钟组成的。在写字台旁,还摆着爸爸为我买的一台比较高级的电脑。有了这台电脑我感觉方便多了,有时候我用它查资料,看新闻,读小说。疲劳时,我还可以用它上网玩游戏,不过主要是用来搞学习、增加知识的。在靠近南边窗户的地方,摆着一张单人床,就是我睡觉的地方。床的对面是我的书柜,那书柜被书堆得满满的,什么书都有。像《哈利·波特》《男生贾里》《三国演义》《水浒传》《十万个为什么》《中华文明史》和一些漫画、连环画书,应有尽有。这就是我的另一片天地。
在学校里与同学们闲谈时,我总会在同学面前把我的另一片天地夸奖一番,惹得同学们都很羡慕,特别是那些爱美的女同学更是羡慕得不得了。
虽然这另一片天地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但有时爸爸、妈妈也会来这里看一看、瞧一瞧,问一下我睡得好不好,看一下我的作业做完了没有。每当这时,我总是想到,是不是他们怕我玩电脑游戏影响了休息和学习呢?我始终猜不透爸爸、妈妈的真实用心。但我心里总是这样想,我怎么会光玩电脑不学习呢?
【阅读手记】
这是一篇由于审题失误而失败的作文。首先,作者将“另一片天地”理解为“一个自己的小房间”,这就显然失当,从而导致了文章内容不合题旨。其次,由于未能正确理解“另一片天地”的真正含义,以及题目后要求写一篇记叙文的规定,导致文章不合文体要求,将记叙文写成了说明文,主体内容写成了对房间摆设的说明、介绍。再次,由于审题失当,使得文章主题不明确,无法表现出“另一片天地”给人应有的教育和影响,更无法抒发对之产生的某种感受。还有,由于审题失当,致使文章思路不清,表意不明,最后两段明显脱离了主题。
[精彩例文]
这也是课堂
天阴沉沉的;雨,一个劲地下。我打着心爱的小花伞走在雨中。猛然间,觉得伞下有些拥挤。侧头一看,原来是一个面带稚气的小姑娘,正透过她那被雨水打湿的长发朝我嘻嘻地笑:“小姐姐,我能和你一起走吗?”
“嗯,好吧。”我嘴上答应,可心里想:哼,真是的,跟我挤一把伞,伞这么小,怎么能装下两个人。我极不情愿地同陌生的小姑娘走了一段路。“哎呀,书包湿了!”我惊叫起来,很不高兴地瞥了小姑娘一眼。她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瞬间低下了头。
我们沉默了,心里各有所思。“哎哟!”我惊叫着,脚下绊了石头,幸好双手先着地,才不至于摔伤,可是溅了一脸的泥点,我急忙用手去擦。“唉,真是的,弄成这个样子!”我气得直跺脚。
“小姐姐,给你。”一包崭新的印着小白兔的纸巾递到我眼前,“把脸擦一擦吧。”小女孩清秀的面庞上露出诚恳。“不,这是你的,还是整包新的呢,我不能用。”我把纸巾又塞回她的手里。“没关系的,老师说过,别人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周围的人时时刻刻都需要你的关心,需要人人献出爱心……”
“周围的人时时刻刻都需要你的关心,需要人人献出爱心……”这句话使我想起了五年前的往事——那也是一个灰蒙蒙的雨天。由于考试考砸了,我的心如同那天的天气一样,也灰蒙蒙的,没一点亮色。我慢慢地走在雨中,任雨丝飘落在脸上、身上。突然一把伞撑在了我的头顶上。抬头一看,是一个面目清秀的大姐姐笑眯眯地看着我:“干吗不开心,春雨贵如油,应该高兴才是呀!”听到这话我哭了,我顿时把这位陌生的大姐姐当成了知心朋友:“我没有考出好成绩,一定是我笨!大姐姐,你说是吗?”
“不,你千万别这样想。每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都会遭受挫折,但只要努力,只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一切都会改变的。”
我抬头看那大姐姐,她还是笑眯眯的。“大姐姐,你真好,对不认识的人还这么……”
大姐姐把雨伞塞给我:“记住,在你周围的每个人都需要你的关怀。”
眼前的这个小姑娘使我心中已渐渐模糊的那个大姐姐的形象得以重现,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雨天的花伞下,令人难忘的课堂。
【阅读手记】
这篇文章写得好首先在于审题正确,能紧扣题旨行文。作者抓住文题中的关键词语“也是”,绕开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课堂这一特定时空模式,另辟蹊径,独出心裁,去写自己在课外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表现出对“课堂”的广义理解,写出了延伸的社会生活大课堂,并在收束时肯定这也是“课堂”,有结篇点题之效,升华了主题。
其次,虚实结合,构思巧妙。文章写小姑娘主动向“我”借光,而
“我”却极不情愿,以及后来小姑娘主动拿出新纸巾的话语和行动,描述生动真实;虚写五年前一个大姐姐对“我”的帮助和教育,借以生发点题。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由小姑娘说出的与大姐姐几乎相同的一句话“周围的人时时刻刻都需要你的关心,需要人人献出爱心”引出对“大姐姐”的回忆,使得文章虚实相间,相得益彰,有力地突出了主题。这是构思和写法上的高明巧妙之处。
再次,本文结构层次清楚,叙述、描写、议论衔接自然、妥帖。对话描写既发展了情节,又具有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材料作文
[误区指正]
给材料作文,也可理解为“命意”作文,命题者给出的材料,对文章的立意、内容、范围和重点等都有明确的限定。有人把所给的材料比作一个已划定范围的场地,写作者为表演者,在这个场地中表演者可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跳出美丽迷人的舞蹈,就是不可跳出场地(即范围)一步。给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读懂材料、看清要求,是给材料作文中审题的两个重要环节,审题时最忌讳的是如下两点:
立意望文生义,割裂整体。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材料确定立意,可以自主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但有一个前提——“全面理解材料”。全面理解,就是要对材料有一个整体把握。如果无视材料,自说自话,既不是从原材料引发出来的内容,也不是对原材料进行开拓,那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选材脱离材料,转移立意。这是因为忽视了命题中的另一个重要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能按写话题作文的写法写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可以只顾话题,不顾材料;而材料作文却必须“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二者的区别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真题回放]
文题1.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解析】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做法,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有些学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入手,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
文题2.无数个点,组成了一条线。朋友,你喜欢直,还是喜欢弯?
几条线,构成了一个面。朋友,你喜欢窄,还是喜欢宽?
几个面,可以组合成一个体。朋友,你喜欢完整,还是喜欢缺残?
读了这首小诗,也许,你可以做这样的联想:在学校生活中,诗歌中的“点”,就好比是我们每一个人;两点即可成一“线”;几条线,可以构成一个“面”——班组集体……
请以学校生活为素材,围绕上述诗歌展开联想,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思路解析】
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这首诗的主旨体现在: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根据材料中的这个主旨,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话题。如果单就其中的一个方面写,就会出现“望文生义”、“割裂整体”等问题。
[病文示例]
六面魔方
他们六个人是六个面,这六个面组成的正方体就是一个魔方。
第一面
“把书收下去。速度要快,铃响要交卷。”语文老师快速地把卷子分到每个排头同学的手里。“老师,您怎么没通知?”同学们纷纷嚷着。“很简单的,就默写几首诗,用不着通知。”他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听,但那却是糖衣炮弹。唉,别人送你一颗飞弹,会事先通知你?
第二面
“同学们……”数学老师的话一出口,我们又活跃起来,听他说话比听相声还令人捧腹,听,又是句什么怪话!数学老师拿着厚厚一沓东西在桌上敲了敲,天哪!又是卷子!他拿起卷子,眼镜往下一拉,瞪大眼珠子开始独家数卷法。唉,欢乐的时光毕竟是短暂的。
第三面
英语老师从嘴中吐出一连串的卷舌音,然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连串字母,我对着黑板发愣,闻着窗外的饭菜香,我看见字母在跳舞——“测验!”我的头突然很沉,重重地敲在桌子上——我知道英语老师又开始面无表情地“念经”了。
第四面
物理老师的语速实在是快,你若第一次上她的课,一定被浇得一头雾水。而作为她的学生,我不得不竖起耳朵。“省力不省功,功绝不能省,读书也一样……”老师说完物理又说事理。老师您慢点儿,我的脑子快短路了。
第五面
化学老师还没等打铃就走了进来,“做张练习,记分的。”她的脖子始终挺得直直的,难怪好友说她像修女。唉,修女原来如此无情!
第六面
“政治也是很重要的,同学们今天回去做两课练习,要知道政治是50分,占总分的1?筑3,大家要重视!”政治老师看来很激动,多年来遭受不平等待遇,今朝在中考[微博]的50分面前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唉,苦的是我们这些读书郎。
他们是不同的六个面,这六个面构成了一个魔方。我们跟着魔方转,转到天昏地暗,转到中考到来,转到阳光普照。
【阅读手记】
本文也是根据第二个例题完成的作文。作者将魔方的六个面比做六位老师,他们或幽默、风趣,或认真、严谨,或严肃、开朗。读之,就好像他们站在面前,与你交流,给你教诲。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一篇给材料作文,本文在引用材料上做得不够,且六个面并列排开,立意也显得过于表面化。
[精彩示例]
校园几何
数学老师说:“点组成了线,线构成了面,面合成了体,体是一个最高境界。”这令我想到了校园中的几何人际关系,层层递进,层层强大。
点
周围的一切是那么陌生:陌生的教室,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身影。刚进校门的我被陌生包围着,恐惧开始在心底滋长。
当一个人以点的形式存在的时候,是孤立无助的。
线
你叫什么名字?前排的女生转过身,向我投来友好的目光。这时,我分明看见,两个点在延长,终于连在一起成了线。从此,我的孤独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走廊上嬉戏打闹的笑声。
当点组成线的时候,它是快乐的。
面
“3班获胜!”运动会上,主持人刚刚宣布完成绩,54个激动的人同54颗“奔腾”的心一齐跳了起来,同学们三三两两抱在一起,就像几条线被揉成了一团,一同大叫欢呼。
当线构成面的时候,它正在成长。
体
运动会胜利的喜悦还未散尽,我们又接到了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代表全校参加区赛。
从那天开始,同学们就全力备战,其他班的同学也为我们做起了后勤工作,放音乐、整理场地、购买服装,辛苦、麻烦的事,他们都往身上扛,为的是让我们能更好地投入训练。这时,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使命感和荣誉感。
当面合成体的时候,它已经成熟,已达到了最高境界。
数学老师说:“点组成线,成功与否,在于点的排列;线构成面,平整与否,在于线的连接;面合成体,完美与否,在于面的结合。”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校校都有本幸福的书——《几何人际说》。
(作者系上海华东师大[微博]附中学生)
【阅读手记】
本文是根据第二个例题完成的作文,作者分别从诗歌所给的点、线、面、体四个方面记叙“我”在校园的成长历程。从初进校园的“点”——孤立、无助,到有了朋友的“线”——快乐,再到与大家一同欢呼的“面”——成长,最后到集体的荣誉高于一切的“体”——成熟,这是点、线、面、体的完美结合。是“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这个主旨的具体体现。作者很好地把握住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轻松过了审题这一关。作者的构思也是颇具匠心的,用数学老师就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论述开头,以数学老师关于如何使点、线、面、体完美结合的话作结,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既呈立体的、递进的态势,又拢住了文章的中心,避免了“跑题”。
主题
[美文引路]
无法不对你残酷
安宁
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
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我笑笑说:“北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我知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
一个月后,弟弟打来电话,求我给他找份兼职。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他没说什么话,便“啪”的挂断了电话。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
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但也只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兼职信息的方法。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一个星期后,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校对的兼职。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不住地夸他。他低头不语,忽然像吐粒沙子似的狠狠吐出一句:“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我还得熬夜看稿子!”我笑道:“可怜算什么,我还被别人耻笑过呢!在现实面前,你如果不用心、不努力,连腰板都挺不直的。”
之后的日子,弟弟很少再打电话来。有一次我打电话过去,他不在,他的舍友很惊讶地说,他从来没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