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胡傲寒同学选例很典型,话题很集中,比起泛泛而谈的作文,显得更有分量。
失去与获得曾经央视有一个《得失之间》的栏目,现在已停播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栏目,也许是身边发生了许多关于得失之间的事情吧,不由得让我发出一些感慨。得与失即获得与失去,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也让我想起孟子。孟子在他的《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说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句话说得很明白,告诉我们鱼、熊掌不可得兼,只能选择一样,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得不失去一些东西,鱼和熊掌都是好的东西。在二者之间选择,孟子选择了熊掌,而我则会选择鱼。我选择鱼也许会有人认为我愚笨,我也知道熊掌比鱼名贵,我选择鱼是有原因的,选择鱼是因为我认为自己不配获得熊掌,我认为熊掌代表富贵,你认为我是一个富贵之人吗?不像。
鱼、熊掌不可得兼,获得鱼,就将失去熊掌,获得熊掌也会失去鱼。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有时候失去也是一种获得,不相信我的话?让我证明给你看:久说今晚的平安夜,如果我参加哈哈他们的聚会,也就不会认识猫群的宝儿,也就不会知道今晚的平安夜还有那么多的朋友在群里值班,当然,我失去了参加聚会的大好日子,但同时我交到了很好的朋友,一起喝茶、聊天,之所以提起这个圣诞节,之前也是希望能和自己的爱人共度良宵,这只是理想罢了,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富贵之人,原因是我没有金钱和获得金钱的方式,在当今社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后才能说是获得金钱与熊掌,才能称之为富贵之人。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生有多少个获得,又有多少个失去。也许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人生道路上的获得与失去太多了,毕竟知识太多,人的一生不可能全部弄懂,这时候你只能从鱼、熊掌之间选择了,至于选择鱼,还是熊掌是你的任务了,旁人只是个参考。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我喜欢这则广告,它也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的确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在旅行中,你会用心去欣赏人生带给你的各种考验,不管考验如何艰苦,你必须面对考验,在你接受考验后,你会失去许多东西。如亲人、朋友、至爱。有时候你也会获得更多的东西,如经验、对人生的感悟。
看过电视剧《宝莲灯》吗?沉香救母时,经过雪神、权神、死神三关的时候,沉香都通过了。最终救出三圣母。沉香在面对死神时,死神要他去一个地方,那里发生瘟疫,只有沉香的血才能解除瘟疫,同时沉香也将面临死亡。故事的结局是沉香用自己的血解除了瘟疫。这知识一场面对死亡哪个的考验,沉香并没有死并且成功的救出了三圣母。沉香救母的故事也让我们知道,有时候失去的东西会比获得的东西好得多,甚至失去生命。获得的是一种失去的回报、失去的却是获得未曾拥有的。
让心灵去旅行吧,有时候我们要适当地打开心扉去看看大自然,去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可是我们也要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因为你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同一个景点上,失去也是一种获得
做点辩证分析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的分析
联系的观点分析
发展的观点分析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分析论点的能力。
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对材料进行理性的分析的能力,增强文章说服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分析论点的能力。
我们先看这样几组成语,思考:这些成语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呢?(讨论交流)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唇亡齿寒;一叶知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4)吃一堑,长一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出淤泥而不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名
师出高徒。
(6)华而不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研究事物、认识问题时注意事物之间的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等等关系。
什么是辩证思维?
首先这是由事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证分析的前提。论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事物,必须明确二者关系的指向。
为什么要辩证思维?
(1)依存关系。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
(2)主次关系。例如:“成绩与缺点”、“奉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就要分清主要与次要,主流与支流,切忌平均使用笔墨。
(3)取舍关系。例如:“自卑与自强”,自卑会使精神萎靡,未老先衰,才华和智力被埋没在哀叹之中;自强是事业的“催化剂”,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惟有自强才能使我们的人生熠熠生辉。两个事物一正一反,感情色彩一褒一贬。
(4)条件关系。例如:“树木•森林•气候”,众多的树木形成森林,森林改变气候,也就是说森林是改变气候的根本条件。
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其次这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决定的
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辩证分析的核心,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避免说理的片面性、绝对化。从写作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多角度认知和对论据的剖析两个方面。
认识全面
论证周密
见解独特
立论深刻
辩证思维作用
辩证分析运用的哲学观点
写作指导
1、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2、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3、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
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中写下这样的名句: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我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分析,就不可能揭示出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只有抓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1、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防止变“近视眼”
运动、发展、变化
静止不变
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中,人们说曹操有相人之术,袁绍当时“四世三门,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曹操却说,“色厉胆小,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小利而忘身”的袁绍不会成就大事业。相反他评价当时人单势孤,寄人篱下的刘备“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是真英雄也。结果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三分天下有其一,而袁绍在官渡一战中被打得仓惶逃窜,结果真如曹操所料。
名人逸事总是容易被人们津津乐道,下面为大家展示的是两位大师的故事。大家思考曹操看人与巴尔扎克看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有一则关于巴尔扎克的故事,话说一天一位老妇人拿着一本学生的作文本给巴尔扎克看,要他看看这个孩子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今后的前途又会如何?巴尔扎克看过一个小学生的作文本后,根据这小学生书写迟钝、笨拙,作了这孩子将来出息不大的结论,但有趣的是这位老妇人是巴尔扎克小学时的老师,而这个作文本正是他自己小时候的!
【参考】伟大的巴尔扎克也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狭隘观点看人。曹操是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人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
【小结】巴尔扎克用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结果为后人留下笑柄,曹操能用哲学观点相人,对我们的生活同样有启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论证一个问题时,如果把它看成是绝对不变的,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防止变“近视眼”。
【示例】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单纯、听话、有理想,与当时的社会风貌息息相关,因为那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文化的空白和压抑,高考制度的恢复,成千上万的中学生欢欣鼓舞。他渴求拥有知识,回报社会!
有不少中老年人感叹,“回顾过去,我们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单纯、听话、有理想,而现在的中学生只讲个性,差远了!”请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为自己辩辩理。
面对现实,我们体会到,当今的中学生有见解有个性也是时代的必然,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复杂的信息社会,听话未必能探索新的奥秘、新的世界。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敢于实践又是时代的要求。因为未来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不创新、不探索、不实践就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近日,一位心烦的母亲上门“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已初三了,成绩依旧在四五十分之间徘徊。谈话中,她用得最多的话就是:“他还有什么前途?”
说实在的,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感到同情,为她伤心;第二次听到这句话,我感到难过,为她的孩子竟连母亲的信任都得不到;而当第三次听到这句话时,我感到的已是一种反感情绪了。
世界每天一个样
例文
明天就一定和今天一样吗?
有一则关于巴尔扎克的故事,说他看了一个小学生的作文本后,根据这小学生书写迟钝、笨拙,做出了这孩子将来出息不大的结论,但有趣的是这正是他自己小时候的作文。
从这一点上,这位母亲和巴尔扎克的错误是一样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狭隘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科学发展史表明,地球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太古代、
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社会发展史表明,社会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经过了多少万年的发展才进入奴隶社会,此后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和变化是永无止境的。人不也是如此吗?身体的发育,思维的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更改,知识体系的深化,在这之中谁能保证,自己一定会变得怎么样?
昨日种种,那不过是今天的起点;明日种种,还要看今日的汗水几何。
狭隘的一成不变的观点是一种腐蚀剂,消磨了意志,消磨了自信,也就消磨了前进的动力。连动力都丧失了,你的明天就真的销毁了。从这点看,我很庆幸巴尔扎克小时侯没有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狭隘观点,否则人间就不会有《人间喜剧》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位伤心的母亲,也请你想一想爱因斯坦、爱迪生、华罗庚,他们小时侯读书并不聪明,兴许也和您的孩子一样,可为什么他们成了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数学家?因为自信、坚持和发展。别再叹息了,你的孩子需要的是鼓励。请相信,一切都会改变。
这篇文章以“世界一天一个样”为题包含着发展的观点。文章从一位母亲的“诉苦”谈起,指出其“诉苦”的错误所在,即“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看待问题,从而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希望和前途。在行文之中,作者列举了巴尔扎克、爱因斯坦、爱迪生、华罗庚等典型事例,雄辩地证明“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看问题的错误所在。全文分析辩证,说理有力。
评析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一个问题时,就要注意它和其他有关问题的联系。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2、学习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防止说“过头话”。
人与集体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家与国
国昌则家兴,国破则家亡。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唇亡齿寒
“扫一屋”与“扫天下”
“蝴蝶效应”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1、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2、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而一切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质变就不会发生。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两种:第一,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第二,数量不变,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方式和结构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要发生一些摩擦:上公共汽车,你踩了我一脚,我就撞你一下;到商场买东西,售货员以冷眼相待,顾客就反唇相讥。这种风气极端有害。究其原因是没有气量,是人们道德水平不高,思想认识很低的表现。中国有句老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大家要记住这句话,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气度大些。(话题《宽容》)
这是一篇以宽容为话题的学生习作片断
“必然要发生摩擦”一句中“必然”一词过于肯定,摩擦在生活中只是偶然现象,可以改为“有时”;“究其原因是没有气量”这句话过于绝对,可以改为“气量狭小了些”;……
这样的分析合理吗?严密吗?请大家思考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有时会发生一些摩擦。比如:上公共汽车,你不小心踩了我一脚,我就有意还击你一下;到商场买东西,碰到一位冷眼待人的售货员,你就以牙还牙,反唇相讥。这些现象不好,他破坏了生活的和谐氛围。究其原因,大概是这些人多了些计较,少了些宽容;多了些争执,少了些忍让;多了些怒气,少了些冷静……一句话,修养欠缺了些,度量狭小了些。中国有句老话:“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真希望那些人能记住这句话,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大度一点,宽容一点。
【片断修改】
【点评】比较一下修改点,就会发现:一、加上一些限制语后,就避免了说“过头话”,文章的内容观点更加客观真实。二、把这些现象的原因归结于“修养、气度”,可以让人接受;而原文则是归结于“道德水平不高,思想认识很低”,夸大了事情的严重性。三、修改成对比排比句式,优化了语言,而且使说理更有气势,更有说服力。由此可见,修改文章,不只是修改文字,更是修正思想认识。
【总结】我们在讲道理,作分析时,可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为了体现自己的观点,有时会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过分的强调,把话说得太肯定、太绝对,这样就成了站不住脚的”过头话”
中国与外国都有象棋,它们的祖先虽然都为古印度象棋,但经过数千年的演化,早已大相径庭了。有趣的是稍稍观察规则,竟能发现不同的民族、国家在文化、政治上的区别,实在发人深思。
凡略通棋术者一定知晓,国际象棋最厉害的是“后”,它可以直飞、横飞、斜飞,真可谓“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其他棋子的战斗力远远弗如。由是可见,外国历来不“重男轻女”,女子照样可以“爵禄高登”,如现实生活中的英国女王。而中国的礼教早在几千年前就规定了妇女的地位——“女子无才便是德”,只配做贤妻良母。武则天历尽艰辛登上了皇帝的金銮宝座,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死后,仍落个千古骂名,原因就在于“大逆不道”!唯其如此,中国象棋上就没有女性的一席之地
例文
“象棋”折射中西文化
中国象棋在底线中央规定了一个四方框,将、帅只在框里活动,这大概是因为中国皇帝向来只在宫中度日,不能越雷池一步,除非国势危急,断不“御驾亲征”的缘故。但在外国,皇帝领兵打仗却是家常便饭,如英王查理为了平叛,亲自带兵去法国打仗。国际象棋中的“后”威力之大,是与此有关的。
有道是,“过河的兵顶个车”。诚然,中国象棋里的卒只要越过“楚河”“汉界”便可东南西北“任遨游”。殊不知,一旦沉底,就几乎失去了战斗力而任人宰割。这表明中国古代军人为封建朝廷拼了一辈子的命,到头来只会落个悲惨下场。即使韩信这样侥幸从乞丐到将军的人,也只是汉高祖手中的一件“工具”,定国安邦之后,难逃劫数,被处以极刑身亡。在国外则不同,只要士兵在战斗中勇往直前,建立功勋,那么就有机会“平步青云”。当年拿破仑由普通士兵成为皇帝的史实就是证明。所以,国际象棋中的小兵到达终点线,就立即成了“后”,威力陡增。
象棋这一方寸世界乃是人类社会各不一样的大千逸事之缩影,给人启迪不浅。
『评析』这篇文章由象棋生发感想,立意深刻独到,令人耳目一新。文章抓住象棋世界与人类社会的联系,由棋及人,由棋道到文化,使议论由表及里,形象生动。
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多年来,人们大多赞同薛勤的说法,认为“一屋不扫”,自然无以“扫天下”,然而在生活中真的都是这样吗?
根据下面材料,以“扫一屋与扫天下”为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评论一】多么精妙的一句反驳,用扫一屋和扫天下比较,结构一致,抓住了“扫”这个关键字眼,让人一下便觉得扫天下和扫一屋的联系紧密。可再仔细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扫一屋”中的“扫”是清扫、打扫的意思,而扫天下的“扫”是闯荡的意思,扫天下是有所成就的意思,这跟做扫除简直就是两码事嘛!薛勤实际就是利用了“扫一屋”和“扫天下”的听觉效果迷惑对方,而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说,实在是有些牵强附会,驴唇不对马嘴。
【点评】这段说理有些为求新奇而勉强为之的感觉,其实这是议论文的大忌
【评论二】人们说:“不拘小节的人潇洒!”需知,这种潇洒并不是指不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就如同“扫一屋”并不是指凡事必亲躬一样。“斤斤计较”和“修身重节”两个概念常被人们混淆。中国人的品质缺陷就在于,他们认为一个拥有一番大事业的人可以不必花精力去注意自己行为的细小末节,所谓小人物也大可因为无人熟识而不去计较个人的素质修养。而外国人常认为作为一个人物,这点素质品质是必须的,是不可或缺的。走后厕所不冲水,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这些外国人以之侧目的低劣品质,在中国都是家常便饭。
【点评】这段说理有绝对化倾向,其实只要在“中国人”, “外国人”前加入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
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仔细一想,陈蕃之所以不扫屋,无非是不屑而致。胸怀大志,欲“扫除天下”固然可贵,然而一定要以不扫屋来作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表现,我则未敢苟同。
例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凡事总是由小至大,正所谓集腋成裘,必须按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做。《诗经·大雅》的《思齐》篇中也有“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之语,意思就是先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再进一步治理好一家一国。试想,一个不愿扫屋的人,当他着手办一件大事时,他必然会忽视它的初始环节和基础步骤,因为这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扫屋之类。于是这事业便如同一座没有打好地基的建筑一样,华而不实,连三四级地震也经不起,那可真是“岌岌乎殆哉”了。
这又使我想起许多老师曾经说过的学习基础问题。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重视钻研一些综合繁杂的大题 ,而不知不觉地放弃了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事到如今 ,后悔也不能够挽回失去的时间,便只有从头巩固,印象却淡多了。我受这种思想的危害已不浅,因而对“扫屋”的理解也就越之深,越发觉得其重要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些都说明了没有平日的积累,纵然有最好的命运降临到他头上,他也只能手足无措地眼望它擦肩而过,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所以我们必须先会“扫屋”,分清楚应先扫地还是先洒水,抑或是先拖地板;这样,在“扫天下”时,你才会知道哪些是应该马上解决的,哪些事可以暂缓,甚至放弃。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堪称欲扫天下而先扫一屋的代表 ,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 。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学习成绩是一流的,社会活动是广泛的。他办过报纸,写过文章,做过洋洋万言的演讲 ,有过人的口才与机敏,这些对于他日后出任总理时的雄才大略不能不说有相当大的影响。假若他没有当年脚踏实地的“扫地”工作,那么,当他面对一个6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他能够当好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吗 ? 这说明周总理“扫天下”的光辉革命业绩与他早年的“扫屋”工作是分不开的。
“扫屋”与“扫天下”一脉相承,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排斥“扫一屋”呢?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正面,又有反面;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既有成绩,又有问题;既有长处,又有短处。不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避免片面性,避免走向极端。我们可以运用对立统一法,根据一分为二的观点,两面兼顾,同时要注意事物的两面并非平分秋色,而是有所侧重,有所突出,我们要善于转化,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就能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使议论纵横展开。所以,在写作时,我们要学会善于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防止成“一根筋”。
3、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防止成“一根筋”。
自尧茂书单人漂流长江不幸遇难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涌向那每个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圣地——青海省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亚洲第一大河长江的源头所在。为了骄傲地说一声:“是中国人首先征服长江!”他们没有被前仆者的牺牲所吓倒,也没有畏缩于虎跳峡那几十米的落差,毅然投入这中华民族的大动脉中。 漂流壮举,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褒贬各异,称赞者认为这是为国争光。批评者则认为是冒险活动,寻求刺激。我对它的看法是:“赞赏其精神,不解其行动。”
例文
勇士耶?葬夫耶?
——评漂流的价值
首先,我们不能把漂流单纯地看作是年轻人寻求刺激。试想一只古老的皮筏,载着血肉之躯,与“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长江搏击,此等壮举,难道是一般人所能为之吗?他们是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呀!在过去那段令人辛酸的日子里,外国的炮艇轮船在长江上肆意横行,川江航道就是英国人首先打通的。国耻呀!现在,美国人又宣布要首漂长江,于是,以尧茂书为首的一批勇士站起来了,前仆后继,终于完成第一漂的壮举。所以,他们的精神实在可敬,能够催人奋进。
但即使是最支持漂流的人,我想,在看到那些伤亡报告的时候也不禁会摇头叹息:“代价是不是太高了”这是一场战争吗?是的,是一场人与自然的战争。而作为20世纪的80年代的现代人,所使用的武器是什么呢?说来令人难以相信,是古老的皮筏。这场战争只能称为人以原始的蛮力与大自然的搏斗,因为人把他最具有威力、最强大的武器舍弃了,那就是人的智慧。就身体各方面的因素而言,人在自然界中是弱者。但是人类还是生存下来了,并成为世界的主宰。这一切,都是因为人能够思维,具有智慧。而漂流的勇士们却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看着那小小的皮筏被巨浪肆意戏弄,我不禁疑惑,这难道就是曾经遨游过太空与深海的人类吗?此为我不解之一。
那么之二呢?乃是我对漂流者过虎跳峡的方式感到吃惊。一个橡皮艇,密封的,四周捆上一些轮胎,人就在艇里,任激流冲打,里面的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一旦漏水,使意味着死神降临;否则,功成名就,称为征服长江的英雄。试问,这行动与昏天黑地的赌博者有何区别?(请原谅我用这个词,很明显,两者的目的截然不同,前者是高尚的。)如果说坐在皮筏里靠船浆与长江搏斗是使用蛮力,那么躲在皮艇里漂流又算什么呢?惭愧呀!
诚然,漂流者在精神上是足以称之为勇士,而在行动上呢?只能算是莽夫。进一步想,目前急待漂流的果真是长江、黄河吗?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伟业不也像一条待漂的长河吗?朋友们,凭着自己的才华和胆略,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到改革的洪流中去搏击吧!在这激流中,我们也能成为漂流的英雄!
【推荐阅读】这篇文章是针对长江第一漂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分析时,作者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既肯定了长江第一漂的积极影响,也点明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