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知识与能力:
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过程与方法:
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感受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文精神。
1、理清文章思路,熟读课文,
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2、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中几句富有哲理的句子。
里根(1911—2004),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67—1975年),第40任总统(1981—1989)。在踏入政坛前,里根担任过运动广播员、救生员、报社专栏作家、电影演员、电视节目演员和励志讲师,并且是美国影视演员协会的领导人。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
里根的总统任期影响了美国1980年代的文化,80年代常被称为“里根时代”。 他也是唯一一个遭到刺客以子弹击中(1981年3月30日)而得以存活的美国总统。1989年退休后里根定居于加州,在罹患阿兹海默症的10年后,于2004年死于肺炎,享年93岁,并获得了隆重的国葬。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美国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并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首航任务。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28日进行第10次太空任务时,在升空后72秒时,爆炸解体坠毁。机上的7名宇航员全部在该次意外中丧生。
爆炸事故原因:起因是助推器接头因为低温,变脆破损,喷出的燃气烧穿了助推器的外壳,继而引燃外挂燃料箱。燃料箱裂开后,液氢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爆炸。
让我们永远铭记“挑战者”号上七名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勇士的英名:
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46岁。
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40岁。
宇航员:朱迪恩·雷斯尼克(女),36岁;
埃利森·鬼冢,39岁;
罗纳德·麦克奈尔,35岁;
格里高利·杰维斯,41岁;
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女),37岁。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发生爆炸,舱内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1月31日,里根总统发表了这篇电视演讲。
哀悼( ) 锲而不舍( )
勋章( ) 锤炼( )
阴霾( ) 孜孜不倦( )
企求( ) 凝聚( )
战栗( ) 拓荒( )
弥补( ) 不朽( )
dào
qiè
xūn
chuí
mái
zī
qĭ
níng
lì
tuò
mí
xiŭ
哀悼:
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孜孜不倦:
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
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节),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第二部分(5—13节),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第三部分(14—21节),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1、这篇演讲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演讲词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2、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如何理解?
宇航员珍贵合影
人类探索本来就意味着冒险,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很有可能是灾难,但他们并没有害怕,而是义无反顾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者。
踏上太空征途
3、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 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以此为例证明美国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传统,不怕失败,开拓进取,也为下文号召大家“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做好铺垫。
4、“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这是里根总统在演讲中关于“美国精神”的集中表述。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美国精神”的?
宇航员珍贵合影
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包括:开拓创新精神,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等。
这种精神是全人类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是人类精神的精华。这种百折不挠的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绝不仅仅只属于美国精神,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1、你怎样看待演讲者的姿态和角色定位?
演讲者有着双重身份,一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总统,要代表人民说话,要赋予演讲以普遍的意义;二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这些真正的英雄。
2、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麦考利芙在进行无重状态训练。
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
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想像力”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希望的中小学生。
3、全文的感情脉络是怎样的?
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前后为悲痛和力量)。这两种感情水乳交融: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全文蕴涵着两种思想感情:
悲痛,英雄已死,对人类,对亲人,对朋友都是巨大的损失;力量,我们不能停留于悲痛,而应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
通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历史是一部冒险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难险阻的历史,那些航天英雄迎难而上,不畏艰难,不畏危险,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历史上的重大航天灾难
1967年1月27日,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在进行载人飞船地面联合模拟飞行试验时,飞船指令舱意外起火,在几十秒内3名航天员被烧死在舱内。
1971年6月30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实施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时,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舱内迅速减压,致使3名宇航员急性缺氧死亡。
1974年1月19日,美国用德尔塔火箭发射英国“天网2A”卫星,由于火箭电子装置中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的一个小焊点附近剥落了一小块绝缘层,引起短路,发射失败。
1985年5月,美国发射“三叉戟”导弹,由于发动机燃烧室中剥落了一块绝缘层,高温火焰烧穿了金属壁,燃气向外喷射,发动机爆炸。
1986年1月28日,美国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第73秒后,航天飞机发生爆炸,7名航天员当场遇难。
1986年4月18日,美国用“大力神”火箭发射间谍卫星,因助推器密封垫圈失效,起飞后5秒钟爆炸。
1992年3月22日,中国用“长征2号E”火箭发射澳星,由于拧动点火控制器时,电路短路,火箭发动机熄火,发射没有成功。
1996年2月15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新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国际通信708卫星,火箭起飞后飞行姿态出现异常,飞行22秒后,火箭坠地发生爆炸,星箭俱毁。
2002年8月1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价值1.59亿美元的“彗核旅行”号彗星探测器在飞离地球轨道的过程中,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彗核旅行”号彗星探测器于7月3日发射升空。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从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1、注音。
哀悼( ) 锲而不舍( )
勋章( ) 锤炼( )
阴霾( ) 孜孜不倦( )
mái
qiè
dào
xūn
chuí
zī
2、下列各句运用了比喻的一句是( )
A. 我们要向雷锋同志那样乐于助人
B. 胡须很打眼,好像墨写的隶体“一” 字。
C. 我的鼻子一酸,像要哭出来。
D. 我的家乡有许多特产,像板栗、甜果等都驰名全国。
B
3、下面句后括号内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此种类型的人.
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1)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 )
(2)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
(3)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
(4)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
替罪羊
千里马
丧家犬
铁公鸡
美国航天史上的三次灾难
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1”号飞船在发射台上起火,致使舱内3名宇航员丧生;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失事,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牺牲;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太空返回地面途中突然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我总是说,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接近永恒的是政府的计划。”
——1986年4月 “现在冻结(核武器)将是极其危险的欺骗行为,因为那只是和平的幻影。事实是我们必须通过实力找到和平。”
——1983年3月,里根向全国新教会协会发表演讲
里根总统经典名句
里根与戈尔巴乔夫
“如果你寻求和平,如果你为苏联和东欧寻求繁荣,请来到这扇大门前。戈尔巴乔夫先生,打开这扇门!戈尔巴乔夫先生,推倒这堵墙!”
———1987年6月,里根在柏林墙前发表演说
柏林墙
柏林墙的倒塌
里根第二次就职演说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再度活跃、强大和生机勃勃的国家。但仍有许多高山需要攀登。我们不会止步,直到每个美国人都能享受完全的自由、尊严和机会,像生来就有的权利一样。我们生来就有权利成为这个伟大国家的公民。”
———1985年1月21日,里根第二次就职演说
里根最后一次发表广播讲话
“那么,你们可以看出,对我而言,过去8年的经历和总统职位远远超出了个人忧患。这是一个更广泛经历的延续,是关于一个民族和一个理想的经历……对人类自由的渴望、追求和实现是美国式的传奇。”
———1989年1月14日,里根在总统任期内最后一次发表广播讲话
课外查找关于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的材料,访问美国宇航局网站,综合课文读后的感想,自由命题写一篇随笔。
一、这篇文章动人心魄的力量,主要是演讲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言语都从肺腑自然流出,不给人客套、虚假、做作的感觉。
二、1、这是作者对英雄们的高度评价,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们之所以是英雄的真正原因的看法。
2、这是作者面对困难与挫折而概括出的具有哲理色彩的观点,表明了只有克服困难才能推动历史前进。 3、这是作者对英雄们的祝愿,也表明了英雄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