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
  • 资料信息
  • 科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 小明的一天

  • 格式:  DOC
  • 大小:  803K    7页
  • 时间:  2017-09

同类资源

小明的一天 教学设计1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福镇路小学校 李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能认识和区分时针与分针。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以及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小明的一天”,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这一内容在设计上有3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本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很小,刚刚入学,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有关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的生活、学习也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安排,但他们对钟表的认识是模糊的,没有建立正确而又清晰的表象。本节课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对钟表的经验,从兴趣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中认识钟面、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并在对比、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上课,先让大家猜个有趣的谜语。(课件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揭题: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着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通过一年级学生喜欢的猜谜语来引出本课要学习的钟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动手探索,体验感悟
1. 出示各式各样的钟表,来认识钟面。


(1)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学生汇报:数字、数字间的距离、指针及其长短等。
注意: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观察全面强调认识时针和分针
(2)课件演示钟面的介绍。
(3)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走动,你发现了什么?
师引导学生明确时针和分针的转动方向。
【设计意图:对于钟面上有些什么的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课堂上实现在有一定的预设的状态下动态生成。生活中学生接触的钟表,有好多是数字不全甚至是没有数字的。在认识的钟面上的数字后,进行一定的拓展,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认读整时、半时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新朋友—小明,他可懂得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学习时间啦,大家想知道小明是怎样合理安排的吗?那我们赶快来看一下小明的一天吧!

学生观看课件,看看小明记录了他一天里做的六件事。(小明起床→上课→上操→吃饭→踢球→睡觉)
【设计意图:由指导认识7时到1时、5时、11时,然后再对几个钟面上分针、时针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渗透不完全归纳的思想。】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观察、汇报。
两人互相指指看。
学生认真观看,倾听。
学生观察、交流。
学生观看课件,看看小明记录了他一天里做的六件事。(小明起床→上课→上操→吃饭→踢球→睡觉)
【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钟面上有些什么。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和激发了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1)7时
①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事情?请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认读7时
②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么看出是7时的?强调:要想看准时间,就要看时针和分针指向
(2)7时半
① 观察钟面7时→7时半,认读7时
② 说一说:小明出发去上学了,是什么时间?请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认读7时半
③ 学生自主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是7时半的?
(3)自主学习:9时半→12时→4时→8时半
① 学生独立观察图画,自己说一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② 全班反馈
3.区分整时、半时
(1)分一分
把6个钟表上表示的时间分类,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小明在7时起床
一名同学带着大家认读7时
全班学生交流
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12
学生认真观察
认读7时
小明在8时在上课
一名同学带着大家认读8时
全班学生交流
时针指向9和10的中间,分针指向6
学生借助所学经验,自己试着认读9时半
说说8时半和9时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座交流
全班汇报
把整时分一类,把半时分一类
【设计意图: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一情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会认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其他学生认读,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后面4幅图再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小结:我们把像7时、8时、12时、4时这样的时间称作整时。把像9时半、8时半、这样的时间称作半时。
(2)观察整时的钟面和半时的钟面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对于大约几时,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认识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来反馈这种原始的感知情况,然后老师再在些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炼,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样的过程,就是一种经历的过程,是一种知识的建构过程。】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认一认

2、连一连

3、小侦探柯南
警察在审讯一起珠宝失窃案时,嫌疑人说他在中午12点时正在树阴下乘凉,并拿出第一张照片证明,柯南马上指出他在说谎,你能从这几张照片中分析原因吗?

四、总结全课,引领发现
认识钟表生活真方便。同时我们也知道时间了真宝贵。请同学们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双休日的作息时间表,看看谁的安排更合理。
【设计意图:新理念不单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也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让学生去学数学、用数学,真正体会数学所带来的学习乐趣和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反思:
1、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方面我在认识钟面及整时中充分体现了,首先: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很详细地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钟表再次观察。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猜谜语”也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所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猜谜语”中导入,接着用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连的,一方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整体上建立钟表的感性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