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六课复习
参与政治生活
1.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2.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它有哪些职权?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6.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何意义?
7.依法治国的要求有哪些?
8.依法治国的前提、中心环节、关键、必要保证、重要环节和核心分别是什么?
9.怎样依法行政?
1、在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大)。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制)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它有哪些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
①、修改宪法
②、监督宪法实施
③、立法权
④、任免权
⑤、决定权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依法治国有何意义?
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依法治国的意义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或者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7.依法治国的要求有哪些?
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
8.依法治国的前提、中心环节、关键、必要保证、重要环节和核心分别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关键是执法必严、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核心是:依宪治国。
9.怎样依法行政?
①、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P76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p77
③、公民要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规范自身行为。P77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A:公民 B:工人
C:国家领导人 D:人民
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央人民政府 D:中国共产党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巩固练习
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B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
D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B\C\D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因为它( )
A: 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
B: 拥有选举国家主席的权力
C: 行使立法权
D: 拥有任命国务院总理的权力
2、建设法治国家,就要( )
A: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B: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D:一切国家机关都要依法行使职权
第二框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哪些根本问题?
4、现行宪法由哪些内容构成?
5、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6、公民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1.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宪法的重要作用: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4)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5)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6)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哪些根本问题?
(1)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
(2)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3)根本任务;P35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5)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P91
(6)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7)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
(8)国家标志
4、现行宪法由哪些内容构成?
①、序言和总纲
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国家机构
④、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5、宪法和其他法律关系是什么?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③、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
④、其他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
6、公民怎样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①、思想上: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②、行动上:遵守宪法,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思考题:第三框题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1、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
2、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途径有哪些?
3、公民怎样行使政治权利?
4、公民的义务有哪些?
5、国家安全的内容有哪些?
6、公民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7、公民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1、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有:
①、建议、监督权
②、选举和被选举权、
③、批评、建议权、
④、申诉、控告、检举权
2、行使政治权利渠道途径有哪些?
(1)向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反映
(2)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媒体监督
3、公民怎样行使政治权利?
(1)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2)实事求是
(3)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
(4)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4、公民的义务有哪些?
①、维护国家安全。
②、保守国家秘密
5、国家安全的内容有哪些?
①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②国家机密不被窃取泄漏和出卖
③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6、公民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②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③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7、公民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①、及时向国家机关报告,配合国家机关工作
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义务,也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③、理智爱国。
2009年我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宁夏发展马铃薯种薯基地的建议,被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重点督办建议。这充分体现了我区人大代表 ( )
①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②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③权力大、能力强,不受人民监督
④关注民生、反映民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9年重庆市打黑除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严惩黑恶势力 ①是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②偏离了国家工作中心,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③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利于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④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
A.国家性质 B.行政机关
C.权力机关 D.根本政治制度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我国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选举权。这一规定( )
①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说明我国法律体现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④说明我国已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每年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商讨、决策国家大事。会议期间,大会要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国家的一些重要法律、发展纲要等等。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重大事项有决定权、监督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唯一机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博客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新亮点。一些人民代表通过博客公布提案,广泛征集网友的意见。这种形式()
A.扩大了人民代表的权利 B.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完善了基层民主制度 D.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2010年浙江绍兴)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l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促进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2010年宁波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0年浙江义乌)1953年我国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城乡按8:1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把城乡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变更为4:1;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决定城乡按1:1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即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行“同票同权”。
(1)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规定是依据什么制定的?(1分)
(2)全国人大通过选举法修正案体现了全国人大怎样的性质和职权?(2分)
(3)凝聚半个多世纪心血的“同票同权”的历程说明了什么?(3分)
(1)国情(1分)(2)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分) 立法权(1分)
(3)从民主法制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不断完善,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等角度回答。(一个角度1分,共3分。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修正法规和地方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
A、宪法是普通法律之和,是母法 B.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c只有宪法才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010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通过官方网站与网民见面,回答各方关心的问题,在约两小时的互动过程中,广大网民就教育、医疗、就业,房价等民生议题,积极向
理建言献策.这说明
A.公民可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
B.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
C.我国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D.我国已经建立最为完善的民主制度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修改后的选举法规定,我国城乡居民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首次实现了“同票同权”。回答18—20题。
18.全国人大通过选举修正案,表明它享有
A.监督权 B.决定权 C.立法权 D.任免权
19.全国从大对选举法的这一修正,说明
①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②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
③选举法的修改程序比任何法律都严格 ④国家正在为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而努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我国城乡居民选举实行“同票同权”,其意义主要在于
A.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有利于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有利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D.能根本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去年和今年“两会”期间,网民通过网络向“两会”代表、委员提问达到数十万人次,温家宝总理公开肯定了这种“民意直达高层”的沟通方式。据悉,现在从国务院、中央部委到县级政府均建有网站,政务信息公开程度不断提高。中纪委、公安部等当合政府部门也已开通专门网站,在互联网上接受群众举报,实现与网民的互动,实现了当合政府于普通群众的直接沟通。
(1)议一议,怎样认识政府各级部门在互联网上与网民进行互动?
我国政府在依法行政、让公众参与决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国公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公民依法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2)辨一辨:有人认为,网民为了充分行使监督权、建议权等,可以在网上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
(3)想一想:普通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沟通渠道还有哪些?
(4)你能写出2—3个有关传达民意、反映民声的报纸、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的栏目名称吗?
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信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情况等。
不正确。公民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充分行使各种政治权利;但公民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各种政治权利时,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要实事求是,不能捏造或者……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浙江台的小强热线、1818黄金眼、台州台的阿福讲白搭等。
下侧漫画(图片来自网络)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每个公民都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②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③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④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能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修改后的选举法规定城乡人口按1:1选举人大代表,我国首次实现城乡居民“同票同权”。这体现了
①法律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与保障 ②我国民主制度正在不断完善
③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还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据此回答:
16.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分别行使了 ▲ 。
A.任免权、决定权 B.立法权、监督权
C.监督权、决定权 D.立法权、任免权
【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真题】17.《选举法》依据《宪法》进行修改,这表明 ▲ 。
①它们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②选举法是宪法的立法依据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任务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真题】18.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利于 ▲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③农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我国制定普通法律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从宪法中寻求合法性来源。这说明宪法
A.是所有普通法律的总和 B.必须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
C.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材料一 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为实现民主政治,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专制集权的斗争。经过反复、曲折的较量,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
材料二 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代表,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认真审议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有关法律文件,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这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三 回顾近几年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监督功不可没。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约有80%来自群众举报。
(2)材料二表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民主权利有哪些?(2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或选举的权利)。②批评建议权。③监督权等。
3)人民群众的监督。
①促使国家机关更好地依法行使职权(或促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②促使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各项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③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或法治意识、权利意识),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④能有效地惩治腐败,打击违法犯罪。⑤有利于法律的实施,促进司法公正等。
(3)材料三反映了哪种监督的重要性?(1分)这种监督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什么作用?(4分)
16.为解决各种民生问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吉林省开设了省长公开电话96188。
具体案例:某村村民王某到乡政府上访,反映2009年良种补贴款未发放的问题,被拘禁3天。回来后,他拨打了省长公开电话,反映情况,要求解决问题。
乡政府拘禁村民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1分)
王某打省长公开电话反映问题,是在行使公民的哪项权利?他还可以通过那几条途径行使这一权利?(3分)
(1)生命健康权利、人身自由权利等。
(2)监督权、建议权。他还可以写信、上访、向有关部门反映、向人大代表反映等等途径行使这一权利
处理结果:省长责成当地行政部门和执法部门负责处理此事。经核查,情况属实,相关部门依法对有关责任人予以处罚,并将补贴发放到位。
处理结果表明我国实行那一基本方略?其基本要求是什么?(3分)
(3)依法治国。其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必严、违法不究。”
以反腐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2011年1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
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
话。他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斗争要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1.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
答案: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严惩腐败的坚强决心)
2.党和国家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分子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1)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政府要依法行政,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社会事务,行使职权,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每个公职人员,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做人民
结束语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让我们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正确行使当家作主权力,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真正为国家做贡献。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