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花脸
  • 资料信息
  • 科目: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 花脸

  • 格式:  DOC
  • 大小:  45K    2页
  • 时间:  2017-08

同类资源

5.2 花脸PPT课件1
大小:1.5M
5.2 花脸PPT课件2
大小:660K
5.2 花脸PPT课件3
大小:1.12M
花脸 课件2
大小:806K
花脸 课件1
大小:524K

花脸 教学设计8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花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各种描写充分表现人物心情的写作手法。   2、感受描写与情感发展紧密结合,展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写作手法。   3、通过朗读(传情达意)(把握重音)体会少年爱慕英雄的热情。   4、初步体会作者试图用文字保留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喜爱与留恋,以及倡导传承的思想。   二、课文理解:   1、导入课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请同学们讲一下自己的所爱。(激发同学们的热情,为学习营造气氛。)若请你用文字写出你的喜爱与留恋,并让读者也为你高兴,甚至羡慕,该怎么写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冯骥才的散文《花脸》,看看她是怎么将自己对心爱之物——“花脸”的浓浓情感,感染我们读者,并让我们产生共鸣的。   2、说说“花脸”:先请同学讲,然后由老师概括。   花脸——原指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称净角。花脸是俗称。净角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音色宏亮宽阔,演唱风格粗壮浑厚,动作大开大阖,顿挫鲜明。课文中是指类似净角脸谱的面具。   脸谱——脸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南北朝和隋唐(420—907)乐舞节目中就有了“假面歌舞“,这假面具就是脸谱的鼻祖。由于戴假面具演出不方便,艺人们就用粉墨、油彩、锅烟子直接在脸上勾画,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脸谱。一般只用黑、白、红三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强调五官部位、肤色和面部肌肉轮廓,。中国的戏剧为了表现人物个性,突破人物真实面目的局限,选择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加以夸张,使人远看性格突出,色彩主次分明。它不仅表现人的生理,还把社会属性,甚至常使用的武器都集中地用图案反映出来。如:后羿脸上的“九日”,赵匡胤眉间的“草龙”,项羽左眼的“寿“字眉,张飞的 “蝠”型眉,关羽的“卧蝉”眉,鲁智深的“孔雀”眉”,曹操的“凝目”等等,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形貌特征。   3、请同学们寻找文中作者喜爱花脸的内容。(学习各种描写,感受人物情感。)   喜欢花脸     喜欢理由             情感发展
4、组织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少年仰慕英雄的激qing。(此部分可穿插在上部分进行)   在正确清楚、自然流畅的朗读基础上,学习传情达意的朗读方法,抑扬顿挫,表达情感。利用该文重点学习朗读重音,可请同学寻找有关字词并朗读。   如:“这花脸好大,好特别!”;(带点字应重音重读,突出最强的感受,以及喜悦心情。)    “我要那个大红脸!”;(带点字重音轻读,突出敬畏心情。)    “这刀!这花脸!”(采用一字一顿、夸大调值表示法,突出得到宝贝时的激动心情。)    “俺——姓关,名羽,字云长。”(采用拖长音节、一字一顿表示法,给人以深刻印象。)   5、请同学们仿照课文描绘“花脸”和“青龙偃月刀”片断,用八十字左右介绍自己的心爱物品。(先思考后交流)   三、课文延伸:   本文,我们除了知道作者喜爱花脸之极以外,还读到了些什么呢?   (1)童趣(2)热闹的过节气氛(3)给人带来美好享受的民间传统文化   探求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倡导传承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   (展示课件导入议题:民间文化物品展示——大红灯笼、唐装、踩高跷、陶瓷等等;      民族文化分两大类——精英文化[典籍、诗歌]、民间文化;      精英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思想传统、文化精神。      民间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情感、心理特征、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冯骥才有关民间文化的讲话字幕。)   四、作业:
(1)查资料:了解中国的民间文化,日后交流。并思考青少年肩负的责任。   (2)小作文:写写你的心爱之物,三百字左右。   五、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中篇小说《啊》、《神鞭》,短篇小说《雕花烟斗》,散文集《珍珠鸟》等等。80年代中期后更关注于民俗民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将大部分精力转移到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抢救。   2、作者有关民间文化的讲话:“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都有大量的、迷人的、灿烂的民间文化无声无息的死去。”“如果还不进行抢救,再过二十年,中国一半的民间文化将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