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枚金币
  • 资料信息
  • 科目: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 一枚金币

  • 格式:  DOC
  • 大小:  45K    2页
  • 时间:  2017-08

同类资源

一枚金币 教学设计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感悟老人这么做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2.感悟老人让儿子明白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  2.根据文中三次出现金币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来教学。   (1——13)、(14——20)、(21——28)。 三、学习课文1——20自然段。   了解两枚金币的由来及发生的故事。
四、指导有感朗读1——20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一枚金币》的1至20自然段,边说边板书课题。
来,让我们打开书再一起读读,进入课文共同回忆一下。
2.学生齐读1到20自然段。(注意读书的姿势;用心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昨天学习的内容都想起来了吧,考考你们:谁发现儿子前两次拿回金币给父亲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答:发现相同的地方是:儿子的两枚金币都是妈妈给的,两次拿给父亲,父亲都把金币扔进火炉里,儿子两次都笑笑地走开了。   师:儿子笑笑走开了,你的理解是:(那不是他自己挣来的,他不在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枚金币,看看与前两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学习课文21——28自然段。(第三枚金币) 1.学生自由读这一部分。
师:认真读书,想想第三次与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
生:这一次妈妈说不行,儿子出去挣钱,父亲又扔,儿子抓金币,父亲相信。
师:这一部分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吗?
2.学生提问,教师归纳。
3.带着同学提出的问题默读:边读边思考:父亲为什么后来相信了?从哪看出是儿子自己挣的?
4.生答。(儿子忙跑到火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抓出金币,大声叫到)
师:同学们原来是从儿子的表现中知道的。
5.生再读25、26段,找找儿子的动作(忙跑、抓、叫到),感受当时的心情。
师:这里为什么用“抓”字,不用“拿”呢?
6.有感齐读25、26段。   师:刚才同学提出儿子这么爱钱,为什么妈妈给的两枚被扔进火炉,他不去抓。而自己挣的那一枚却从熊熊大火中抓出来呢?谁知道。   引导学生找到有关的句子。(23段)知道这枚金币是儿子自己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挣来的,鼓励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从中体会挣钱的辛苦。
7.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感朗读。
8.指名读、评价。
9.多种形式练读。
三、领悟道理:   课文三次出现金币,你们懂得老人想让儿子明白什么道理呢?(通过自己劳动换来的是最珍贵的)   师:学到这,我们来讨论一下开课时提出的问题:课文里讲了三枚金币,为什么课题不叫三枚金币,而叫一枚金币呢?说说你的看法。生答   看来老人让儿子明白的道理,你们也明白了。挣钱要取之有道,靠劳动挣来。想想还有不理解的吗?
四、扩散思维。   师:想一想,儿子经过这一次自己辛苦挣钱,以后会怎样呢?   联系自己平时想想,钱不是你们自己挣来的,是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你们是怎样做的?   通过学习,我们从中吸取好的信息,懂得一些道理。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个生字书写生字。   1.读准字音,观察字形。   2.认真书写。   3.摘录好词、句。(摘录好词、句是个宝,要把这个宝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