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七年级下册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七年级下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附参考答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 60分)
1.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明朝,即明太祖,年号为( )。[来源:学&科&网Z&X&X&K]
A.洪武 B.永乐 C.顺治 D.康熙
2.(2011·山东德州)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a、b、c、d代指4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②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③b、d两个朝代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④a、b、c、d都是大一统的王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如下图所示,从图1到图2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4.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
A.废除丞相 B.八股取士
C.设立东厂 D.设立军机处
5.明末倭寇猖獗,朝廷调兵遣将进剿。下面四个将领都要请战,其中一位表达了请战的目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你应选择( )。
6.1662年郑成功下令对台湾城发起总攻,右图是郑成功与西方殖民者在海上激战的情况。“殖民者”指的是( )。A.英国侵略者 B.西班牙侵略者
C.荷兰侵略者 D.日本侵略者
7.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清军击溃噶尔丹的“驼城”,打败叛军的战役是( )。
A.尼布楚战役 B.乌兰布通战役C.雅克萨战役 D.台州战役
8.电剧连续剧《康熙大帝》剧组请你帮助查找与康熙帝有关的史料,下列史实可供推荐的是( )。①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侵略者 ②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③册封五世班禅 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地区是( )。
朝代
相关史实
元朝
设宣政院
清朝[来源:学科网ZXXK]
册封达赖、班禅[来源:学&科&网Z&X&X&K]
设置……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海南
10.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它是( )。
A.长城 B.故宫 C.布达拉宫 D.赵州桥
11.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到嘉峪关去考察明长城,右图中表示其目的地的英文字母是( )。
12.下列古代科技成就中,哪一项促进了医药学的发展( )。
A.祖冲之和圆周率
B.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13.某同学举办“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展览,下列人物应该入选“明清篇”的是( )。
①祖冲之 ②毕昇 ③李时珍 ④宋应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4.电视连续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曹雪芹 C.施耐庵 D.吴承恩
15.(2011·湖南张家界)成功塑造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艺术形象的长篇神话小说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6.(2011·广西桂林)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从吟诵的诗、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请判断与明清小说有关的场景是( )。
17.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
A.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B.使中国彻底免遭西方入侵
C.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 D.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18.明《南都繁会图卷》向人们展现了明朝城市景观的盛况。“南都”指的是( )。A.南京 B.北京 C.洛阳 D.杭州
19.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在(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0.我国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特点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B.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C.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D.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二、看图填空(本题8分)
21.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阅读下图,根据要求,按序号在空白处填写恰当史实。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三、材料解析(本题共2小题,第22题10分,第23题10分,共20分)
22.郑和,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写出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时间以及下西洋的目的。(4分)
(2)郑和的船队进行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2分)
材料二 如图
(3)结合材料二的航行图示,请你写出郑和远航经过的两大洋,最远到达的地区。(2分)
材料三 在现在的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山、三宝井、三宝庙;印度有三宝石刻像,称郑和为“中国圣人”;索马里有“中国村”“郑和屯”,传说郑和曾访问过此地。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一说郑和下西洋的影响。(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了以戚继光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他们依靠人民的力量,在抗倭战争中屡建奇功,终于取得了抗倭战争的胜利。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旺盛。戚继光创造了新的阵法鸳鸯阵,使长短兵器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在抗倭斗争中,屡建奇功,戚家军名闻天下。
材料二 大军前来,只是收回自己的产业,并不是与你们作战,你们理应立即离开,把台湾归还原主。
材料三 右图为清代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它在雅克萨抗俄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戚继光为什么能在抗倭战争中屡建奇功,并取得抗倭战争的胜利?(2分)
(2)材料二中“你们”指的是谁?(2分)
(3)材料三中的战役结束后,中俄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2分)
(4)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四、分析与探究(本题12分)
24.“清朝那些事儿,有辉煌,有凄惨;清朝那些事儿,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心痛,让我们回味。”自从《百家讲坛》播出《正说清朝十二帝》后,小明同学对这个朝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他未完成的学习提纲,请你来补充完整。
【屹立世界东方】
(1)1616年,________建立后金;1636年,________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了清朝在中国的统治。(4分)
【强化君主集权】
(2)__________时期,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2分)
(3)皇帝找茬:“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把心肠论浊清”。请从“文字狱”的角度,替皇帝找出以上几句诗中的“毛病”。(4分)
【多民族的统一】
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
(4)清政府为什么要用一个世纪的时间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2分)
参考答案
1.答案:A
2.解析:解读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了唐朝、元朝、明朝、清朝。根据所学知识可直接判断①②正确;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清朝是女真族(后改为满洲)建立的,故③也正确;从图示可以直接判断④是正确的。
答案:D
3.答案:D
4.答案:D
5.解析: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可以知该人物是戚继光,然后从图片中的旗子上“戚”字可判断出B项符合题意。答案:B
6.答案:C
7.答案:B
8.解析:制定“金瓶掣签”制度的是乾隆帝,故④应排除,选A项。答案:A
9.解析:从表格中的“宣政院”和“达赖、班禅”可判断该地区是西藏。答案:C
10.答案:B
11.解析: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答案:A
12.答案:D
13.解析: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人,毕昇是北宋时期的人,李时珍和宋应星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人。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C
16.解析:A属于宋词,B属于明清小说,C属于唐诗,D属于元曲。答案:B
17.解析:闭关锁国不能从根本上抵挡住西方列强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答案:B
18.解析:明朝初期以南京作为都城,故“南都”指的是南京。答案:A
19.解析:开皇之治属于隋朝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唐朝的盛世局面,康乾盛世是清朝前期盛世局面。伏尔泰生活的时期18世纪,是清朝时期。答案:D
20.解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所以选A项。答案:A
21.答案:(1)①雅克萨 ②尼布楚条约(2)③郑成功 ④台湾府
(3)⑤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 ⑥驻藏大臣(4)⑦大小和卓 ⑧伊犁将军
22.参考答案:(1)1405—1433年。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2)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3)太平洋和印度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睦邻友好往来。
23.参考答案:(1)依靠人民的力量,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旺盛。
(2)荷兰殖民者。(3)《尼布楚条约》。
(4)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是保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在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24.参考答案:(1)努尔哈赤 皇太极(2)雍正
(3)第一句:“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第二句:暗指清统治者没有文化;第三句:在“清”字前加上“浊”字。
(4)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修建对于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