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识字6:古对今》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6.古对今教学设计
课题
古对今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识字是三组词语韵文。韵文是由一些词语有序排列组合而成的。课文展示了古今四季气候特点,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适合学生朗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启迪学生们智慧的火花。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会“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认会“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导语引入课文。(用时:5分钟)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很好听的拼音课文《古对今》。
2.板书课题,揭示本课特点。本课的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子歌”。(课件展示课文)
3.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古”。
1.看课件,听清老师讲解的本课的特点,同桌交流体会。
2.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古”。
1.我会组词。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10分钟)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2.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再读课文,识词。
5.认读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检查,互读互听。
3.交流识字方法。
4.再读课文,圈出不会读的词。
5.交流生词的认读。
2.我会认。
圆 严 寒 酷 暑 凉 晨 细 朝 霞 夕 杨 古 李 语 香
3.我会连。
严 酷 朝 凉 细 夕
霞 暑 寒 阳 风 雨
三、读韵文,感知对子。(用时:15分钟)
1.自读课文,遇到读得不熟的字或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或指定小组互读对子,全班交流正音。
3.各种形式读对子,直到读熟。
(1)师生交叉读
(2)男女生对读
(3)学生分三大组拍手赛读,优胜组集体表演读。
4.交流对子歌中的特点:
(1)反义词对:古对今 圆对方 晨对暮
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
(2)天气现象对: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
(3)植物和动物对:桃对李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鸟语对花香
(4)课件展示几种对子及相关图片。
5.背诵《古对今》
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1.自读课文,遇到读得不熟的字或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检查,互读互听。
3.各种形式读对子,直到读熟。
(1)师生交叉读
(2)男女生对读
(3)学生分三大组拍手赛读,优胜组集体表演读。
4.交流对子歌中的特点,并分组对对子。
5.找朋友:学生各选一个词语卡片,把这张卡片放在胸前,然后找到能与自己相对的词语,比比谁的朋友多。
6.观看几种对子及相关图片。
7.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古对今》。
4.我会读。
严寒 酷暑 春暖 秋凉
和风 细雨 朝霞 夕阳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5.我会对对子。
严寒对________
春暖对________
和风对________
朝霞对________
莺歌对________
鸟语对________
6.我会写反义词。
黑—( )高—( )
古—( )圆—( )
哭—( )高兴—( )
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用时:10分钟)
1.指导7个生字的书写。
(1)认读7个生字并组词。
(2)师范写,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讨论交流。
(3)作品展示,全班评价。
2.布置作业:
(1)同桌互背《古对今》
(2)抄写课后词语。
1.认读生字。
2.说说每个字的结构,观察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3.学生描红、写字。同桌交流评价。
4.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5.认真完成作业。
7.我会写。
凉 细 夕 语
8.我会写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纟:__________________
木:__________________
讠:__________________
日: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爱做游戏是孩子们的共性,在本课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界。比如生字读音检查运用开火车、青蛙跳伞游戏、抓鱼、字词卡抽读和找一找的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记忆生字。所以,在后面的熟读对子,背诵对子等环节,同学们很快就能完成任务,为后面的指导书写生字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