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陋室铭

  • 格式:  PPT
  • 大小:  861K    41张
  • 时间:  2017-04

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16课:短文两篇》ppt课件(七年级下册语文)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16课:短文两篇》ppt课件(七年级下册语文)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16课:短文两篇》ppt课件(七年级下册语文)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16课:短文两篇》ppt课件(七年级下册语文)
16 短文两篇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这是对那些身居陋室,胸怀天下着的歌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对那些不随流俗,洁身自好者的赞美。其实,这两句流传千古的格言警句是有来历的,它歌颂的是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赞美的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刘禹锡和周敦颐是怎样的人?有怎样杰出的文?请随我一同走近课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品味文中优美深刻、脍炙人口的语言。
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第一课时 《陋室铭》
一、新课导入
陋室,是刘禹锡的居室名,意思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走进他的陋室,你一定会被刘禹锡的高风亮节所深深打动。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2.听老师范读,划出朗读的停顿。
【交流点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xīn
hén

shǔ

3.大声读课文,划出押韵韵脚。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4.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 ( )
②何陋之有 ( )
往来:①往来无白丁 ( )
②其中往来种作 ( )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倒装标志
表示交往的人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有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
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散布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德行美好
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受到犹乱
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5.作者链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6.背景链接
刘禹锡被贬期间,只有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7.文体链接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懂文意
(二)整体感知
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交流点拨】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文本探究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交流点拨】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2.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交流点拨】颜色:绿色,青色。特点:别致幽雅(幽)。
3.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交流点拨】有鸿儒,无白丁(雅)。
4.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怎样的?有何特点?
【交流点拨】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静闲逸)
5.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
【交流点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妙在何处?
【交流点拨】“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7.“往来无白丁”包含什么感情?
【交流点拨】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这是由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8.全文首尾句有何关系?
【交流点拨】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句互相呼应。
(四)深层感悟
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交流点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主旨句的?
【交流点拨】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灵”来比“馨”。
3.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表现室主品德高尚的?
【交流点拨】环境清幽,交往高雅,情趣脱俗三方面。
4.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用意何在?
【交流点拨】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
5.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交流点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6.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
【交流点拨】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奥运铭
国不在大,技高则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斯是奥运,众星如云。队员现绝技,教练出奇兵。场上争金牌,场下叙友情。一心破记录,论输赢;有拼搏之雄姿,有交流之文明;东土雄狮吼,西方苍鹰鸣。国人云:“看我北京!”
公仆铭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查真情。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众人曰:“公仆精神!”
学生铭
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则灵。斯是求学,惟苦唯勤,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谈笑添学问,思辩助长进,可以明事理,冶性情,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学海巧为舟,书山行捷径,吾辈云:“何乐不为?”
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检查铭
事不在大,有差则成;路不怕远,有玩就行。背手扬脸,架子哄哄。走路腆小肚,袋装一本子。遇人斜眼看,逢问鼻子哼。闻香流口水,举杯论英雄。八两白干下肚,吹、许、封。汇报皆未入耳,看啥全没记清。拎足土特产,摆手就回城。众人云:“官僚典型”。
第二课时 《爱莲说》
一、新课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蕃( ) 淤( ) 濯( )
亵( ) 鲜( )
fán

zhuó
xiè
xiǎn
2.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
鲜:①陶后鲜有闻 ( )
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
之:①水陆草木之花 ( )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外:①中通外直 ( )
②遂与外人间隔 ( )
出:①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②不复出焉 ( )
远:①香远益清 (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少,读xīǎn
艳丽,读xīān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外面,外表
以外
从……出来
出去
远播
距离长
(2)词类活用
①不蔓不枝 ( )
②香远益清 ( )
蔓、枝:名词活用为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3.作者链接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
4.文体链接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疏通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
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5.教师点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交流点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莲花的品格的?
【交流点拨】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3.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交流点拨】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文本探究
1.请将匹配的相应的字母填入相应的地方。(莲的特征——人的品质)
A.君子
B.自尊自爱
C.仪态庄重
D.美名远扬
E.不同流合污
F.独立高洁
G.不攀附权贵
H.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交流点拨】
A E C H G D F B
2.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陶渊明独爱)、牡丹(世人甚爱)。
3.“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交流点拨】菊:迎寒斗霜,清高避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用牡丹反衬莲,用菊正衬莲,突出莲的高贵品质。
4.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点拨】菊——隐逸者——惜;牡丹——富贵者——厌。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魅力莲花
1.歇后语
(1)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2)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3)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4)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5)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6)莲蓬结籽——心连心 (7)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2.谚语俗语
(1)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2)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3.咏“莲”佳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5)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6)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名湖对联
(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8)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古乐府民歌《江南曲》
(9)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