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7.紫藤萝瀑布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17.紫藤萝瀑布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7-03

《紫藤萝瀑布》评估测试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紫藤萝瀑布·评估测试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紫藤萝 沉淀                  B.梦幻茏罩
C.伶仃 遣憾                    D.洒酿忍俊不尽
3.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忍俊不禁(忍住)          B.花红已谢(凋零)
C.察言观色(颜色,色彩)    D.盘虬卧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4.用“副”“幅”填空。
一(    )筷子               一(    )笑脸
一(    )字画               (    )员辽阔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    )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一)语段点将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为下列字注上拼音。
穗(    )  伫(    )
2.解释词语。
①忍俊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仙露琼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第一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写出每层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我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过关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第1段与第2段文字通过十多年前紫藤萝________与眼前的紫藤萝________进行对比,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怎样理解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tiǎo 挑战  tiāo  挑水  ②jìn  禁止  jīn  禁受  2.A  3.C  4.副、副、幅、幅  5.B
(一)1.suì zhù  2.略  3.第一层到“花苞里”,描写每一穗花的颜色;第二层描写花朵的形状  4.眼前的花充满无限生机,让我悲痛焦虑的心灵受到感染与抚慰
(二)1. 通感  2.花朵稀落 生机勃勃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生机勃勃的紫藤萝使作者受到启迪,让他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中的悲痛焦虑也化作前进的勇气与动力
【提示】
“基础训练”第2题:B项“茏”应为“笼”,C项“遣”应为“遗”,D项“洒”因为“酒”,“尽”应为“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