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7.*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写作背景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写作背景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卓绝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目睹故土沦陷,依然无家可归。作者面对已失去的家园,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应该说,这篇课文的语言富有激情,主题也很有深度。而它要面对的学生,都是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由于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原因,他们根本就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就是对教材上记述的那段历史,也知之甚少。因此,情感领悟能力不强,导致他们对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难以理解,对课文的主题进行深度的把握也会有相当的困难。不过,他们有朴素热烈的爱国情感和丰富诚挚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中应加以很好的引导、利用。


写作背景

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正是他们,开创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合为一体,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东北作家群里,还有《憎恨》集的作者端木蕻良(生于1912年)。其中,《鴜鹭湖的忧郁》一向为人称道,这是用诗情的笔法写出难以想像的人民贫穷,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他还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都有磅礴的气势,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出来。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