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邓稼先

《纪念白求恩》《邓稼先》教案及练习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纪念白求恩》《邓稼先》 

二. 教学目标 

1. 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 

2. 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3. 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教学设计>文章主题。 

5. 抓住教学设计>文章语言进行整体把握。 

6. 培养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2. 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3. 在名人的感染中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怀 

  

四. 知识分析 

《纪念白求恩》 

(一)生词: 

1.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派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2. 狭隘:原意为窄小,不宽阔。常用来比喻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开阔。  

3. 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忱:情意。 

4.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5. 纯粹: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 

6. 低级趣味:无聊而不高尚的情趣。 

  

(二)结构分析: 

全文以先分后合的尾括式结构,分三个逻辑段,论证了“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的中心论点。   

第一段: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第1、2自然段)   

第二段:论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于一般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第3自然段)   

第三段:论我们大家都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第4自然段)   

  第一段第一层:概论白求恩的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从开篇到“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这是第一分论点的提出部分,先摆事实,后讲道理,据此又可分为两小层。 

(1)概述白求恩来中国帮助抗日到以身殉职的简历。(从开头到“以身殉职”) 

(2)揭示白求恩的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从“一个外国人”起到“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一段的第二层:具体论证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从“列宁主义认为”起到第2自然段段尾)作者分两小层论证: 

(1)论我们中国共产党员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从“列宁主义认为”起到第1自然段段尾) 

(2)论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的两个“极端”的真正共产主义精神。(第2自然段) 

第二段共两句。第一句说明白求恩的技高出于求精,第二句指出白求恩技精的教育意义。 

  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也分两层。 

  第一层概述和白求恩的交往,抒发悲痛悼念之情。(头几句) 

  第二层全文结论: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现在大家纪念他”到段尾) 

  

《邓稼先》 

(一)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暗走出的迷蒙,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教学设计>设计研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比较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令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以及常常伴有的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二)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三)语言特色: 

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 

  

【典型例题】 

1. 下面几组字中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 租        诅         祖        沮                  阻 

B. 勋          埙                   陨         员 

C. 端          惴           湍         踹 

D. 稼          嫁                   家 

2. 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 鞠躬                      爆炸             宰割             苦闷 

B. 崇高                      坦诚             仰慕             残案 

C. 大厦                      蓬草             萦绕             长亭 

D. 颤抖                     焦虑             筹划             彷徨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歌可泣:流泪             鲜为人知:少 

B. 当之无愧:愧色                锋芒毕露:全、都 

C. 妇孺皆知:小孩子                死而后已:罢了 

D. 家喻户晓:明白                马革裹尸:皮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主题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 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 

C. 教学设计>文章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D. 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十分整齐。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教学设计>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绝”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5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5. 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 

6. 概述本文内容。 

7. 本文介绍了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8. 如何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意思? 

  

二. 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9~14题。 

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最低零下10℃,最高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当时他已经不能到室外亲自观测温度,这是依照气象局的报告记录的,所以还注上“局报”两个字。这位卓越的科学家,一直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他留下了人民需要的科学遣产。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放出光彩。 

9. 这段文字分二层,请用“‖”在文中标出。 

第一层是               的表达方式;第二层是               的表达方式。 

10. 用横线画出最能表达这段中心的一处细节描写。 

11.“一直”“才”强调了竺可桢的               精神。 

12. 找出文中一处错别字。 

13. 把文中的“临终”换成“临死”是否恰当?为什么? 

14.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竺可桢的           、           精神。 

A. 持之以恒         B. 深入实际                 C. 孜孜不倦                   D. 坚持不懈 

E.细心观察              F. 严谨治学                G. 坚持真理                   H. 调查研究 

15. 排比句可增强气势。以“我长大后”开头造一个排比句,体现出你的理想志向。 

答案: 

一.  

1. C   2. B   3. C   4. D 

5.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6. 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7.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邓稼先: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8. 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二. 

9. ……两个字。‖这位卓越的科学家……   记叙   议论 

10. 所以还注上“局报”两个字 

11. 坚持不懈      12. 遣——遗 

13. 不恰当;两个词虽然是同义词,但感情色彩不同:“临终”是褒义词,而“临死”是中性词,因此不能换。 

14. D   F     15. 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 选择题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纯粹(cuì)     鄙薄(bǐ)                 B. 漠不关心(mò)    热忱(chén) 

C. 派遣(xiǎn)   拈轻怕重(zhān)      D. 殉职(xùn)       狭隘(ài) 

2.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设问) 

     B.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 

     C.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D.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 

3. “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该句后一部分进一层说明前一部分。它具体说明的是(      ) 

     A. 国际主义的性质和目的。 

   B. 国际主义的具体内容。 

     C. 国际主义同狭隘民族主义、狭隘爱国主义的区别。 

     D. 区别于狭隘民族主义与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4.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份。 

B.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教学设计>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 本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二. 综合题 

①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的精神。 

5. 这段文字的论点是第(    )句。    

6. 第⑨句中“无不为之感动”的主语是(    ) 

A.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B. 受过白求恩医生治疗的人。 

     C. 受过白求恩医生治疗的人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人。 

D. 所有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治疗和亲眼看过他工作的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7. 这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8. 本段使用了两种论证方法,它们是(    )和(    )。 

  

三.  

① 辣椒原产南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番椒”,又名“榛椒”“大椒”“辣茄”约有7000多个品种。辣椒有辣和不辣之分,甜椒不辣。我国云南有一种辣椒,其辣无比,只要舌尖稍微碰一下,就会使人辣得难以忍受,疼痛万分。墨西哥阿兹台克人把辣椒的辣度从“辣”到“极辣”分为6个等级。1912年,美国制药家斯科维尔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因此辣度的单位也就叫斯科维尔。被评为“辣椒博士”的美国植物病理学家用这种测量方法测出甜椒的辣度为零,墨西哥最辣的辣椒“哈巴内罗”具有300000斯科维尔。 

② 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不爱吃辣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这是因为吃辣椒有3个好处:营养丰富、驱风散寒、增进食欲。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此外,辣椒尚含有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及其他营养物质。谚语曰:“三个辣椒,顶件棉袄”。辣椒中的主要辣味物质辣椒素对身体具有刺激作用,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递质即将“烧灼”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大脑同时促使胃液和唾液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和增进食欲。 

③ 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促使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精神快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 

1. 阅读第①段,根据教学设计>文章内容填空。 

辣椒原产            ,      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          ”,约有____________个品种。 

美国制药家斯科维尔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因此辣度的单位就叫做“       ”。 

2. 吃辣椒有什么好处?(择要回答) 

                                            

3. 为什么说“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 

                                            

4. 第①段划线的语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试题答案】 

一. 

1. B    2. B。应为比喻    3. D    4. B 

  

二. 

5. 第①句    6. D    7. D    8. 摆事实  讲道理 

  

三. 

1. 南美洲,17,“番椒”,7000多,斯科维尔。 

2. 营养丰富,趋风散寒,增进食欲。 

3. 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促使身体释放自体止痛剂,它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即专家称之为的“辣椒微醉”作用。因此,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 

4. 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说明:辣椒的产地,传入我国的时间,别称,及我国最辣的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