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5 * 女娲造人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5 * 女娲造人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7-02

《女娲造人》课后题及答案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一、整体把握
  课文是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像,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马克思在谈到希腊艺术时曾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由此可知,神话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
  课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
  文章清新、质朴,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发了造人的念头。课文中说她“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当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时,就“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这种口吻非常孩子气,带有原始洪荒时代的稚拙与朴素,读者通过字里行间,仿佛看到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并非一个神。
  人来到这个世间是文章重点描写的内容。女娲揉团黄土造成第一个小人儿,这个“人”一落下地就具有了生命,开口叫她“妈妈”;女娲不知疲倦地造人,为了加快速度,她就藤条一挥;为了解决人类延续的问题,女娲“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作者娓娓道来,如同一条不断流淌的小溪,一路唱着欢歌不断前进,使人读来仿佛置身于那个生命初创的原始世界中,感受着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悦。
  二、问题研究
  《风俗通》里的有关文字非常简略,作者又进一步就女娲为什么要造人,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作了丰富的想像。想像是大胆的,也是真实而合情合理的。
  女娲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而在细节的处理上,作者又赋予了她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想像内容既显“神威”,又合人情事理。
  广阔的天地,莽莽榛榛的原野,死寂的气氛,使神通广大的女神,感到了寂寞孤独,造人的愿望就显得自然而真实;水中映出的或“喜”或“生气”的面容,诱发了她的“灵机”,想像巧妙而富于人类经验;“妈妈”的呼喊,使死寂的天地间获得了生机,更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以及天伦之乐。“人”的产生,使女娲得到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娲的忙碌疲倦,正显露出一位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身影。这正是这篇童话真实感人的地方。
  练习说明
  一、这篇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下面是这两则短文的译文。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像力。
  设题意图:筛选出联想想像的内容,和神话故事对比,以获得对于联想想像的方法、思路的启示。
  解题思路:先从文章中标出神话故事中的内容,其余就是丰富补充的内容。
  参考答案: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
  其中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像力。
  二、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找出有关词句,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设题意图: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描述,是比较能体现作者合理丰富想像力的地方,也是动人的地方。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这部分的理解和感受。
  解题思路:标画出文中的以下描写:人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妈妈”女娲的心理及神态描写;女娲给孩子命名;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女娲的辛劳。
  体会,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求统一。要点提示: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暖……
  教学建议
  一、神话毕竟是神话,既要让学生体会神话的魅力,又要让学生明白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人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并让学生谈谈神话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深了解神话的特点。
  二、全文浅显易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然后加以点拨,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激发起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放在激发学生想像力上,可以通过其他类似的神话故事加以引导,更可以让学生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作另一种推测,进行想像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