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3 夸父逐日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同步练习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无答案! 请有做起来的朋友,发一份给本站!(email: zmjfy@yeah.net)
 
《短文两篇》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加点字词注音。(2分一个)
1、夸父(          )    2、颛顼(       )(       )3、水潦(        )
二、解释加点字词(2分一个)
1、逐走(              )2、入日(              )3、欲得饮(              )
4、河、渭不足(        )5、北饮大泽(              )6、弃其杖(              )
7、昔者(         )8、怒而触不周山(         )9、地维绝(       )(         )
10、故日月星辰移焉(          )(          )11、地不满东南(               )
12、故水潦尘埃归焉(          )(          )
三、翻译重点语句(4分一句)
1、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2、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3、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四、课文理解
1、《夸父逐日》选自: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
它们都是            (体裁)。(6分)
2、《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6分)
 
3、怎样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4分)
 
4、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4分)
 
5、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2分)
 
6、“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7、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8、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9、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
 
 
五、课外积累
(一)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盘盂:古代盛物之器,圆者为盘,方者为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二)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翻译下面加点字词。(每个2分)
①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
③我以日初出远(       )④及日中(       )⑤日初出沧沧凉凉(       )
⑥及其日中如探汤(       )(        )⑦孰为汝多知乎(       )(       )(       )
⑻北二百里(       )⑼曰发鸠之山(        )⑽其状如乌(        )
⑾其鸣自詨(       )⑿溺而不反(     )⒀故为精卫(     )⒁以堙于东海(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一句)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③孰为汝多知乎?
 
④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⑤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3、课文理解。(12分)
①两小儿关于太阳远近的争论,一儿认为早晨近,正午远的理由是                  
          ,一儿认为早晨远,正午近的理由是                         。(原文回答)
②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什么?(4分)
 
③你从精卫身上体会到一种什么精神?(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