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1 寓言两则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 11 寓言两则

  • 格式:  DOC
  • 大小:  63K    5页
  • 时间:  2017-01

同类资源

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教案1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时间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内容
11寓言两则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同上

教 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实验法

学 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配乐朗读法
实验法

教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指定的生字。


能力目标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寓言故事。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
1、你们喜欢学故事吗?请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3)标出小段。
认读生字,解答疑难(出示生字卡片)
三、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
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
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
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
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6、教师示范。

学生要做到:
(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
(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3)标出自然段。

认读生字,质疑解难(认读生字卡片)

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宝剑掉到哪里去了?
读课文回答。“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再读这一段,用十分惋惜的语气读读。(1)提问:“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问?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
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

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通读顺为下面的学习理解打基础,培养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


(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
(4)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六、总结谈话,启发联想
1.分组讨论。①那个人等船靠岸后捞到剑了吗?②他没捞到剑会说什么?③别人可能又会说什么?
2.提问①你认为那个人错在哪里?②学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二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引导学生自读自学课文,了解故事大意。可提示如下:自己读课文看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根据故事想一想文章题目“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不认识的字要看课后的注音,或查字典。有不懂的地方,问问同学或老师。
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质疑讨论。
用不慌不忙的语气读读那个人的话。
(展开讨论)
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挂图)让学生看明白:船一移动,船的位置就变了,在船上的记号的位置也跟着变了,那个人只记住剑从船弦掉下去的位置,并不是剑掉在水里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岸之后,从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捞到剑。
自己读课文看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根据故事想一想文章题目“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不认识的字要看课后的注音,或查字典。1、有不懂的地方,问问同学或老师。
学生把课文读好。特别是一些重要字词,要让学生读正确。
2、讨论,全面理解课文意思。围绕主棣问题深入理解。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为后面的理解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让学生从文中找寻答案,以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围绕主要问题展开争论。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引导讨论说明寓意。
结合课后第二题的第二小题,组织学生讨论和想像说话。
4、辅导做好字词练习,把生字写正确,理解和积累词语。
积极参加讨论,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清楚,充分展开想象。
认真书写生字词,比一比谁写得最好,并积累词语。
本题有发展联想和口语表达的意义,至于拔苗人的儿子会说些什么可让学生想象。


板书设计

刻舟求剑
不着急 刻记号
不小心 掉 捞剑
不慌不忙 舟靠岸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