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8.出师表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28.出师表

  • 格式:  PPT
  • 大小:  630K    33张
  • 时间:  2016-12

《出师表》ppt课件36(33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出师表》ppt课件36(33页)《出师表》ppt课件36(33页)
《出 师 表》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以散文著称。文章写得周密畅达,代表作是《出师表》。
“表”是古时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奏章。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表文的内容一般不外乎议论和叙事,又往往带有抒情色彩。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
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这是因为孔明之作,持论贤明通达,行文情浓义明,因而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为人的圭臬,作文的楷模。
《出师表》的时代背景: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pī)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崩殂( ) 疲弊( )
陛下( ) 恢弘( )
妄自菲( )薄( )
以塞( ) 驽钝( )
陟( )罚臧( )否( )
裨( )补阙( )漏



hóng
fěi


zhì
zāng

quē


郭攸( )之 费祎( )
行( )阵和睦
长( )史 猥( )自
夙( )夜忧叹
以彰其咎( ) 咨诹( )
以遗陛下( )
斟( )酌( )损益
yōu

háng
zhǎng
wěi

jiù
zōu
wèi
zhēn
zhuó
攘( )除
rǎng
㈡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⒈益州疲弊
⒉盖追先帝之殊遇
⒊恢弘志士之气
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⒌先帝不以臣卑鄙
⒍由是感激
贫困衰弱
特殊待遇
发扬光大
痛心遗憾
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感动激动
课堂小结
一、理清课文思路:
1、写作思路: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 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
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部分 段落 要点
1
广开言路(前提)
2
赏罚分明(关键)
3—5
亲贤远侫(核心)

6
叙述经历:三顾草庐
7
效忠心愿:托孤之事

8—9
归结责任,结束全篇

全文思路内容安排
形势分析
提出建议
以身许国 创业艰难
夙夜忧叹 请命北伐
分述职责 诹善纳雅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者在本篇所表达的思想可用 、
六个字来概括。
“报先帝”
“忠陛下”
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表中着重回顾了 和
两件大事,表达了诸葛亮的“北定中原”坚强意志和 之情。
三顾茅庐
临崩托孤
感恩图报
作者写这篇表的用意是希望后主

“亲贤臣,远小人”
表中13次提到先帝,作用是:
勉励后主“光先帝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大业。
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 下的两 件事:
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还有吗?请你找找看: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古今词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痛心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非常恨。
贫民百姓。臣本布衣。
布的衣服。
痛恨
布衣
古今词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扩大
店铺开业
通晓、熟悉
明白通达
开张
晓畅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卑鄙
感激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先帝不以臣卑鄙。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感动,激动。由是感激。
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古义:

今义:

眼泪
鼻涕
一词多义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感激
由是感激。
臣不胜受恩感激。
重任。
实现、完成。
感动,激动。
感谢。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此皆良实。
优劣得所。
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
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优劣,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词类活用
亲贤臣。
远小人。
攘除奸凶。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亲,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
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通假字
裨补阙漏。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阙,通“缺”,缺点。
有,通“又”,表余数。
虚词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光先帝遗德。
以塞忠谏之路也。
受命以来。
介词,把。
介词,因。
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连词,表结果,以致。
连词,表时间,以。
㈠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
⒈薄 妄自菲薄( )
薄纸( )
⒉塞 以塞忠谏之路( )
堵塞( )
⒊行 行阵( )
性行淑均( )
⒋否 陟罚臧否( )
是否( )
⒌遗 以遗陛下( )
遗失( )


sāi
háng
xìng

fǒu
wèi

báo
㈢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⒈庶竭驾钝,攘除奸凶。
⒉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⒊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希望竭尽我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
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真正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啊。
记忆经典语句。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5、刘备给后主遗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