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4.*与妻书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24.*与妻书

  • 格式:  DOC
  • 大小:  51K    6页
  • 时间:  2016-12

《与妻书》练习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第一部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意映卿卿如晤(  ) 窗外疏梅筛月影(  )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 的的非吾所忍(  )
2、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⑴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竟:
⑵谓吾忍舍汝而死  忍:
⑶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忘情:
⑷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第:
⑸吾家后日当甚贫  当:
⑹的的非吾所忍  的的:
3、用现你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⑵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⑶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⑷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4、这封信写得豪情万丈,又缠绵悱恻。朗读下列句子,体会作者对妻子的至爱之情。
⑴初婚三四个月,适冬夏之望前后,窗外疏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念思之,空余泪痕。
⑵前雨具科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5、《与妻书》选自《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作者 , 之一,字意洞,福建闽候人。
6、《与妻书》是作者写给妻子 的绝笔信,表现了 。
7、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周末,你班准备举行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的综合实践活动。
⑴假如让你做组织者,会前你将做哪些准备工作?
⑵请你为本次科技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50字左右)
⑶假如你是现场的记者,请设计两个问题向发布人提问。
问题一:。
问题二:。
⑷活动结束以后,你班准备在校刊上报道这次活动,请你为此拟一则新闻。(不少于80字)
读选文,回答问题: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理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日后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8、作者为什么说“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9、“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的“此”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0、作者对孩子的安排,表达了他怎样的希望?
11、从选文中可看出,林觉民是个怎样的人?
12、“徙使肉地眼成穿而骨化石”与我国古代一则民间传说有关,请写出传说中那位女子的名字。“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与我国古代一则故事有关,请写出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
第二部分:
卢蒙巴家书
爱妻:
当我书写此信时,不知道这信是否有一天能辗转到你的手中,更不知道当你抚读此信时我是否还活在人世。
在我为祖国争取独立的整个斗争生涯中,我丝毫没有怀疑过,我与战友们为之献身的神圣事业最终将会取得胜利。我衷心地希望我的祖国赢得高贵的生命、充分的尊严、完全的独立。而这正是比利时帝国主义者及其西方盟友所永远不愿看到的。
我们曾对联合国抱以完全的信任,请求他们给予帮助,但联合国的某些高官却有意无意地、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了我们的敌人。他们诱骗腐蚀我们的同胞,对部分人进行收买。他们出谋划策、歪曲事实真相,使我们伟大的独立事业蒙受耻辱。对于联合国的所作所为,我真是不知该说什么?
是判我生还是处我死,是给我自由还是罚我将牢底坐穿,不论帝国主义者怎样判决,我自己都不会在乎。但对于刚果,对于我们依然贫穷的人民来说,独立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牢笼,透过牢笼,外面的世界在看着我们,他们有些人带着善意的同情,有些人则是幸灾乐祸。
但我的信仰不会动摇。我知道而且从我的内心里能够感受到,我们的人民迟早会消灭所有的、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敌人,而且,他们最终会像一个男子汉那样站起来,对殖民主义者们造成的堕落和留下的耻辱说“不”。我们将在晴朗的阳光下重新获得尊严……
至于那些我可能再也见不到面的孩子们,我想让他们知道,我所做的牺牲正是为了他们,是为了每一个刚果人,去完成重建我们的自由和主权这一神圣使命:因为没有尊严就没有自由,没有正义就没有尊严,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的人民。
无论是残忍、严酷还是折磨,都不会让我请求怜悯。我是宁愿死也不会低头,不会支摇信仰。我将宁愿带着对祖国命运的全部信任去死,也不会在屈从和抛弃神圣原则下苟且偷生。历史自有公论,但这公论不会出现在布鲁塞尔、巴黎、华盛顿或联合国所讲授的历史中,它只会出现在从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统治下获得自由解放国家所讲授的历史中。非洲会书写它自己的历史,对撒哈拉北部和南部来说,那将是一段光荣而有尊严的历史。
不要为我哭泣,我的爱妻。我知道我那正受苦受难的祖国最终会知道该如何保卫她的独立和自由。
刚果万岁!非洲万岁!
13、从选文第一段中两个“不知道”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做出了怎样的抉择吗?
14、选文2-5段以平和深沉的语调畅谈了怎样的理想志向、坦言了怎样的生死抉择、展望了祖国怎样的前景?
15、全文既写“情”又写“义”,这“情”是什么“情”?“义”又是什么“义”?二者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16、选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第三部分:
17、语言运用:
为考英语四级,大家都赶紧拼命学英语,一些笔记都不得不在其他专业课上做。
某日,历史老师发现台下一生忙得不亦乐乎,心中诧异,遂走下讲台,悄悄到他身边查看。
该生忙了一阵,觉得气氛不对,猛抬头,见老师正笑嘻嘻地对他说:“你觉得你用英语做笔记比用汉语记得快?”
老师的言外之意:
18、(2006年邯郸试题)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①运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朋友间的离别祝愿之情。(不少于50字)
②学校文学社团“新星文学社”决定举办一场“读名著、谈感受”研讨会。作为“新星文学社”的主人,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A.请你设计一条体现研讨会主题的宣传标语(口号)。
B.请你为研讨会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
③在平时阅读中,哪个人物形象是你最喜欢的?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wù、shāi、bàng、dí 2、⑴完毕⑵忍心,狠心,硬着心肠⑶无喜怒哀乐之情⑷但,但是⑸将,将要⑹真实,确实 3、⑴尊敬别的老人就和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爱护别人的小孩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⑵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⑶这就是我敢于赴死而不顾你的原因。⑷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 4、⑴这一句表达了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深眷恋之情。⑵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把爱感情融于爱国家的感情之中。 5、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6、陈意映;作者为革命事业甘愿牺牲的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深厚感情。(意近即可) 7、⑴布置同学们课后收集整理最新科技成果的有关资料,或书面介绍自己小发明、小制作的文字等;了解新闻的简单常识;会场布置、角色分工等⑵例:同学们,我们举办这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是为了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同学们自己的小实验、小发明,希望大家踊跃参加⑶问题一:请问,你的科技成果利用了什么科学原理?问题二:请问,这项成果的应用前景怎样?⑷例:据报道,某月某日,某班举行了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发布会上,同学们踊跃参与,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展示自己的小实验、小发明。专家点评、记者发问将发布会气氛推向高潮。活动结束之后,同学们纷纷认为,这次活动既了解了知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又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希望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新闻应包含导语、主体、结尾等三个主要部分) 8、因为“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以死”。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9、“此”指“我”不能忍心不救民于水火。 10、表达了他希望妻子教育孩子继承自己的遗志,投身革命的愿望。 11、林觉民是个视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又非常重感情的人。 12、孟姜女。徐德言和乐昌公主。 13、自己已经献身于刚果的民族解放事业,在舍生取义与苟且偷生间,毅然做出了舍生取义的抉择。 14、希望祖国赢得生命、尊严、独立;把牢底坐穿也不动摇信仰;将在晴朗的阳光下获得尊严。 15、对妻子儿女的深切之情;为民族独立而献身的大义;对妻子儿女爱之越深,对国家民族爱也越沉,作者正是为了亲人,为了每一个刚果人,宁死不屈,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结合。 16、融抒情、议论、记叙于一体。 17、批评该生在历史课上做英语。 18、①示例:去年,我的好朋友安然要随父母去海南省上学,我们依依惜别,相互祝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A、示例:走进名著,启迪人生。B、示例:同学们,在三年的社团活动中,我们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这其中一定有许多想法和感受。今天,就请大家畅所欲言,展示你的才华吧!C、示例①孙悟空——不畏艰险,有叛逆精神,法力无边。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化身。③哈利·波特——天真活泼,智慧神奇。③保尔——体现生命的价值,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