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 格式:  PPT
  • 大小:  3.13M    39张
  • 时间:  2016-12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ppt课件(39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ppt课件(39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ppt课件(39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ppt课件(39页)
四十年前北京的火车站,诗人食指,当时还是个学生,作为上山下乡知青队伍中的一员,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的一刹那,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也许还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凡是经历过那种场面的人,都会永世不忘。远离父母、远离亲人、远离家乡,对刚刚步入人生的十几岁的青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惶恐、希求与别离的痛苦之中,告别的泪雨与声浪如海潮般有卷走车站的力量。这不是一般的分离,也许就是永别。同学朋友各奔东西,父母儿女远隔千里,到底何时能相见?到底明天会发生什么?“文革”的那些岁月里谁也无法预测,也许这就是他们“最后的北京”,只有把诸多情绪融入诗中,成为定格,永远不会消失在我们心灵的视线中,这就使全诗丰满而完整。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1、了解诗人食指及其本诗的写作背景。 
2、理解诗句的含意及其主旨;体会本诗的语言特点。 
3、理解诗人独特地内心感受,培养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4、善于通过主观感受表达内心的强烈震动;善于把握特定瞬间的景物感受进行描写。
.重点: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诗歌的主题比较深刻而含蓄。
一、导入2分钟;
二、作者作品介绍3分钟;
三、时代背景简介5分钟、
四、朗读课文10分钟、
五、分析课文,教学重点解析10分钟,六、语言分析,教学难点突破思考5分钟
七、拓展练习10分钟
文化大革命
时代背景
牛棚

干校

知青下乡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食指,原名郭路生,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小学开始热爱诗歌,20岁时写的名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2001年4月28日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朗读诗歌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zhòu
líng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朗读诗歌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zhòu
líng
本诗写于 1968 年12月20日,诗中描述的是诗人1968 年12月20日4:08分,告别家乡北京到山西插队的情形。“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
(二)段落层次 1.第1 。2节:开门见山,写           时的情景。 2.第3 ~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 的            和离开时的          感受。 3.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            之情。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2.“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是何意思? 3.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连在一起有何蕴意? 4.诗人表现的是一种什么心情?
读后思考
阅读诗歌,整理每节的内容。
1、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告别北京
2、火车开动离京 迷惘失落
3、幻觉叠合 眷恋母爱
4、告别亲人 回归现实
5、物我颠倒 漂泊无依
6、7、依恋北京 惶惑无助
诗人的情感思路
迷惘、恐惧(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震惊、绝望(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全诗把诗人对故乡家人的留恋,对自己现状和未来的惶惑和无助表现得深刻彻底。
火车即将离开车站,许多送行的人在和即将远去的亲人告别,在诗人看来,是告别的声浪如同要卷走车站,表明送行的人很多;后两句本应是火车缓缓地移动,但诗人用一种物我颠倒的错觉——“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传达出心声:脚下的大地仿佛被掏空,自己要被北京、被故乡抛弃,此后将到异地漂泊谋生。写出诗人的失落伤感。
全诗主题
本诗通过描写了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凉场面,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汇聚到“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一瞬间,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通过对火车开动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词语运用:语言朴实,亲切自然。如“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淳朴的语句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中心表达:文章通过对火车开动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表达方式:诗人通过对火车在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历史瞬间的放大,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个人遭际的速写式的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写作借鉴: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来表达对故土的留恋。如“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这样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这是同学们需学习借鉴的。
表达方式:
诗人通过对火车在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历史瞬间的放大,(细节刻画)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个人遭际的速写式的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欣赏食指《相信未来》,并回答问题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撑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每每读此诗,那荡气回肠的感觉伴随着油然而生的勇气,令我不顾一切的吼出来,用声嘶力竭的咆哮宣泄一往无前的悲愤。每每读完此诗,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在翻腾激扬彭湃的心绪后,又带给我无畏的缄默。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反复朗诵此诗,加深理解。
2、预习《外国诗两首》。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