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初三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桃花源记》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便要还家 (2)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 (4)为具言所闻
2.用现代汉语翻译“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 。
3.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答: 。
4.你怎样评价作者在本文中表现的社会理想?
答:
。
二、阅读《〈论语〉十则 》,回答5-9题。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5.本段选自 ,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字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其含义。(1)吾日三省吾身 (2)传不习乎
7.翻译下列句子。(1)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答: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答: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答: (4)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答:
8.课文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请找出来两个,并用它们各造一个句子。(1): (2): 9.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
三、阅读《孟子二章》回答10-12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威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指出下列词语含义。(1)三里之城( ) (2)亲戚畔之(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4)地利不如人和( )(5)委而去之( )11.翻译下列句子。(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答: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 12.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君子"指什么人?"委而去之"的又是什么人? 答:
(2)孟子认为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陈涉世家》一文中和现实社会的例子来谈谈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个观点的看法。
答: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3—16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卑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3. ①上面文字中,应删去一个字,这个字是“________”;在《出师表》一文中,这个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②“徧”是个通假字,同“______ __”,意思是________ ______。 14. “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还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5. 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入见。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忠之属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6. 鲁庄公说的一句话“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曹刿肯定了,这表现出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__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及,达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折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选自晋朝葛洪《西京杂记》)13、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邑人大姓文不识( ) 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时人畏服之如是( ) 邑人曰:"穷矣!"( )14、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留听,更理前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5、请概括选文第一自然段所写的匡衡勤读的两件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16、请写出有关本故事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17、"勤学苦读"是"成大学"的唯一途径吗?请简述你的观点。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