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用AI助手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6.岳阳楼记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26.岳阳楼记

  • 格式:  PPT
  • 大小:  884K    29张
  • 时间:  2016-12

《岳阳楼记》ppt复习课件(29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岳阳楼记》ppt复习课件(29页)《岳阳楼记》ppt复习课件(29页)
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之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复习方略
1、文学常识、主题。
2、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
3、重点句的默写、翻译。
4、文意理解及拓展迁移。
范文正公文集
复习文学常识
范仲淹,字 , 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 》,我们曾学过他的《渔家傲》。
希文
北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16-12-31
4
作记缘由
岳阳楼记
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记叙
巴陵胜状
览物情异
洞庭湖全景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过渡)
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
阴——悲
晴——喜
描写
抒情
古仁人之心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先……忧,后……乐
议论
2016-12-31
5
精巧的构思
写阴晴二景
抒悲喜两般情
叙缘由事
议古今忧乐情怀

层层蓄势
借题发挥
2016-12-31
6
骈句整齐

散句灵活
精美的语言
如三四两段
如第一文段
骈散结合
如二五两段
二、古今异义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
今义:
写文章
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复习字词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一、通假字
具通“俱”,全,皆
属通“嘱”,嘱托
重点词语解释
1、增其旧制:
2、横无际涯:
3、朝晖夕阴:

4、大观:
5、前人之述备矣:

6、山岳潜形:
7、薄暮冥冥:
8、翔集:
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宽阔无边。涯,边。
早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
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山岳隐没了形体。
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栖止,群鸟停息在树上。
9、岸芷汀兰:
10、长烟一空:
11、何极:
12、樯倾楫摧:
13、郁郁:
14、把酒临风:
15、微斯人:
16、吾谁与归:
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哪有穷尽。
桅倒下,桨断折。樯,桅杆。
形容香气很浓。
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没有这种人。微,非、如果没有。
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观赏自然景物触发的情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像那阴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
又如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没有惊涛骇浪。
重点语句翻译
5、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的心情。
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荣耀与屈辱一起忘却了。(宠,荣耀;偕,一起)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求,探求。为,指两种心情)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以, 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13、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朝廷里作官就为百姓担忧;
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文意理解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 是什么?)
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答:浮光跃金。
答:静影沉璧。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衔” 、“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写出了洞庭湖之大,气势非凡。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2016-12-31
17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杜甫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15、在文中“进”是指“
“退”是指“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1 、下面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人持汤抚灌
  B .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
C .前人之述备矣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 分)
  ( 1 )薄暮冥冥 ( 2 )多会于此
  ( 3 )春和景明 ( 4 )不以物喜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
4、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分)
  答:
5、《 岳阳楼记》 中写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的当今社会有没有像古仁人那样为了他人或工作,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人物?请举出一例,并对他(她)的精神作简评.( 2 分)
B
迫近
在,到
日光
因,因为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山之石
(贵州·安顺)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登斯楼也 微斯人 B.此乐何极 南极潇湘
  C.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 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用原文回答)(3分)
  
9. 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化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     ,歌颂古仁人     。(3分)
A
广东·梅州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2016-12-31
22
历史渊源
屈原:路漫漫其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
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佚名: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临难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
2016-12-31
23
时代色彩
庆历革新后,范仲淹、欧阳修、滕子京等改革官员先后被贬谪偏远之地。但众人忧国忧民之志不改。范仲淹满怀激情地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是其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是他对积极进行改革的这个政治阵营的精神的总结《岳阳楼记》中体现的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庆历之际一大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思想的结晶。
2016-12-31
24
后世影响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左中棠: 为救国而发起洋务运动。
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16-12-31
25
自宋以降,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博大的“忧乐”情怀直与屈原的爱国精神相勾通,于是,岳阳楼裹携着迁谪文学的丰厚积淀,在古仁人志士的心中,树立起了民族精神的最高峰。全文仅369字,但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不愧为千古绝唱。
结语
文中“迁客”指 “骚人”指 。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两文的作者,几乎在同一时期,因为同一政治事件,一贬邓州,一贬滁州,可说都是“迁客骚人”,但他们有没有“以物喜,以己悲”呢?从他们的身上,你能吸取一些怎样的精神力量?
拓展迁移:提问1
你知道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有哪些“迁客骚人” ?你能举例谈谈他们各自的人生态度吗?
韩 愈 左迁南关 《左迁南关示侄孙湘》“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马说》)
柳宗元 被贬永州 《小石潭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凄苦)
苏 轼 被贬黄州 《记承天寺夜游》“闲人”(忘情自然的恬适旷达和贬谪的苦闷)
滕子京 被贬岳州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励精图治)
拓展迁移:提问2
古人早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 独善其身”之说,“兼济天下”者,以天下为己任,关心人民疾苦,爱国爱民;“独善其身”者,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或安贫乐道、随缘自适,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请结合已学过的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拓展迁移:提问3
提示: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刘禹锡《陋室铭》
周敦颐《爱莲说》——“独善其身”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
龚自珍《己亥杂诗》——“兼济天下”(古仁人之心)
《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