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3.*公输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23.*公输

  • 格式:  PPT
  • 大小:  972K    20张
  • 时间:  2016-12

《公输》中考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公输》中考复习ppt课件《公输》中考复习ppt课件
《公输》中考复习
出 处
《墨子·公输》http://blog.sina.com.cn/zq7276936
墨家发明出来的机关器械
《墨子》一书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一词多义

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yuè)
请说之

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自董卓已来
然志犹未已
先生。
您。
高兴。
解说。
停止。
已经。
通“以”
停止

胡不见我于王
徐庶见先主
引见。
进见。

将以攻宋
扶苏以数谏故
固以怪之矣
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
以头抢地耳

因为
通“已”
凭借


替。
语气词。
造。
是。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项燕为楚将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句
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九距之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通“悦”,高兴)
(通“悦”,高兴)
(通“拒”,阻挡)
(通“御”,抵挡)
(通“屈”,理屈)
4、一词多义
公输盘不说     见公输盘 

请说之        胡不见我于王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不可谓知类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为与此同类     
为楚造云梯之械
子墨子闻之
宋何罪之有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高兴)
(解释)
(拜见)
(引见)
(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这样)
(这样)
(类别)
(“的”,结构助词)
(事理)
(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但是)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起于鲁(出发,动身)
⑵愿借子杀之(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
⑶吾义固不杀人(坚守道义;坚决,坚持)
⑷请说之 (解释,陈说)
⑸胡不已乎(为什么;停止)
(6)胡不见我于王(xian4,引见)
(7)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 请献十金  
2、荆之地方五千里  
3、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请允许我,表敬词)
(土地方圆,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
(巧妙的方式。现代汉语中“机变”为“随机应变”之意)
选择题
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句中“以…为”应翻译成以下哪个句式?( ) A、凭借…作为 B 、以…作为
C、认为…是
2、与“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 A、荆之地,方五千里
B、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C、宋何罪之有?
D、犀咒麋鹿满之
C
C
5、翻译下列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宋何罪之有?       胡不已乎?         胡不见我于王?    此为何若人?
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译 :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译: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译: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愿借子杀之 愿:希望
B. 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C .吾义固不杀人 固:坚决
D. 然胡不已乎 已:停止
C
(固:应解释为“本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一组是( )
A.将以攻宋 扶苏以数谏故
B.子墨子闻之 辍耕之垄上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知而不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
D项都是表转折,解释为“但”“却”

因为
这件事
到、往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 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 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 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C
公输盘并没有“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4、翻译
(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胡不见我于王?

(3)夫子何命焉为?
杀害(或“损失”)不足的(民众)而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4)吾知所以距子矣
译: ① 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所以”、“距”各1分,文句通顺1分,共3分)
(5)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即使杀了我,也不能( 杀 )尽( 宋的守御者 )。(“虽”、“绝”各1分,文句通顺1分,共3分)
(6)夫子何命焉为?
译: 你有什么见教?
(7)宋何罪之有?
译:宋国有什么罪?
(8)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北方有一个侮辱我的人,希望依靠您去杀了他
5、甲文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请你先简要解释“兼爱”或“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兼爱:即兼相爱。也就是爱他人,博爱。非攻,是不发动战争。
简答:既要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又要关爱他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水准,消除对立,和睦相处,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公输盘不说( ) ②请说之( )
③知而不争( )④不可谓知类( )
8、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1、通“悦”,高兴。2、解说。3、劝谏,劝阻 。4、明白事理
采取迂回战术。先不直接说事由,而是用类比手法,诱发对方亮明观点,然后反驳。
9(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3分)

(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分)
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闻、起、行、至、见。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墨守成规
班门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