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一课时 | |||
备课组成员 | 付丽娜 周玉杰 | 主备人 | 周玉杰 | 审核人 | 付丽娜 | 审批人 | 教导处 | |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了解《战国策》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能力目标: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情感目标: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 |||||||
教学重点 | 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 | |||||||
教学难点 | 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 |||||||
教学方法 | 诵读品味、点拨引导 | |||||||
(教)学习过程 | 旁注与补充 | |||||||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 是一部重要的 集,, 分为 策,共 篇,由 (朝代) (人名)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订,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 的策略和言论,以记言为主。出自本书的寓言故事还有 、 。文章题目中 “讽” 的意思是 ,“谏”的意思是 。 2.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 )形貌昳丽 ( )朝服( )衣冠( ) 孰视( ) 窥镜自视( )谤讥( ) 期年之后( ) 邹忌( )间( )进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 修( )八尺 (2)形貌昳丽( ) (3)朝( )服( )(4)窥( )镜 (5)吾孰( )与徐公美( 6)何能及( )君 (7)孰( )视之 ( 8)私( )我也 (9)入朝( ) (10)臣诚( )知 (11)吾妻之美( )我者 (12)皆以( )美于( )徐公 (13)今齐地( )方( )千里 (14)王之蔽( )甚( )矣(15)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 (16)面刺( )寡人(17)谤讥( )于( )市朝( )(18)闻( )寡人之耳者(19)时时( )而间( )进 (20)期年( )之后(21)皆朝( )于齐(23)旦日( ) 4、写出本文的通假字及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5、词类活用 (1)修八尺有余 ( )(2)朝服衣冠 朝:( ) 服:( ) (3)私我也 私: ( )(4)闻寡人之耳者 闻:( ) (5)吾妻之美我者 美:( )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 ) 6、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 ) 今义:( )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 ) 今义:( ) (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 ) 今义:( ) (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义:( ) 今义:( ) (5)窥镜而自视 窥: 古义:( ) 今义:( ) (6)暮寝而思之 寝: 古义:( ) 今义: ( ) (7)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 古义:( ) 今义:( ) 7、 “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 ) 8.、掌握一词多义: 上: ① 受上赏( ) ② 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 ) 下: ① 乃下令( ) ② 受下赏( ) 朝: ① 朝服衣冠( ) ② 能谤讥于市朝( ) ③ 皆朝于齐( )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 ) 若: ① 不若君之美也 ( ) ② 门庭若市( ) 之:① 齐国之美丽者也( ) ②孰视之 ( ) ③ 暮寝而思之( ) ④ 吾妻之美我者 ( ) 于: ① 欲有求于我也( ) ② 皆以美于徐公( ) ③ 能谤讥于市朝( ) ④ 皆朝于齐 ( )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三”来概括本文的内容吗? 2、试着梳理本文的结构内容。 四、深入赏析,合作交流 (一)、解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 这部分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邹忌是如何与徐公比美的?由此又想到了什么? 2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二)、解读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三)、解读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齐王是怎样纳谏的?纳谏的结果如何?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说说“邹忌”: 请用这样的句式说出你的思考结果: 邹忌是个 人 ,我从 看出来的。 小结: 六、总结要点,盘点收获:(师生共同进行) 七、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