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7.河中石兽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27.河中石兽

  • 格式:  DOC
  • 大小:  152K    7页
  • 时间:  2016-12

《河中石兽》学案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第 27课 河中石兽
【备课·精品教案】(教师用书独具)
【教学目标】
1. 积累“棹”“傎”“圮”等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3.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情境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1)注意停顿和语气节奏;(2)标出疑难字词。
2.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齐读,男女生轮读。
(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并标出重点词句,提出疑难字词句。
(3)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互相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4)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译文: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 朗读课文。 
2.这个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按照故事的发展变化,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4.故事中主要写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主要人物:寺僧、讲学家、老河兵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
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 寺僧、讲学家的方法为什么不对,而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寺僧: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2. 比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
寺僧:“阅十余岁”,“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说明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四、拓展延伸
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示例:遇到问题要具体考虑,不能想当然。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希望同学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附板书设计:


第 27课 河中石兽 【预习·初步感知】
【资料助读】
1.作者名片


作

纪昀
朝代
清代


评

学者、文学家。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死后谥文达。


作

有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

2.知识链接
《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3.图解课文


【自主学习】
1.通假字
曳铁钯 “____”通“____”,_________
答案: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2.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为 众服为确论 ( )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

答案:被/认为/成为
3.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________ 今义:并列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 今义:一种学科
(3)是非木柿
古义:________ 今义:判断词  是
(4)阅十余岁
古义:________ 今义:阅读
(5)盖石性坚重
古义:________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6)但知其一
古义:________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答案:(1)一起(2)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3)代词,这(4)经历(5)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6)只,仅仅
4.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 (名词用为动词,_______)
答案: 划船 
5.文言句式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被动词“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为顺流下矣(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
6.走进文本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案: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训练·提升作业】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山门圮于河 ( )
(2)阅十余岁 ( )
(3)曳铁钯 ( )
(4)湮于沙上 ( )
(5)尔辈不能究物理 ( )
(6)如是再啮 ( )
(7)不更颠乎 ( )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
答案:(1)倒塌(2)年(3)牵引,拖着(4)埋没(5)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6)冲激(7)颠倒 (8)按照
2.翻译下列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2)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3)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4)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解析】选D。A、B、C三项中的“之”均作代词用,D项“之”作结构助词“的”用。
4.填空
(1)本文作者纪昀, 代文学家,作品有笔记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
(2)《河中石兽》一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清 《阅微草堂笔记》(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河中石兽》全文,回答6~10题。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一寺临河干 ( )
(2)竟不可得 ( )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4)遂反溯流逆上矣 ( )
答案:(1)岸边 (2)最终(3)凶猛的河水(4)于是,就
7.翻译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
(2)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译文:
答案:(1)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2)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8.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答案:讲学家是一个虽一知半解但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的人。
9.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答:

【解析】从老河兵的身份出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方面考虑作答。
答案: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10.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答:

答案(示例):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1—15题。
赵括(人名,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人名,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③,而括易言之④。使⑤赵⑥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人名,赵国名将),悉更约束,易置⑦军吏。秦将白起(人名,秦国将领)闻之,纵奇兵⑧,佯败走,而绝⑨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⑩之。 (选自《史记》)
【注释】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④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⑤使:假使。⑥赵:赵国。⑦易置:撤换。⑧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⑨绝:截断。⑩坑(kēng):活埋。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天下莫能当( )
(2)括母问奢其故 ( )
(3)赵括既代廉颇 ( )
(4)悉更约束()
答案:(1)认为(2)原因,缘故(3)已经(4)改变,更改
12.翻译下面句子。
(1)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译文:
(2)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译文:
答案:(1)(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
(2)假使赵国不让赵括担任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13.赵奢认为儿子赵括能做大将带兵打仗吗?他为什么这样认为呢?请选用原文回答。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选用赵奢的话回答即可。
答案:赵奢认为儿子不能做大将带兵打仗,从“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这句话可以看出;他这样认为的原因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14.读了这则短文,你认为赵括战死、赵军惨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

【解析】本题考查万丈内容的深层分析。从赵括没有作战的实际经验方面考虑作答。
答案:根本原因是赵括虽然善于谈论一些用兵打仗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实际的带兵打仗的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实际作战。
15. 从这则短文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答:

答案: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有理论而不要实际(实践),要把理论和实际(实践)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或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是空头理论,不仅无益,而且害人。
附【译文】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上他的。(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但赵括把它说得很轻易。假使赵国不让赵括担任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撤换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打败撤退,而截断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秦军杀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他们活埋了。